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关键意义。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美丽宜居中心村庄、自然村庄建设以及村内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确保已取得的整治成果得以长期巩固,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水平,确保人居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特起草本通知。
二、起草依据
本通知的起草紧密结合国家及地方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参考了上级政府部门关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明确了管护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为我镇制定具体的管护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充分考虑了本镇在前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村的实际情况,力求使通知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起草过程
2025年1月中旬,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牵头启动本通知的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广泛收集了各村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各村在人居环境管护方面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先后组织了3次内部研讨会议,最终形成了《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通知》初稿。
四、主要内容
(一)管护范围:明确全镇所有已建成的美丽宜居中心村庄、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村内主要道路沿线、镇域内公厕等均纳入管护范围。
(二)管护内容
具体管护事项内容:以村为主体,重点做好村庄保洁管护、村容村貌管护、环境绿化管护、公共厕所维护管护等 4 项工作。
(三)明确管护标准:对各项管护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如村庄保洁每周不少于一次,环境绿化每年修剪管护不少于 3 次等。
(四)明确管护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负责;发挥村级组织推动作用,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发挥典型评比示范作用,开展创建评比活动;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落实门前 “三包” 责任。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树立 “三分建、七分管” 理念,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视为民生工程。
2.扩大宣传引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运用多种媒介宣传典型经验和反面案例。
3.强化资金保障:各村管护费用由村自行解决,要挖掘村集体经济增收,保障资金投入并严格控制支出。
4.强化督查考核: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工作纳入年度村级考核,依据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处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
管护工作的通知
各村: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确保人居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结合本镇实际,现通知如下:
一、管护范围
全镇所有已建成的美丽宜居中心村庄、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村内主要道路沿线、镇域内公厕等。
二、管护内容
(一)具体管护事项内容。以村为主体、村庄为单元,在全面整治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4项管护工作:
1.村庄保洁管护。强化村庄内外、农村公共区域、村道巷道、沟渠河塘的日常保洁工作。结合日常环境整治的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公益性岗位工作职责,落实常态化村庄保洁。
2.村容村貌管护。确保村庄内外整体美观有序,着重整治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空闲地的乱堆乱放,破旧危房、残墙断壁的乱搭乱建,废弃建筑材料占道、畜禽散养、沿路绿网的乱拉乱挂以及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
3.环境绿化管护。发动群众“主人翁”精神,对于农户门前绿化动员自行管护,对于村庄公共场所的管护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护。
4.公共厕所维护管护。加强全镇公厕管理保洁力度,鲜花岭村的公厕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直接负责管护。其他村的公厕由所在村负责日常管护。
(二)明确管护标准
1.村庄保洁管护标准。安排人员开展村庄公共区域的保洁任务,原则每周不少于一次,特殊情况下按照通知要求,随时开展保洁。
2.村容村貌管护标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全面消除,道路整洁畅通,房屋外观整齐有序。
3.环境绿化管护标准。美丽宜居中心村庄、自然村庄、异地搬迁安置点、村主要道路沿线等公共绿化,安排人员进行定期修剪、除草和补植,其中每年修剪管护不少于3次。
4.公共厕所维护管护标准。各村要严格按照县级有关部门要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所有公厕要明确一名保洁员负责日常清扫,确保室内无异味,保持干净卫生,及时维修损毁的设施设备,确保使用正常。
(三)明确管护责任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负责,每季度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制定督促细则,联合纪委、督查办、项目办开展巡查督查工作,重点督查各村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和工作落实成效。
2.发挥村级组织推动作用。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为分组包保区域的具体责任人。结合各包组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保洁人员负责责任区或路段。保洁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对保洁人员履职不到位的,及时进行调整。
3.发挥典型评比示范作用。各村结合本村乡风文明评比,组织开展文明农户、卫生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评比活动。村民组长、网格员参与全村人居环境工作评比,组织村民落实管护措施。
4.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发动群众,多征求意见建议,让群众全程参与。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将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视为民生工程,摆在重要位置,防止整治反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建管并举之路。
(二)扩大宣传引领。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积极运用广播、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介,宣传典型经验和反面案例,推动全镇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良性发展。
(三)强化资金保障。各村美丽宜居中心村庄、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村内主要道路沿线、公厕的管护费用由村自行经济。各村要充分挖掘村集体经济增收,为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提供资金保障,将日常管护的费用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方案。要精细化管理,在保证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四)强化督查考核。镇党委将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工作纳入年度村级考核工作内容,依据每季度督查结果和整治效果进行通报处理,对推进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的村进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