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在白塔畈镇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镇长 陈伯权
各位代表: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代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干群的不懈努力下,白塔畈镇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大会安排,下面我将2024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来,我们以守好“金寨粮仓”为己任,奋力建强特色产业。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全年种植优质水稻40977亩,午季收获优质小麦15822亩,油菜1810亩,油菜总产27.15万公斤,超额完成了年度粮食生产任务。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新建机械化育秧工厂2座,新建集中育秧大棚38个,新增机械化育秧能力15000亩;新建优质粮烘干存储中心1个,年烘干能力达10000吨;顺利建成灌口集灌区配套提升项目,有效灌溉面积达4.5万亩,及时解决了全镇7个村的农田灌溉问题,为全县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三是做强优质产业。不断优化果蔬种销产业链,新建分拣中心1个,全镇大棚蔬菜年产量达4000吨,实现年产值1600余万元,在全县各乡镇稳居领先位置。充分发挥地理位置和农业产业优势,新建蓝羽白鹅基地投产,现存栏皖西白鹅12000余只,预计年产值达540万元;新建金寨智慧蛋鸡项目投产,在舍蛋鸡30万只,预计年产值达6000万元。白鹅、蛋鸡的单体规模化养殖量均为全县最大。
一年来,我们以整合“综合网格”为契机,尽心完善治理体系。
一是率先实施“多网合一”。持续完善《白塔畈镇村组综合网格员管理实施方案》,将村民组长、乡村振兴网格员、环境卫生网格员、平安建设网格员等职能整合,进一步明确综合网格员职责,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这项工作为《金寨县村组网格“多网合一”工作指导意见》的出台提供了实践经验。二是探索尝试智慧治理。与电信公司深度合作,为每位网格员免费配发1部智能手机,在重点区域加装视频监控,为独居老人、五保户免费配发一键呼叫设备,在网格住户和网格员之间搭建起一键喊话、实时查看、民情反馈直线处理的通道。三是多点推动群众自治。积极发挥综合网格员、红色评议员、人民调解员作用,不断完善“群众说事”“板凳会”“群众商量”等村民议事机制,及时梳理化解群众诉求,有效开展政策宣传,引导村民自治。一年来,全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97起,成功化解883起,调处成功率达99.3%;办结市长热线、书记信箱等群众诉求366件,群众满意度达99.7%。
一年来,我们以强化“抱团取暖”为思路,持续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继续坚持“5+X”模式。今年以来,我们在光伏电站、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资产盘活、资产收益5项12个村共同拥有的发展方式基础上,以光慈故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引擎,大力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发展“X”项收益,增加村集体个性收入。截至目前,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034万元,其中项冲村、马窑村、大岗村、中心村、九树村集体经济收益均已突破50万元。二是持续巩固“双联双带”成果。贯彻“双联双带”思路,整合镇村资产资源,集中力量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茶叶、蔬菜、养殖等优势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通过产业延伸带动后进村发展。2024年,我们积极对接,争取选派项目资金20万元,全部用于农业产业经营;通过产业带动,累计解决200余人在镇内就业,为农户增收10万余元。三是积极探索“结对共建”方式。我们精心筹划,通过安徽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牵线,组织了12家高校和餐饮企业在我镇顺利开展农副产品“面向采购”和消费帮扶活动,为全镇农产品销售拓宽了路径;全年先后接受了市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培训班、淮北市烈山区组织部、常德市农业农村部门来镇调研学习,进一步擦亮了村集体经济品牌。
一年来,我们以开展“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改善集镇面貌。
一是全过程开展“最干净城市”建设。今年以来,我们把“最干净城市”建设工作贯穿始终。全年共整理强、弱电线路326处,增设电瓶车充电桩5处;维修路牙石、水泥路面、人行步道、破损店招196处;维修破损污水管网8处、检查井12座,新铺设污水管网315米、检查井7座,维修微动力污水处理站3座;累计投入资金310万元,实施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工程10个,集镇面貌明显改善。二是集中力量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以“先清理拆除后建设美化”为思路,就S329、S210省道沿线深度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整治路域全长8公里,涉及四个行政村,覆盖商铺、住户980余家,清理整治点位900余处。2024年11月29日,全县路域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县有关领导对我镇路域整治效果给予高度认可。
一年来,我们以保障“民生福祉”为准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全力做好兜底保障。全年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资金约1168万元,保障人口达3000余人;全年各老年助餐点累计就餐44890人次,开展免费送餐服务500余次,覆盖120余人;通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全镇共纳入监测户13户47人,均已明确帮扶责任人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二是持续开展平安建设。大力宣传扫黑除恶有奖举报制度,常态化走访独居老人,开展精准宣传,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好老年群体“养老钱”。全年共查处赌博案件5起,拘留21人,罚款5人,查处种植毒品源植物1起,拘留1人,有效形成了教育群众、震慑犯罪的效果。