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4月13日在吴家店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王 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吴家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是吴家店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蓄势提速的关键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干奋进,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全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收入4191.7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5.5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96.22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91.75万元,年初预算指标支出2126.21万元,有效保障了工资、运转、基本民生支出及相关重点领域支出。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这一年,我们因地制宜挖潜力,镇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是文化旅游亮点纷呈。成功举办大别山温泉·映山红文化旅游推介会,映山红开放期间日均万名游客来镇赏花泡温泉,千位摄影师慕名而来采风,盛况获央视新闻报道。镇内乌桕谷、“三关五寨”等景点多次被上级旅游公众号推广,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和宣传,吸引省内外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夏清·永安寨民宿入驻携程、美团等主流平台,旺季时每周入住率约80%以上,日常入住率约65%,每周住宿餐饮营业额约2.2万元。2024年,我镇共接待游客约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00万元,其中西庄温泉接待游客4万人次,营业额达700余万元。
二是特色产业有声有色。依托县农业农村局、华润三九等帮扶单位,采取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投入各类资金100余万元,重点发展野菊花、天麻、灵芝等特色中药材。引进乔康、勤善堂、康春堂等多家药材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收购、劳动力本地务工及观光旅游等多种方式,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实现联农带农。镇内建设标准化灵芝基地180余亩、种植天麻1100余亩、黄精1200余亩、发展野菊花8500亩,企业收购农户中药材135吨,带动周边群众务工252人,带动群众户均增收0.5万元,万余名游客来标准基地参观,带动各项综合收入500余万元。
三是集体经济稳步壮大。结合各村实际,通过产业带动、投资收益、资源开发、资产盘活、服务创收(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村集体项目12个,累计项目投入资金610万元,其中竹根河村集体经济项目50万元以资产收益方式建设农副产品展销中心280平方米,通过订单收购、农业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万元。飞机场村、古堂村、石佛村、西庄村、松子关村等五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共500万元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水产品加工,第九批选派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6个村60万元以资产收益方式入股分红。2024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1318.73万元,同比增长28.8%,全面完成2024年目标任务。全镇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0万以上,收入100万以上的7个,村平均收益达55.34万元。
这一年,我们持之以恒抓环境,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一是“千万工程”实现整体性提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性工程,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石佛村孙湾中心村和竹根河村蔡河中心村,投入资金255余万元建设竹根河村邓河、吴家店村枣林、飞机场村朱湾等8个美丽宜居点,竹根河村邓河获评全县十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注重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每季度组织拍摄“镜头下的吴家店”视频督促长效管护的方式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广。
二是生态环境获得全面性改善。投入200万元,实施吴家店镇飞机场村中心村庄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新建主管道长度约1272米、支管道长度约3235米、污水检查井97座、成品隔油池115个、硬化破除及恢复1786㎡,生态湿地及其他附属工程。加强对生态环保的监管,组织人力对农村建筑垃圾,水塘、水沟、路面等进行清理,共清理建筑垃圾82处,水潭、水沟垃圾51余处。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国土空间绿化补植补造1295亩,森林抚育1348亩,封山育林1200亩,深入推动绿色发展,栽植山核桃15000余株,中央财政森林修复项目350亩。
三是文明乡风取得显著性进步。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乡村“村晚”“村BA”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发挥选树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表彰了“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各类先进典型50户64人。长源村村民袁盛兵、竹根河村村民江伟宏分别被评选为“六安好人”和“金寨好人”,在全镇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94次,“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98次,举办“四季村晚”文艺演出活动13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126场,评选红榜文明户918户,发放积分劵7.86万元,对47户黑榜户进行教育整改,营造文明和谐的文明乡风。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优服务,为民惠民举措全面落实
