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斑竹园镇将坚定不移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抓好贯彻落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有效抓手,全力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跟进对接项目谋划、群众急难愁盼办结”等工作,继续发扬“教着干、带着干、盯着干”精神,在当前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奋力推进以下几件暖心实事落实落细落到实处。一是镇平台公司力争200万元收益,助力村集体经济抱团取暖;二是深推“六小园”,力争“庭院经济”县级强点,以点带面,确保提前一年实现10个村全覆盖;三是对标“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宜居宜业”示范镇;四是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注重印象邢湾民宿、金山水木庄园、金山驿站等民宿的可持续发展,丰富“红+绿”发展模式内涵;五是种植野菊花2000亩,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六是实现老年助餐点10个村全覆盖;七是每季度擂台赛力争上游,全年赛马计划突围;八是妥善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信访后患。
(一)紧盯“千万工程”,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做示范。
打造美丽乡村。常态长效做好“镜头下的斑竹园”“归零清洁日”自选动作,不断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向更深层面。继续围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依托“冬晓•听涧•不知周”高端民宿着力打造金山等4个村9个宜居村庄示范点位。高标准建设斑竹园行政村方榜中心村省级和美乡村。全力攻坚小河行政村古楼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确保成功验收。
完善基础设施。在改善提升金山村金山组基础设施基础上,遵照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在金山村调研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执行县委会议纪要,大力实施金山茶旅融合项目,高质量完成交办事项。
叫响“红色品牌”。以红色教育基地为抓手,继续提升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及服务水平,开发好、丰富好具有本镇特色的文创产品,增强红色小镇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影响力,叫响红色小镇品牌。
(二)围绕农业发展,在打造特色产业优质支撑底盘中做示范。
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继续依托长岭关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持续扩大黄精、白芨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依托六味圣草投资210万元扩建一座约600平方米的中药材加工厂,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蚕桑基地。
促进桑园标准化管理。依托沙堰村蚕桑基地和产业发展能人等优势,邀请专家为蚕农把脉问诊、答疑解惑、传经送宝,传递桑苗、肥料和技术资料,以“科技+服务”助力蚕桑产业振兴,新增桑园220亩。
发展好种养殖产业。种植野菊花2000亩。在落实生态环保基础上稳定生猪产能,生猪年增长突破3000头以上。围绕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赴金山村调研指导精神要求,全力发展好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
(三)抓实项目投资,在完善基础设施软、硬件提升中做示范。
全力实施长岭关中药材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农产品加工厂屋顶光伏等产业类项目。落实好投资400余万元实施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积极跟进投资950余万元实施的斑竹园镇金山马河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结合“一乡一宿”打造,加快实施金山驿站道路扩宽重建项目。加快实施中小河治理工程,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四)对标民生福祉,在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络”中做示范。
提升及时救助力度。持续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审批程序,完善低收入群体监测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得到及时的救助。加大综合医改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群众卫生健康水平。
提高解决诉求速度。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抓手,持续落实好群众在“市长热线、书记信箱、重畅决”等平台反馈的问题诉求,做到接诉即办,积极回应群众所期所盼,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拓展守护群众广度。不断加大反电诈宣传引导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好群众的“钱袋子”。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营造风清气正、平安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长鸣安全生产警钟。抓好食品安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彰显服务群众温度。支持群团组织、关工委、老龄委、红十字会等开展工作,以实际有效举措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