三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紧盯工贸、烟花爆竹、危化品、九小场所、燃气等领域安全监管,对全镇17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4家加油站和1家液化气站进行了4次安全检查,共发现一般隐患46条,全部整改完成;依法立案查处一家烟花爆竹销售点,行政处罚2万元,集中销毁烟花爆竹72件;对全镇621家“九小场所”全覆盖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共发现问题337个,全部整改完毕;对全镇10处群租房进行安全排查,共查出隐患50条,已完成整改38条;对全镇94家餐饮场所和4572户常住户燃气开展了3次排查,共查出安全隐患428条,已全部整改到位;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全镇36家工贸企业逐户检查,共查出隐患258个,目前已整改213个。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2024年的工作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全镇各级单位和全体镇村干部的心血,滚烫发热。我们深知在乡村建设上还有很多短板弱项,更深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情况下大家创业之艰。但时局日新,催人奋进,唯其艰难,方显勇毅,2025年我们将继续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细化措施,强化担当,集中力量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再现新成效。
一、坚持立足产业,聚力打造特色品牌。
一是做强粮食产业。继续完善水稻繁育基地、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推动粮食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快农旅融合。沿“一河一路”布局,以蒋光慈红色文化为底色,以现代农业基地为载体,打造果蔬采摘、乡村研学、休闲康养等体验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三是布局智慧养殖。全力推进皖西白鹅养殖基地、智慧蛋鸡厂以及百万羽蛋鸭厂项目建设,精心谋划蛋品加工、有机肥生产、肉类屠宰项目,打造标准化、全链条畜禽产业园,努力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二、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激活综合网格。加快推动综合网格与“红色评议站”“一站三中心”贯通衔接,将网格员职能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有机融合,打造镇党委政府牵头抓总、村组织具体负责、网格员协同配合、各部门群体齐抓共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促进“三治”融合。持续发挥好“白声夜话”“群众商量”等村民共商议事机制作用,及时梳理群众诉求,积极开展评议和政策宣传,深入推进村民自治;积极发挥文明引领作用,持续选树一批“金寨好人”等优秀典型,营造德治氛围;加强乡村法治平台建设,试点打造“共享法庭”,逐步引导群众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不断提升群众法律素养。三是优化业务考核。不断改进“7+X”考核机制,持续精简考核内容,引导镇村干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走访座谈服务群众,去思考谋划乡村建设。
三、优化资源配置,深度激发经济活力。
进一步加强金寨县光慈故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力量,在“5+X”发展模式基础上,通过光慈故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做好资源整合和分配,着力提升经营收益,打造村强民富的发展格局。一是提高产业效益。以水稻、果蔬产业为中心,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和品质升级,扎实做好“两强一增”,在带动村级产业发展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收益分红。二是扩大利益链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串联镇内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通过“邀请采购”“研学体验”等方式,链接镇、村、企业、高校、机关单位形成要素互补,建立稳定合作。三是开拓数字经济。积极寻找与金寨视窗等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机会,立足我镇资源本底,推动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户外实景直播基地,助力农、文、旅推介,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聚焦宜居宜业,落细落实群众期盼。
一是以路域整治为抓手,提升集镇品位。以镇域主干道路为重点,全域推进路域环境整治,结合美丽宜居示范点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争实现环境面貌、基础设施、镇容秩序、文明素养全面提升。二是以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打造村庄样板。以大岗村为试点,全力争取精品示范村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白塔畈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动全镇乡村建设实现大跨步发展。三是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紧抓隐患排查治理,着力加强对非煤矿山、旅游景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及农村生产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关注“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及防溺水宣传,筑牢安全生活屏障;高度重视“民声呼应”、市长热线和书记信箱来件办理,坚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结果”,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各位代表,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白塔畈镇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镇上下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积极作为,苦干实干,奋力谱写白塔畈镇乡村振兴新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