一是项目建设更有力度。依托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全年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项目26个,重点实施交通、和美乡村建设、产业、安全饮水等。投入525万元,在竹根河、吴家店、飞机场及东高等村新建改建道路10.2千米,投入208万元对镇域内水毁道路予以修复,投入54万元新建吴畈村黄金山桥一座,投入665万元对罗洁故居道路进行改造1620米,进一步完善了我镇的交通网络。投入258万元建设太平山红源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及室外配套项目,进一步填补我镇旅游景点配套设施空白。以竹根河、杨柳河两条河流为纽带,投入4500余万元治理河道,通过项目治理,将河流沿线麒麟峡、神龙潭、乌桕谷等景点连线成片,带动流域内农家乐户均增收10万元,其中杨柳河入选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典型案例。
二是政策落实更有温度。全面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政策落实,全镇在册低保户共719户1030人,低保覆盖率达3.45%,低保动态管理合格率100%。有分散特困对象186人,集中特困供养对象69人,持证残疾人1236人。2024年,发放农村低保金643.93万元,城镇低保金24.32万元,低收入养老补贴17.3万元,特困供养经费197.79万元,残疾补助116.9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户6388户252万元,稻谷补贴农户(主体)1000户47万元。互助社总筹集资金87.4万元,互助社共救助205人次12.23万元。新建竹根河、松子关、光明3处老年助餐点,13个村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9个,覆盖面达69%,老年食堂提供助餐服务11968人次,平均每站点日助餐4.9人次。全力抓好新农保参保、续保、提档工作,2024年,我镇缴费到账10785人,参保率达105.2%,人均缴费水平883.41元。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4年,我镇实际参保人数25168人,县外参保凭证2655份,总参保率达102.75%。
三是成果巩固更有深度。全面落实促进脱贫人口增收政策措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调整选派驻村工作队成员15名,新招聘村级乡村振兴专员4名,13个村乡村振兴专员全部配备到位,580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2176户脱贫户、监测户。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发放产业奖补1306户130.5万元,就业奖补2080人137.32万元,小额贷款149户645.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691个,发放资金393.58万元,为全镇范围内脱贫户、监测户购买防贫保,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保平安,社会稳定大局安定有序
一是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充分发挥村级网格员前哨作用,全镇163名村级网格员分布在各个村组,配合镇级落实信访维稳、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反电诈宣传、森林防火、困难家庭信息排查等工作,为各项工作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常态化开展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入户走访,15名班子成员结对包保40名重点人群,组织“板凳会”“书记夜话”,持续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信访事项集中攻坚。开展常态化接访60次,带案下访35次,走访信访户25户,累计排查出矛盾纠纷443起,成功化解440起,其中陈年信访5起,登记信访件35件,有效解决群众诉求231个,切实维护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二是执法监督规范合理。严格执行依法依规决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全年法律顾问参与处置涉法涉诉、复杂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性事件2起,到村开展法治宣传或纠纷调处活动25次。持续做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疑似违法问题图斑整改工作,完成举证销号涉及乱占耕地建房补充摸排图斑33个,面积44.75亩,完成率达100%。全年组织开展国土动态执法监察巡查25余次,发现上报自然资源违法行为66宗。扎实开展农民建房及宅基地监管工作,批准建房49户,整改违法建房行为7户。密切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查处非法采砂1起,制止群众下河采砂20余次。行政案件查办做到有案必查、依法处理,全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5起,其中林业案件13起,农业案件2起,安全生产案件5起,水利案件3起,卫生案件1起,交通案件1起。
三是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悬挂各类宣传横幅26条,发放宣传资料2600余份,举办中小学校等场所安全知识讲座7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500余人次。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全年开展演练活动27次,参加人数820余人次。组织工贸行业、危化企业、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消防、动火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检查43次,检查企业、单位310家次,下达检查文书和责令整改通知书107份,整改安全隐患203处。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群凝心聚力、比拼赶超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吴家店镇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吴家店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面临的问题:产业基础仍然薄弱,特色产业杂而不优,旅游资源多而散乱,缺乏持续带动增收的能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土地流转等矛盾日益突出;财政收支矛盾趋紧,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稳增长、保民生压力较大;少数干部攻坚克难、敢作善为的能力还需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发展原则不动摇,坚持“千万工程”、文旅融合两条发展主线,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奋力谱写吴家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务必锚定目标、实干笃行,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重点抓示范
一是聚焦文旅融合,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G346、吴西路、果松路三条主干道为线,整合镇内“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形成3条特色线路,即自然风光旅游线(东高茶园-麒麟峡-神龙潭-乌桕谷-十八盘漂流)、红色文化主题线(罗洁故居-皮旅广场-松子关-穿石庙-太平山映山红)、田园康养生态线(华润希望小镇-西庄温泉-史河源-铜锣关-黄狮寨),塑造“春赏百花、夏戏碧水、秋观红叶、冬沐温泉”的四季旅游品牌。扎实推进太平山红源3A级景区创建、管理和运营,以西庄温泉为载体打造温泉康养村,丰富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融入大天堂寨旅游发展格局。组建自有宣传团队,结合镇内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农业采摘、美食体验等活动,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塑造旅游形象。举办大别山温泉·映山红文化旅游推介会、“养生小镇吴家店·三关五寨映山红”第七届摄影大赛暨首届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我镇文旅品牌影响力。
