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店乡是茶叶大乡,2023年乡政府出台了《油坊店乡2023-2025年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链接:https://www.ahjinzhai.gov.cn/public/content/36059567,2025年继续沿用此方案,故2025年未制定新的农业规划,特此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油坊店乡2023-2025年茶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茶产业基础,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努力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茶旅融合)发展先导区,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基地建设、加工厂技改、流通体系建设、品牌和主体培育、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茶旅融合建设为抓手,用2-3年时间实现我乡年产干茶5000吨,一产产值5亿元,一二三产综合年产值达17.5亿元的茶产业大乡、强乡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茶叶绿色原料基地。
1.适度发展新茶园,稳步改造老茶园。2023-2025年,每年适度发展新茶园,更新改造低产低效茶园2000亩。(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2.保护群体种,打击非法贩卖茶苗。在坚持保护当地群体种茶园的同时,引进新良种,重点推广适制“六安瓜片”“金寨黄大茶”“金寨炒青绿茶”等品牌的茶叶品种,主推“金裕1号”“舒茶早”“龙井43”“响洪甸1号”和安吉“白叶1号”五个无性系茶树良种,控制发展“乌牛早”,遏制“奶白茶”“黄金叶”等不适宜品种,把全乡茶树品种控制在几个优势品种上,逐步扭转全乡茶叶品种多而乱的现状。规范茶苗经营秩序,打击无苗木经营许可证和无营业执照经营茶苗的不法行为。控制无序更新茶叶品种,控制新辟林地毁林种茶。农户更新茶叶品种必须提前向村委会申请报备,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汇总审定,并监督有资质的苗木经营单位采购。(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乡林业股、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3.新建苗圃基地,培育茶叶新品种。以乡茶叶行业协会、村创福公司、有苗木经营许可证的主体三方共同经营的方式,2023-2025年,在东莲村、石堰村、黄良村、周院村新建30-40亩茶叶无性系繁殖育苗基地,实现年产优质茶苗600万株以上。(牵头领导:林成刚;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项目办、乡茶叶行业协会、相关村)
4.规范投入品使用,加强绿色防控。落实网格责任,规范茶园(茶叶)投入品使用。加强关键时间节点巡逻,规范案件办理,依法打击茶园非法使用禁限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加大财政争取力度,稳步推进“两个替代”。每年有计划适度安装茶园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粘虫板,投放有机肥(含饼肥)1000吨以上。(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村)
5.加强示范引领,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突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规划引领,每年建3处以上省、市、县级标准茶园;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基地规模不少于50亩,县级企业和示范社规模不少于30亩。通过示范推动,到2025年全乡发展绿色茶园45000亩,有机认证茶园16000亩,欧标茶园10000亩。把企业对基地建设的实绩作为茶叶经营主体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和提标晋级的重要依据。(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项目办、各村)
(二)规范提升茶叶加工厂。
1.推行茶叶清洁化生产。鼓励有条件的茶叶经营主体建设出口炒青绿茶精制厂、生物质能源颗粒燃料加工厂和引进节能环保生产线。每年新增1家精制炒青绿茶出口加工企业,争取到2025年全乡精制炒青绿茶出口加工企业达4家,年加工能力8000吨以上,在油坊店建立形成精制茶加工集聚区。(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2.推动老旧茶厂技术改造。鼓励中小茶叶加工厂优化加工环境,在不突破原有用地的基础上,进行厂房翻新和技术改造升级,使之达到清洁化、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到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厂房15家,如上级部门无相应扶持奖励资金,经乡验收合格后,对改造面积达500平米以上的,每户给予3万元奖励补贴。(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3.支持“六安瓜片”传统手工制作。鼓励茶农使用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手工炒制瓜片,传承和弘扬“六安瓜片”传统手工制作技术。支持面冲村、周院村、朱堂村、石堰村创福公司建立“六安瓜片”手工炒制中心,免费向农户开放,带动群众传承手工瓜片制作,每村每年补贴2万元燃料补贴。(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三)着力推进茶叶流通体系建设。
1.加大茶叶外宣和营销力度。鼓励茶叶主体在皖北城市圈、长三角、山东、山西等目标市场召开“六安瓜片”“金寨黄大茶”等茶叶专场推介会,按上级文件精神予以奖补;鼓励茶叶线上销售,对销售业绩突出的,争取上级奖励补贴;鼓励茶叶经营主体在皖北城市圈新建“六安瓜片”等名优茶专卖店,在山东、山西新建黄大茶专卖店,计划每年分别新建2家。(牵头领导:陶楚;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2.规范和提升茶叶交易市场。为保证制茶质量,规范面冲茶叶交易市场行为。统一毛茶开秤收购时间为每天上午5点半之后,禁止下午和夜间交易;统一茶叶收购商进入市场内收购,禁止下乡走村串户收购。提升朱堂茶叶交易市场交易规模,每年引进3-5家县外客商在市场内租房收购炒青毛茶,对收购达30万斤以上的,给予6000元租房和水电费补贴。(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青山市场监督管理局、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3.开展茶叶宣传和推介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西茶谷开茶节”“油坊店乡六安瓜片手工传统工艺炒制大赛”,邀请新闻媒体和网红达人进行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争取项目资金,统一全乡“六安瓜片”门面店招;规范全乡茶企百度词条和导航定位,有计划地对全乡茶企进行重点宣传报道,提升油坊店乡茶叶的知名度。(牵头领导:郑学家;责任单位:乡文明办、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四)加强品牌、主体培育和人才培训。
