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凝心聚力,以一往无前的干劲推动乡村振兴。加强监测户和边缘户关注监测,紧盯薄弱环节查漏补缺;重点推进产业帮扶,以产业优化升级,带动脱贫人口不断增收。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技术培训,着力增强群众“造血”能力,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打造国道沿线优质景观小品、停车场等,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规范农村“三资”管理,鼓励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二是齐心协力,以一路高歌的奔头做深产业链条。坚定不移推进“两个替代”,坚决守住油坊店茶叶品质这条生命线。进一步提升茶叶附加值,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构建集特色基地、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格局。依托原有高山泡菜、黑毛猪等农特产品基础,突破思维定势,在高山地区,利用闲置土地,引领群众种植高山有机米、野菊花,不断丰富产业种类,实现全乡产业多点支撑、多元增收,丰富旅游产品。
拉动文旅消费升级。布局全季、全域旅游格局,围绕莲花山滑雪场项目,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打造越野营地和莲花山景点体验项目;围绕环湖路,发展夜经济,建设灯光夜景,融合帐篷营地,打造茶旅消费集聚区;围绕西茶谷,发展轻投资体验项目,针对性设计亲子游、家庭游项目产品,打造四季可览、可游、可享的乡村旅游“打卡点”。
推动资源优势转化。开辟红岭公路环线,以“政府投资+第三方运营”的模式,打造四处民宿集群;优化环湖路环线,以“政府投资+群众参与+社会资本注入”的模式,打造两处民宿集群,形成双核引领、轴线辐射、集群发展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着力推动高端民宿精品化、中端民宿多元化发展,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四是尽心竭力,以一如既往的热情抓好项目谋划。精准定位,策划特色项目,提高项目成活率,继续谋划支撑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项目,主动争跑对接,力争更多项目挤进省、市、县计划盘子。积极申报特色小镇、新网工程、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金寨县西茶谷茶旅融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继续争取实施一批农村双基建设等项目,着重针对朱堂街道雨污水处理和风貌提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谋划争取周转房二期项目,融合体育健身,精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着力破解卫生院发展瓶颈,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卫生院迁址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