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园镇第十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材料之(八)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3月28日在斑竹园镇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程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斑竹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攻坚克难,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44.6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7650万元,实现了稳步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第四届文明村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生态乡镇。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在跨越发展中显著增强。
一是招商引资提质增效。2017年,在建项目3个,分别是安徽省大闰户外拓展有限公司在我镇利用原走马坪中学闲置校舍投资兴建“红色旅游素质教育基地”,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安徽舜景家具有限公司在我镇利用工业园区B区的闲置厂房投资创办家具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在现代产业园区投资1200万元的振宏机械已投产运营。续建项目1个,为外商独资企业六安瑞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原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二期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续建欧风木屋、养生小院、露营基地、旅游接待中心及芬兰国家水处理示范区。签约项目1个,我镇原有益爵、凯尔两个机械加工企业,竞购镇工业集聚B区闲置工业用地约35亩,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石油、矿山机械零配件加工基地。在谈项目6个,分别为植物(板栗、核桃、葡萄籽、灵芝、火麻仁)小分子肽粉建设项目、朱家老塆星级酒店建设项目、磁性电子、中药材种植、养老综合体、农织加工等项目。
二是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以元胡、浙贝母、黄精为主导特色产业,金山和漆店700亩猕猴桃基地,长岭关、王氏祠和沙堰230亩中药材基地,桥口有机稻基地稳步推进;同时坚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大户,不断扩大左山500亩白茶基地,全年新增家庭农场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5个。对贫困户进行种养业培训200余人次。在推进特色种养业产业中,优先扶持贫困户土地流转、发展种养业。
三是旅游经济日益升温。完成邢湾养生小院示范区、河道景观整治、集镇绿化亮化提升,加快推进大别山风景道(金寨段)综合提升暨斑竹园驿站工程、集镇蓄水景观坝、烈士纪念园三期工程和金山木屋群、龙潭冲休闲基地、金山国家健身步道等建设,逐步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四是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各村依托创福公司,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探索。10个村共计建设2656KW光伏电站,年收入达200万元,成为我镇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开展303.6亩生姜、500亩高山有机稻种植、5200亩低产林改造油茶脱贫工程,稳步推进“三变”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收入来源,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生态建设在众志成城中稳步提升。
一是牢固树立绿色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深化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入行。补植集镇沿街绿化带1600平方米,新建桂花园30亩、斑竹园15亩。二是大力开展“三大革命”。将“三大革命”工作纳入月考评,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共清理卫生死角50多处,清理乱张贴以及牛皮癣120处,集中治理“五乱”65次、350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工作,新建水冲式公厕12个,维修改建16个,拆除危旧厕所38个。目前集镇范围内厕所实行“一厕一长制”,基本消除旱厕。三是深度拓展“三线三边”。结合镇情实际,对整治范围进行深度延伸扩展,全镇环卫保洁人员73人,确保组道垃圾日产日清;持续推进省界治理,投入38万元积极改造长岭关村省际交界,用于清理乱堆乱放,完善绿化亮化,设立大型户外公益性广告;建立了严格的督查奖惩机制,实现了农村环境常态、长效保洁,有力提升了全镇形象。全县农村文明创建示范乡镇座谈会在我镇顺利召开。
(三)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中明显改善。
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助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面貌的有力抓手,在考核管理上重奖励,在项目争取上竭尽全力,全镇人居环境面貌得以明显改善。一是着力提升集镇品位。新建红绿灯2处,大型旅游停车场2个,停车位5200㎡,旅游标识牌24块;拆除破旧广告标牌65块;新建门头统一标牌2400米;规范出店经营28户,拆除乱搭雨棚42户,乱搭乱建25处,整治门前乱堆乱放101处。二是强力推进基础建设。完成朱家老湾棚户区拆迁、河道景观整治、邢湾养生小院示范区、旅游停车场、集镇篮球场、高速下道口景观整治、法官审判业务用房等建设,强力推进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斑竹园革命烈士纪念园三期、瑞海三期、集镇液压拦水坝、长岭关村水利整治项目、农村小型水利提升工程、锦绣竹园小区,镇域综合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仅这一块总投资达1.2亿元。三是倾力完善农村路网。2017年,投资1500余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102.93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25条、35.129公里;投资2029万元,实施移民道路40条;投资463.2万元,实施重点贫困村交通道路10条。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道路,惠及群众近2万人。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实施“一元”公交,开通斑竹园-长岭关、斑竹园-小河两条公交客运线路,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四是美丽乡村成效显著。2017年的长岭关、万何、桥口三个美丽乡村点,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共计500万元,三清四拆、路面清理、环境治理等工作已全部整治到位,县级验收已完成。全镇10个行政村,已有9个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其中2016年的政府驻地建成区、漆店、王氏祠、斑竹园四个美丽乡村点,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共计807万元,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前后共计投入2100万元进行整治建设工作,建成区面貌焕然一新,被六安市推荐作为省级验收点,顺利通过验收。