1.加强品牌和主体培育。充分利用“大别山的问候”“大别山的问候--源自金寨”“长寿金家寨”区域公共品牌,“六安瓜片”“金寨红茶”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结合企业注册的品牌形成母子品牌,加大外宣放大效应。到2025年,争创3-5家省级驰名品牌,新培育3-4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实现品牌创优或成功申报龙头企业的,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予以奖补;对新进规上企业的每家给予2万元的奖励。(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2.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商经信局培训政策,依托“三产星球”电商公司、“漫思茶”茶艺培训中心和金寨县职业学校人才资源,每年培训电商人员10名、茶艺表演人员10名、民宿服务人员20名、茶园绿色管理和茶叶标准化加工人员50名,并为“茶二代”新农人积极争取和提供培训机会和平台。(牵头领导:简祖明;责任单位:乡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心、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3.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发现和培养力度。积极支持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申报,每年至少成功申报1名以上茶叶制作非遗传承人。对成功申报非遗传承人的每人奖励2000元。(牵头领导:郑学家;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心、各村)
(五)探索茶叶社会化服务新途径。
为破解茶叶采摘和茶园管理人力不足难题,积极探索茶叶社会化服务。以县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2023年“两个替代”行动实施方案》文件为依据,2023年新成立2家茶叶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茶园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有机肥统配统施,夏秋茶机械采摘,杀虫灯维修管护等托管服务,实现茶园托管服务1000亩。根据试点效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六)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和执法。
1.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成立以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和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为主,油坊店派出所、青山市场监督管理所协调配合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按照油发〔2022〕14号《关于印发<油坊店乡茶园禁限化学农药管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常年开展政策宣传、执法巡逻、监测检测和案件查处,重点打击无证照贩经营茶苗,使用、销售、运输、存储禁限化学农药,茶叶初制加工中的晒青、晒坯和加糖揉捻等违规违法行为。(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油坊店派出所、青山市场监督管理所、各村)
2.加强茶叶抽样检测力度。适时进行茶叶鲜叶、成品茶叶、茶园土壤等实名抽样检测,加大对抽检农残超标企业和个体的处罚力度,确保合格率达100%。(牵头领导:黄烈俊;责任单位: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各村)
(七)大力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1.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整合各级各类资金,着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提升;着力打造和宣传大别山第一茶村“面冲村”;着力加强西茶谷景区创建,推进西茶谷闭环栈道、步道、旅游观光电动车及站点配套建设,西茶谷吊桥改造和水幕电影等商业元素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环鲜花湖公路和红岭公路的景观平台、休息平台、游乐平台、民宿餐饮、生态停车场等节点打造;着力推动红岭公路油槐段道路升级改造和莲花山体验性旅游项目建设。(牵头领导:林承刚; 责任单位:乡项目办、各村)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政府投入的旅游服务类资产整体打包,分段发包,转让经营管理权,让有实力和有能力的公司进行运营,形成茶旅融合发展新局面。大力招才引智,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人才,盘活旧厂房,扩充新业态,提供优质市场需求品。(牵头领导:李绍盛;责任单位:乡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心、乡招商办、各村)
3.讲好油坊店故事。全面挖掘整理全乡“茶叶”“农耕”和“红色”文化等方面的素材,讲好油坊店故事。鼓励引导茶叶经营主体设立茶艺、茶道、表演会客厅。(牵头领导:郑学家;责任单位:乡文明办、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各村)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乡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茶产业提升行动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抽调5-6人负责办公,协调落实具体事宜。
(二)经费保障。充分整合利用上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两个替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茶园建设、文化旅游、民宿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项目支持;乡配套相关资金,兑现奖励政策和保障工作经费。
(三)制度保障。将茶产业提升行动工作实绩纳入对各村农业农村工作考评,日常工作纳入乡督查督办。对工作敷衍塞责有任务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全乡通报批评,对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在年度评先评优时重点考虑,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按相关政策兑现奖励和重点扶持。
附件:1.油坊店乡茶产业提升行动领导组成员名单
附件1:
油坊店乡茶产业提升行动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叶 蔚 党委书记
邓春晖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黄烈俊 党委副书记
成 员:简祖明 人大主席
李绍盛 党委副书记
柴 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江从明 党委政法委员
郑学家 党委宣统委员
孙先强 党委组织委员
陶 楚 人大专职副主席
叶常春 副乡长
林承刚 副乡长
陈泽顺 油坊店司法所所长
汪先杰 油坊店派出所所长
江 涛 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
熊 伟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
王 豹 社会事业管理与服务中心主任
方翠霞 财政和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吴泽峰 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陈圣俊 党政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黄烈俊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江涛、熊伟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戴任、王永升、漆仲存、吴昌龙负责具体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