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麻埠镇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240915/201603-00023 信息分类: 报告
内容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日期: 2016-03-31 00:00:00
发布机构: 金寨县麻埠镇 生成日期: 2016-03-31 00:00:00
来源单位: 金寨县人民政府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麻埠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词:

金寨县麻埠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6-03-31 00:00 来源:金寨县人民政府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政府工作报告

——在麻埠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的报告

王 成 东

201633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麻埠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回顾2015:抢抓机遇,镇域经济快速增长

2015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坚持“生态立镇、茶业强镇、旅游富镇、文化活镇”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各项既定工作任务,全镇经济崛起势头强劲,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总产值3.4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生产总值7315.3万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占任务的102.5%;完成财政收入877.76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42.5万元,较上年增加116.5万元,增长16.05%

一、以茶谷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2015年,全镇紧紧抓住“六安茶谷”建设发展机遇,把建设“六安茶谷”作为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阵地,在2014年投资1亿元实施大小36个项目的基础上,全年投资3亿元实施56个项目(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个),重点做好响洪甸村农民文化活动中心配套工程、齐山库钓中心、响洪甸水晶禅寺步道、响洪甸集镇道路工程等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麻埠优美、休闲、养心茶谷已显雏形。2015年全年共接待外来考察团120批次以上,五一、十一假日期间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逐步形成了游在“红石谷”,玩在“将军湖”, 吃在“农家乐”,住在“茶谷小院”的旅游产业格局,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为生态增绿,旅游增景,农民增收,小城镇增容,产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以生态农业为抓手,着力打造“六安瓜片”品牌

2015年,我镇成功举办了金寨县第一届六安茶谷开茶节暨六安瓜片茶文化节、齐山库钓中心开钓节、第一届六安茶谷秋茶节暨金寨桂花红茶品鉴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展示了茶乡独特风情,传承了六安瓜片传统技艺。全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班12期,做到了每村培训一个场次以上,每名农技人员联系指导10户农户,并且上门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镇累计栽植茶苗200多万棵,流转土地610亩,形成了以引资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茶农的局面。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春茶上市前,全镇发放粘虫板300万张,对600亩茶园实施了绿色防控。加快了茶叶炒制中心建设,全镇新建茶叶炒制中心30家,累计发放炒制锅台96组,保证了茶叶炒制质量和品质。全年实现茶业产值1.5亿元。

三、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015年,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六安茶谷建设、精准扶贫、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等政策投向,全年谋划项目256个,总投资18.6亿元,占县下达年任务的1233.3%256个谋划项目中有41个编制了项目建议书,4个项目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县发改委的审批。全年共争取国家、省、市资金2040万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1500万元,省财政厅35万元,省环保厅480万元,市发改委25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2015年,全镇继续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投入160多万元用于改善城镇环境,投入180万元新建集镇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了垃圾中转站,真正做到了污水及时处理,垃圾定点转运,村容镇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完成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603亩,森林抚育200亩及其它林业营林工作。实施了映山红工程和桂花工程,完成了景区道路绿化工程10公里,发放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6430份。全年接待各级新闻媒体30余次,在县级网站发表新闻稿件180篇,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50余篇,全面提升了麻埠对外形象和知名度。海岛医生余家军被提名为全国道德模范;镇财政所所长陈勇军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劳动模范;我镇歌手周莉在“金寨好声音”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重点实施了阳光增收工程,全镇六个村集体60KW光伏发电站顺利建设,6月底并网发电;166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实施完毕。投入3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造。积极开展对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关爱活动,慰问群众50余户,发放慰问金12000余元。精心实施38项民生工程,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全镇参保率、养老金发放率100%,新农合参合12856人。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90%以上,实现了“村村响”调频广播的全覆盖,极大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六、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扎实开展了以非煤矿山、地质灾害、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建筑工程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了春节、五一、国庆、汛期等重大节日期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了严厉打击“三无”船舶、非法营运船舶等专项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水运安全环境;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悬挂安全标语30余幅,散发宣传资料1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制度;开展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各项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工作经验不断积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了“六五”普法,扎实推进“一村一警”,社会秩序保持稳定;教育、卫生、民兵预备役、宗教、共青团、妇联等事业均取得了新成效。

一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全镇上下严格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扎实开展“四风”问题整顿,落实政风行风评议制度,干部作风明显优化;加大重点工作督办力度,行政效能全速提高;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察,廉政风险防控基础更加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改善;严格公车管理,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不断下降。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功凝聚智慧。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党委的坚强领导、统筹各方,得益于人大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归功于全镇上下的风雨同舟、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全镇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目前仍有贫困人口1920人,经济基础依旧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步伐不快,部分干群思想不够解放,一些部门作风不够扎实,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而解决这些问题,唯有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苦干、大干、快干,全力推动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奋战2016:攻坚克难,稳中求进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迈上“十三五”发展的崭新征程,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镇、茶业强镇、旅游富镇、文化活镇、民生为本战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五年上台阶、十年走上富裕路”的美好愿景。