二是聚焦“千万工程”,做到内外兼修、点面结合。全力推动古堂村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2025年,计划投入项目资金约2070万元,实施猕猴桃基地提升、华润希望小镇客厅改造提升、“红色管家”物业管理、县道X053(古堂段)环境提升工程、华润希望小镇人居环境提升、古堂村生态环保综合治理等项目。重点推动省级中心村建设,预计投入资金400万元建设2025年省级中心村西庄新村,实施庭院环境整治、公共环境整治、道路畅通、公共设施和沟塘河渠等项目,投入资金300万元解决改厕治污。提升2024年竹根河村蔡河中心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大“三清四拆”力度,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持续推动宜居自然村庄建设,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飞机场村窑岗湾、松子关窑岗、古堂村吴湾,吴畈村和平4个自然村庄,实施硬化、污水、石岸、步道、五小园等项目,进一步提升自然村庄环境和谐度。投入资金200万元,重点整治吴畈到东高村公路沿线路域环境,为全域旅游打牢基础。
(二)健全机制抓管理
一是持续推动乡村治理。深入推广“六尺巷工作法”,深化村组网格“多网合一”,进一步强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充分发挥村组网格员在矛盾化解中的作用。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建立由镇政府牵头,公安、司法、民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参与的平安创建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平安创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处理涉及多领域的复杂问题时,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持续强化风貌管控。按照“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城乡景观风貌统筹”为基本原则,建立镇农业、自然资源、执法大队等部门联防联查机制,加大对公路沿线、村组主干道、集镇的日常巡查力度,严格管控农民建房未批先建、项目建设规划不合理、商户随意挂广告牌等问题。严格执行规委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规委会,完善相关审查和审批档案资料。加大对基本农耕保护区,重点项目建设、农民建房等重点区域的巡察检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全力攻坚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土地的处置。
(三)打牢基础抓发展
一是不遗余力抓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支撑镇域经济发展,重点实施吴家店镇野菊花初加工、2025年古堂村精品示范村、2025年西庄新村和美乡村建设、4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道路补短板、光明村二道河电站建设、吴家店镇古堂村、西庄村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吴家店镇农业产业配套设施提升等项目。结合镇内发展规划,深入谋划吴畈至马鬃岭旅游通道连接线、吴家店镇吴西路道路提升改造、太平山红源景区旅游设施配套、大别山乌桕谷旅游设施提升、猕猴桃示范基地等产业发展等项目。聚焦民生领域,积极争取吴家店镇康养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
二是精准发力抓产业发展。立足县级对我镇产业定位,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2025年,新发展灵芝210亩,天麻1098亩,茯苓220亩,黄精685亩,桑黄10亩,石菖蒲560亩,野菊花1200亩,白芨110亩。新栽桑树395.5亩,年新增养蚕500张。以产业拉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投入资金50万元在东高村实施高标准茶园改造,投入资金67万元在古堂村进行精品猕猴桃园建设,投入30万元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成光明村茶厂,在古堂村实施精品示范村,落实野菊花等相关产业,引进华润集团在飞机场村建设20亩的野菊花种源基地和野菊花科研基地。
(四)强化保障抓民生
一是围绕成果更稳,在政策精准落地上着力。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压实结对帮扶责任,全面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等各项帮扶政策。充分发挥省教育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市农发行、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局等单位帮扶优势,加大脱贫户产业扶持力度,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增强脱贫户内生发展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坚决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持续抓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认真落实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帮助符合条件的患病人口落实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特惠政策,着力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统筹做好农村低保、社会保险、救灾救济、特困供养解困脱困等工作,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残疾人、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确保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二是围绕满意更多,在提升精细服务上发力。以书记信箱、市长热线等线上、线下群众反映诉求为切入点,第一时间到户了解真实情况,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定期梳理群众反映诉求类型,重点解决共性问题并建立机制杜绝重复发生。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排查,结合民生领域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找准服务群众的“点”和“线”,拓宽“面”,将履职尽责落实到民生领域问题“小切口”专项整治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吴家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