(四)重点工作在统筹协调中全面进步。
一是脱贫攻坚再战再捷。共计审批宅改692户,腾退面积111730.97㎡,申报资金58735127.9元;建设安置点13处,搬迁262户、1017人;引导贫困劳动力承包村级公益性劳务解决74人就业,通过三利集团、凯尔机械、天堂山茶油等本地优秀企业解决157人就业,通过招商引资长寿之乡油品加工、服装加工厂等外来企业解决92人就业;拨付就业奖补258900元,拨付农业产业奖补1707650元;帮助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代缴率100%;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享受教育脱贫政策全覆盖;累计发放大户捆绑贷、小额到户贷、扶贫快捷贷等贷款615万元,户贷户用小额贷款472户、451万元,户贷企用小额贷款136户、550万元、户均增收2400元;动员贫困户光伏入股,456户获得分红,户均增收3000元;创新无劳动力户参与养猪入股,63户获得分红,户均增收1500元。2017年,经省第三方核查评估,脱贫286户、1131人,街道村提前出列。全县产业扶贫暨“两项”改革现场会在我镇顺利召开。
二是土地复垦超额完成。县下达我镇土地复垦任务1319亩,实际已完成1387亩(不包括非203图斑33亩),超额完成任务68亩;目前已有五个批次接受省验收,共验收392块1004亩。
三是新增耕地提质增效。我镇低产林改造746图斑总任务5200亩,根据县要求,经苏地园公司核查,我镇共核减132个图斑、1361.14亩。目前,已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170户,461块、3617.22亩;清理地面附属物地块401块、2298亩;非林地采伐证2064.2亩已全部办理到位,采伐小班112个,采伐林木632方;低产林复垦改造2393.2亩,已完成测绘1450亩(其中水田485亩,旱地969亩),已经市、县验收三个批次210块、1000亩。我镇的做法得到了县主要负责人多次充分地肯定。
四是民生工程惠及全民。计划生育稳中有进,进一步推进健康服务,完成“两非”案件一例;卫生事业快步推进,实施斑竹园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投资2600万元,新增和改建村卫生室(站)13个,完成9个村、3700余人次全面免费健康体检报告;家庭签约医生20名,签约人数5282人,贫困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群众满意度快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社会治安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同心示范工程”不断深化,在省工商联的大力帮扶下,在漆店村建成200KW光伏电站;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全镇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危房改造106户,建设公租房120套,完成漆店、万何、王氏祠、桥口、小河界冲等五个中心村庄点的人饮工程,省、市暗访6次,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此外,人大、妇女、儿童、共青团、“四老”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步。
(五)自身建设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强化。
一年来,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体现到政府工作中,增强“四个意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深入纠正“四风”,严控“三公经费”。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改进和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效能政务督查,下发《督查通报》 22期,通报问责违反制度规定、慢作为等12人(次);对82件书记信箱、8件县长信箱、6件乡镇信箱、21件市长热线反映的问题,严格调查核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坚决整治“为官不为”、“慵懒散漫拖”等问题,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一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前行,在压力挑战中奋进,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斑竹园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参与斑竹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快,农民持续增收乏力;民生保障能力薄弱,脱贫任务依然繁重;村级集体经济单一,示范引领效果不佳;创业创新激情不高,作风建设有待深化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奋进谱新篇。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首战之年,更是推进全镇快速发展的突破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2018年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按照“招商引资强镇、美丽乡村固本、经营集镇活商、壮大旅游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及围绕“挺进大别山、相约斑竹园”的目标,打造“感受红军文化、体验灵动山水”运动休闲之地,创建“红军小镇”,奋力推进斑竹园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能源消耗控制在核定标准以内,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2018年,我们将从提振思想新信心上发力,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新举措。我镇将以解决脱贫攻坚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加大政策资金整合力度,发挥集聚效应,着力攻克脱贫攻坚中之坚。2018年,预脱贫332户、1077人,长岭关村、漆店村、万何村、王氏祠村等4个贫困村出列。一是实施项目,改善基础设施。着力实施一批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环境整治等项目,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二是优化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低产林改造油茶脱贫工程,拓展推广中药材产业,注重长短结合,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培养能人,辐射带动发展。利用燕子岩、洪家寨、和兴等合作社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各村利用创福公司带动贫困户发展,引导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将贫困户产业风险降至最低。
——2018年,我们将从激活发展新动能上发力,积极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农业产业、旅游服务业、新兴产业,注重内引外联,加强招商对接;加快推进意向性项目落户,做好已落户企业服务。二是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围绕“经营主体(企业)主导、农户参与、资金捆绑、定期分红”思路,因地制宜,优化生产布局,全力打质量、品牌、规模攻坚战,确保农业特色种养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先进农机的推广。做好全镇农作物在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继而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着力提升防洪、灌溉和养殖能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浙贝母、元胡、黄精为主,继续拓展全镇中药材基地建设,做强黄牛、山羊、黑毛猪等传统养殖业,2018年新发展3800亩油茶、700亩山核桃、300亩茶叶、120亩大棚蔬菜、500亩特色蔬菜产业基地,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快旅游产业提升。加快银杏大道、红色素质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园三期、红军文化体验园、斑竹园驿站、金山木屋、龙潭冲、邢湾养生小院示范区等景点建设,同时推进朱家老湾棚户区星级酒店、养生小院建设、集镇景观拦水坝、旅游通道沿线景观、长岭关乡村旅游、黄花寨生态开发、连三潭生态开发等建设,积极申报创建红军旅游小镇,进一步炒热旅游经济。
