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围绕“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衔接的关键节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中央“稳中求进、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观政策基调,聚焦产业升级、治理创新、经济提质和民生改善四大领域,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优化,推动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品质双提升。
二、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
粮食安全保障:完善水稻繁育基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两强一增”技术模式,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计划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2000亩以上。
农文旅融合示范:依托“一河一路”布局,整合蒋光慈红色文化资源与现代农业基地,开发采摘研学、康养休闲项目,打造“生态+文旅”品牌。
智慧养殖集群化:推进皖西白鹅、智慧蛋鸡等养殖基地建设,配套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延链项目,探索碳汇资源盘活与林产品价值提升路径,形成“种养循环+低碳经济”模式。
治理创新:打造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网格化管理升级:贯通综合网格与“红色评议站”功能,强化镇村两级协同,实现诉求响应与政策宣传“双提速”。
“三治融合”深化:以“白声夜话”议事机制为基础,推广“共享法庭”法治平台,结合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考核机制优化:精简“7+X”考核指标,引导干部下沉一线,强化服务群众能力。
经济提质:激活要素资源与数字动能
集体经济壮大:依托光慈故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推广“5+X”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联营提升收益,预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以上。
数字经济突破:联合金寨视窗等平台建设户外直播基地,推动农产品电商化,吸引新媒体产业链企业入驻。
民生保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人居环境提标:以路域整治和精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推进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工程,力争实现镇域环境面貌全面升级。
安全底线筑牢:强化非煤矿山、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监管,常态化开展防溺水、用气安全宣传,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三、政策保障与实施机制
要素整合:统筹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优先保障粮食安全、智慧养殖等战略性项目,探索公益林收益权质押等金融创新工具。
责任落实:建立“镇统筹、村主抓、网格协同”责任体系,实施“周调度、月通报”督查机制,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群众参与:依托“民声呼应”平台畅通诉求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预期成效:2025年底,预计实现粮食产量增长5%、集体经济平均收益超50万元,初步建成皖西地区农文旅融合示范镇与乡村治理创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