2016年镇域经济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单位GDP能耗控制在核定标准以内。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投入,着力打造生态优美乡镇

实施清水工程。全面完成鲜花岭、响洪甸街道污水处理工程,两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完善配套管网设施,全面实施雨污分流,集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开展鲜花岭老街河道治理工程,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实施绿化工程。大规模植树造林,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集镇、乡村、道路、河流”生态绿化工程,打造生态绿色长廊和5公里的鲜马路、鲜全路绿色景观带,同步完成响洪甸村、桂花村美好乡村建设绿化工程,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加强环境保护和“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在全镇开展“生态麻埠、洁净家园”建设活动和环保专项行动,杜绝扬尘污染。制定和完善《关于建立农村环境整洁保洁长效机制实施方案》,以道路、村庄、集镇、码头为重点,加快垃圾中转站、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清运系统,镇、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茶谷建设。继续完善茶谷项目的建设,着力打造集休闲、养生、旅游、茶产业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和“国际慢城”。继续加快项目推进,重点实施美丽乡村中心村庄建设、集镇整治工程、鲜花岭沿湖大道、茶谷续建项目、三元庄养心谷等项目建设。

二、做大茶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乡镇

抓住我镇被省政府批准为“六安瓜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六安瓜片”产业集聚镇的有利时机,按照“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思路,以工业化的理论和产业化的思维来经营茶业特色资源,做大做强茶产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大镇。扩大招商引资,计划新引进5家规模化茶产业企业,促进茶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和茶叶生产大户,以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计划组建2家以上茶叶联合体,实现强强联合,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积极筹建“六安瓜片”茶叶产、销综合贸易市场,引进龙头企业落户市场,打造“六安瓜片”精品茶叶销售、观览一条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镇农产品交易大厅服务功能,鼓励茶叶企业及经营大户通过电子商务拓宽经营渠道,力争新发展电商30家以上。进一步加快茶农庄建设,2016年新建茶农庄20户以上。开展茶文化体验,让游客通过体验茶叶采摘、茶叶传统制作工艺、欣赏茶艺表演等活动,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举办大型茶文化活动。继续申办2016年开茶节、秋茶节等大型茶文化活动,提高“六安瓜片”知名度。进一步挖掘、整理茶文化历史以及民间传说、神化故事,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群众参与性。加快以响洪甸、齐山为重点的“六安瓜片”茶叶基地建设,新辟茶园600亩,改造老茶园1500亩。

三、完善规划,着力打造精品旅游乡镇

立足我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人文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镇域旅游规划设计,让游客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着力打造旅游强镇。整合茶谷范围内一水一山一茶一竹一鱼自然资源,打造“悠闲响洪甸茶谷慢生活”,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养老、扶贫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利用六安茶谷建设战略机遇期,整合六安茶谷、红石谷地质公园、响洪甸国家水利风景区、桂花王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金寨六安茶谷国家级风景区。抓好电站4A景区创建验收工作,确保2016年电站景区4A创建成功。实施景区停车场、旅游公厕、道路、通讯、电力改造等项目,着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条件。立足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举办“开茶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麻埠靓丽、迷人风光。进一步挖掘、整理红色文化,加大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拍摄一部专题片,全景介绍麻埠镇的山水风光,印制一本精美画册,加大旅游推介力度。

四、精准扶贫,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今年计划脱贫483人,坚持因户施策,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同时以村为单位建立脱贫时间表、作战图,实行挂图作业、跟踪督办,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末“销账”。注重产业脱贫,建立“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移民避险解困搬迁工程,打好脱贫攻坚第一仗。坚持以责促行、以责问效,严格落实“四级四联”脱贫帮扶责任制,压实镇村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单位联系,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效推进。制定特色农业、光伏、旅游、易地搬迁、电商、就业、教育、健康、生态保护、社保兜底等10项精准脱贫“菜单”,因户施策,精准滴灌,逐户脱贫。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实施农村道路、水利、电网升级、环境提升、集体经济增收、农村信息化、乡风文明提升、强基固本、金融扶贫、社会帮扶等10大扶持工程,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五、改善民生,着力打造和谐乡镇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面完成响洪甸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桂花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和齐山村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完成示范点中心村庄“三清四拆”、绿化、房屋改造、污水处理、文化乐园等建设任务,使试点村逐步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的“五化”标准。加强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精心组织实施38项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满意度。加大五险基金征缴力度,确保城乡居保参保率、续保率达到100%。认真做好城乡低保核查、五保供养、优抚安置、重残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努力使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千家万户。进一步加大“平安麻埠”创建力度,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基础,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运行;深入开展“无越级上访乡镇”创建,扎实做好信访维稳;落实安全生产监管措施,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重视教育、卫生、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开展,统筹抓好兵役、宗教、统计、广播、文化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托,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实现脱贫决胜目标、全面建成幸福美丽的小康麻埠而努力奋斗!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