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直面挑战、敢闯敢试、敢打敢拼,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生态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奋力推动油坊店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中央、省预算内项目争取力度,积极申报西茶谷观光码头、上海对口合作六安瓜片非遗传承体验中心、金寨县西茶谷茶旅融合绿色产业示范等项目,加快推进莲花山滑雪场体验性项目、西莲-苏畈连接路项目、上坳安置点等项目;实施好已建成4处民宿的室外配套及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提升“一乡一宿”品质、品位和运营能力。精准发力推进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依托全乡资源优势,开展以乡招商、以情招商、以项目招商。一是利用油坊店丰富的茶叶资源,开展茶叶精加工招商,特别是在茶叶延伸品加工上取得突破。二是利用油坊店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老乡会的人脉,重点宣传推介油坊店,同时盘活全乡闲置校舍、农房、公房、厂房等。三是利用莲花山滑雪场项目和面冲村和美乡村精品村项目开展精准招商。
坚持兴业和宜居并进,在特色产业和和美乡村上下功夫。推动产业培优育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好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立足优势茶产业,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两个替代”等工作,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重点实施4个村茶树无性系繁殖苗圃基地建设和2024年茶产业提升项目。进一步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借助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平台拓展农产品增收空间。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围绕面冲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重点推进好2024年度投资4000余万元的道路基础设施补短板、茶园基础设施配套、停车场充电桩等11个项目,确保“精品示范村”高质量完成,塑造和美乡村新亮点。常态化开展执法巡查,加强对景区、主要公路沿线、农村风貌管控的巡查力度,确保实现年度违建“零增长”目标。
坚持面子和里子并抓,在人居环境和精神文明上下功夫。狠抓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态化开展“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安徽省卫生乡镇”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实施好龚冲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抓好东莲、西莲、周院美丽宜居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乡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建设“五小园”、打造“微景观”、促进“微增收”,全力打造整洁、优美的乡村新风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挖掘全乡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节庆、传说故事等,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好“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充分发挥文联、文化特派员作用,继续办好“村晚”“送戏下乡”等活动。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持续组织开展好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优质和均衡并举,在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上下功夫。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坚持教育优先,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巩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升校园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就业导向,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力做优基层卫生服务,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卫生院迁址新建。守住民生安全底线。健全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强化“两业”帮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全面排查住房安全隐患,为困难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和设施适老化改造。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社会救助政策。统筹做好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关心关爱农村留守人员、弱势群体,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城乡医保、养老保险缴费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统筹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非法集资、应急处置等工作。
坚持用情和用力并举,在高效有为和人民满意上下功夫。把作风革命进行到底。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决做到紧抓快干、马上就办,让抓落实、促发展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坚持问题导向,凡事盯目标、盯责任、盯时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一系列重点项目、重大任务落细落实。强化考核激励,激发干部内生动力,让敢干者有“舞台”,实干者有“平台”,会干者有“奖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把为民服务践之于行。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决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全力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持续发挥好“市长热线、书记信箱”等渠道载体作用,积极回应群众所期所盼,有效解决群众“微心愿”。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