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为优化麻埠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开发秩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编制《金寨县麻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前,《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使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4年2月20日至2024年3月20日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现场公示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人民政府 邮编:237321
电子邮箱 :964119603@qq.com
联系电话 :0564-7305001、15956038999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决策部署,推动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土空间的科学布局和有效治理,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特起草本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二、规划目标
1. 优化乡镇空间布局,明确各类功能分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 保障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4. 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乡镇经济发展活力。
三、起草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省、市、县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以及本乡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等相关规划
四、主要内容
1. 现状分析。对本乡镇的自然地理、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评估。
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土地闲置、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等。
2. 发展定位与目标。结合乡镇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明确其在区域中的发展定位。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人口规模、生态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3. 空间布局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合理布局居住、商业、工业、农业等各类用地,形成功能明确、相互协调的空间格局。
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乡镇的通达性和承载能力。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5.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加强对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6. 村庄规划指引。对下辖村庄进行分类,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要求。引导村庄合理布局,改善村容村貌。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 本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上位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2. 规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新的政策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公众参与,提高居民对规划的认知度和支持度,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金寨县麻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即金寨县麻埠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其下辖的6个行政村(全山村、齐山村、金庄村、响洪甸村、桂花村、鲜花岭村),总面积133.67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1、规划定位
以六安瓜片产销为核心产业,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将麻埠镇建设成茶文化创意城镇、休闲养生旅游观光名镇。
2、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至2035年,建成生态环境优越、文化特色彰显、主导产业鲜明、城乡融合发展、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宜居宜业幸福麻埠。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5.30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9平方公里(2.39万亩);城镇开发边界0.62平方公里;公益林89.96平方公里。
附图1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2、全域总体格局
构建“两心一轴四片区”总体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本原则,构建“两心一轴四片区”的镇域总体空间格局。“两心”:即麻埠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响洪甸发展副中心。突出核心带动,做强中心集镇;“一轴”:即依托S330的镇村发展轴;“四区”:即北部人文商贸区、南部山林经济区、东部茶源生态体验区、西部生态涵养区。
附图2镇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落实县级规划分区划定成果,镇域共划定六类一级规划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生态控制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并细化为城镇集中建设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三类二级规划分区。
附图3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四、产业发展引导
以茶产业为核心,积极发展“六安茶谷”核心区域优势,打造麻埠茶叶种植基地,建设以麻埠镇为中心的优质茶叶种植示范区。做优做强六安瓜片品牌。
以现状茶叶产业为基础,发挥现有生态本底优势、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推进茶叶特色化、现代化发展,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特色茶产业精深加工规模、质量。传统农产品初加工业以全山、金庄竹制品加工厂为主体,依托区域现状竹资源,发展竹制品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利用“茶桂+”与“文化+”概念,将自然要素同人文要素相结合,并以皖西民居为空间媒介,构建生态康养,文韵旅游相互体验的乡村振兴道路。构建以茶桂产业体系为主导,民宿文化体验为辅助的立体产业框架遵循主题化、差异化、标准化、精致化、全季化、市场化和标识化等要求,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点带面统筹“茶”“桂”“红”“居”等特色要素,逐步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附图4镇域产业发展引导图
五、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
国省道:规划保留现状S330,张店至政府路段做拓宽改造处理。县乡道:规划将X435(原X014)拓宽至12米、对X319和Y030进行改造拓宽。农村道路: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打造美丽农村路,即改造县乡公路升级、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建设。新建对士岭组至油茶组、范冲组至黄石组、黄石组至高洪组等四条村道,宽6.5米。对桂花曹冲至河口村道、响洪甸村至石门组村道进行拓宽。公共交通规划:完善公共交通建设,促进镇政府驻地与村庄的交通耦合,实现绿色出行。公交站点结合各个自然村分布情况系统安排,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公交停靠站站址宜设在区域主要道路两侧。
附图5镇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2、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乡镇-村两级公共服务体系。
乡镇级: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政务服务中心、中学、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健身中心、乡镇公园、农商银行、农贸市场、商业中心等。
村级: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卫生室、金融电信服务点、农资站、邮政网点、图书室、公共厕所、宣传报刊栏等。
六、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1、空间风貌
着力提升麻埠镇政府驻地居住生活、公服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镇政府驻地空间发展骨架,各组团内道路自成体系,组团之间通过快速通道进行联系,同时对集镇环境进行整治,加强组团内各片区环境的营造,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功能,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片区”的整体风貌。
“一心”:以麻埠镇政府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沿S330的纵向乡村发展轴、串联镇政府驻地的横向服务发展轴以及滨水生态康养轴;
“四区”:公共服务片区、生活居住片区、红色文化片区、茶园经济休闲片区。
附图6镇政府驻地特色风貌控制规划图
2、交通组织
构建通达高效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主-次-支”三级道路体系。主干路红线宽度为12-20米,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9米。以现状路网为基础,完善次支路网建设,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及停车空间。
规划主次干路形成“工型”道路体系,以S330为镇政府驻地主要道路,突出镇政府驻地门户形象。以现状支路网为基础,依托地形构建小尺度、差别化的支路网络。
慢行系统:规划在集镇过境道路、干路交叉口,人流量较多的出入口 (如学校、工业区等) 附近设置人行横道,改造集镇过境道路、干路两侧人行道,串联镇政府驻地广场及公园功能区,完善慢行步道系统,在过境道路、干路、公共活动场所人行道设置人行盲道和无障碍通道。
静态交通规划:结合广场布局社会停车场。
附图7镇政府驻地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分层、分级落实《金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本规划确定的2035年目标和各项指标,推进重点片区的规划研究和编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经行动态维护。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全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