未来五年,全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出好蓝图、树立好导向、形成好气象,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美丽燕子河不懈奋斗。
全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即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坚定两个导向,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个坚决,即坚决深化从严治党,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决保护生态和谐;努力实现四个任务,即锻造一支优良的干部队伍,打造一张精致的旅游名片,做强一批稳定的特色产业,构建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主要发展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三五”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未来五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以惠民生激发发展活力,成就与日俱增的发展水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我们要立足“十四五”开局,找准发展定位,锚定发展目标,结合燕子河实际,以大视野谋划大格局,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大策划打造大品牌。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精准招商、招大引强。领导班子带头走出去、引进来,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介绍优质资源,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镇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每年到位资金不少于6000万元。同时,优化服务软环境,切实营造引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抓手。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项目谋划和投资力度。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完善道路交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每个村至少有一个经营性项目,到2025年,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至少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把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能。打好特色旅游三张名片。一是以大峡谷风景区为核心的绿色名片,加大投入,不断丰富景区的游玩功能,打通大峡谷和五猴山的连接通道,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接纳力。二是以六霍暴动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名片,以纪念馆为主体,串联麒麟河、毛河、闻家店等革命旧址、展馆,把燕子河打造为红色教育基地。三是以蔡畈老油坊为核心的农耕名片,大力收集传统的农耕文化遗物,吸引更多游客在参观中领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坚持以抓协调彰显环境魅力,构建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
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绿色家园,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配合县委建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构建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双赢的发展格局。加大燕子河镇大鲵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切实推进“十年禁渔”,加强宣传和执法,坚决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秸秆禁烧、河道治理、农业生产“两个替代”,确保燕子河的青山绿水、蓝天碧土永葆生机。
不断改善镇村面貌。持续推进集镇文明创建,常态化开展街道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倒乱扔、出店经营等行为整治,保持干净整洁的集镇形象。推进集镇老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融入燕子河本地特色元素,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小镇。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好后续管护,维护好建设成果,注重优化提升,在现有的示范点基础上每村打造一个特色小品,让镇村风貌锦上添花。
不断提升精神文明。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力量,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牢牢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两个重点,实现思想、道德、文化三个引领,传承精神文明,弘扬道德风尚,让文明之风吹遍燕子河大地。
不断优化农特产业。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能人回归”工程,鼓励大户返乡发展农特产业。稳定发展茶叶、水稻、天麻、黄精等传统产业,大力推广发展小香薯、薇菜、高山蔬菜等高效作物,做大做强本土特色产业,努力打造集种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增加产业效益。探索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建立大规模特色产业种植和采摘基地,让产业发展和自然风景相融合,既改善农村面貌,又促进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