——2018年,我们将从振兴乡村新路径上发力,加快推进农旅结合新进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探索实现乡村振兴新途径。一是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实施。加快朱家老湾棚户区改造、斑竹园革命烈士纪念园三期、邢湾小流域治理二期工程、110KV变电站建设、斑竹园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集镇拦水坝、下道口斑竹园驿站等重点工程推进力度,推动美丽乡村、三大革命等工作成效,实施以桂花、斑竹、映山红为代表的绿化及小区亮化工程,提升集镇综合配套和建设水平。二是继续完善镇域路网建设。申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9条、19.739公里,同时计划整合资金1241万元,实施35条乡村水泥路建设,进一步完善镇内交通网络,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三是巩固提升农田水利设施。计划整合资金1784万元,巩固提升70处农田水利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四是实施亮点提升工程。提升金山马河、小河、漆店、王氏祠、斑竹园村、政府驻地建成区等美丽乡村整治绿化、亮化工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力度推进,进一步完善长岭关、万何、桥口三个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沙堰美丽乡村,着力营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五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严格土地、林地、农民建房、采砂、采矿管理,打击采挖偷盗兰草、映山红、名贵树木及非法捕鱼等行为,保护好青山绿水,加快建设生态斑竹园;六是紧抓环境整治不放松。延伸拓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和“三大革命”工作成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严格的奖惩激励机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七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和人居环境,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镇,做靓城镇名片,充分挖掘镇域内美丽乡村、青山绿水等生态资源,立足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加快养生小院建设进度,大力发展生态富民经济。
——2018年,我们将从回应群众新期盼上发力,争创民生改善保障新业绩。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证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巩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成果,推动特色农业保险、住房保险和治安保险,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完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不断完善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严格落实五保低保政策,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计生服务满意度。加强卫生室(站)和医疗队伍管理,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凝聚和传播正能量。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规范综治维稳阵地建设,健全网格化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严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反邪教力度,推进“平安斑竹园”建设。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安全”。健全应急管理机制,镇村联动,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探索公益事业管理服务新途径,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政务村务公开等规章制度,实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按照“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理念统筹发展其它各项事业,增进人民福祉,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同时深化同心示范工程,加强对接,通过省工商联和省知联会积极争取项目,推动镇村产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2018年,我们将从勇担时代新使命上发力,加强自身建设展现新作为。一是全心全意,为民理政。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求教于群众,问计于基层,到一线化解矛盾,到现场推进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做好民生实事,确保人民群众满意。二是从严从实,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和守信践诺的社会风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是立说立行,高效施政。弘扬和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强化责任担当,克服求安稳、患得失、畏首尾的消极心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善闯敢拼的锐气。坚决整治慵懒散软拖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把每一件事情办实办好办出成效。四是慎独慎微,廉洁从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作风效能有关规定,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促进公共资金节约、合理、高效使用。严格预算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聚焦“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和执行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同志们,志士惜日短,勇者常为新,光阴飞逝,唯有奋斗者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和全体代表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斑竹园而努力奋斗!
斑竹园镇第十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秘书组 2018年3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