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湾乡2021-2025年蚕桑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巩固槐树湾乡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一乡一业”产业,加快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槐树湾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特制定槐树湾乡蚕桑产业五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槐树湾乡位于大别山北麓,金寨县中部,梅山水库上游东岸,全乡辖10个行政村,215个村民组,总人口29594,其中农业人口28488人,7542户,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现有可耕田地8369亩,山场12.2万亩,水面1.7万亩,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24元.乡境处于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多寒潮,夏多暴雨,有梅雨季节,年均无霜期228天左右,适宜农林等多种植物生长。农业特色产业蚕桑生产居全县首位,全乡现有桑园面积4000亩,年养蚕3500张,产茧145吨,产值600万余元,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35户,20张以上的大户10户,100张以上的2户,桑蚕家庭农场14个,蚕桑专业合作社联社一家。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围绕“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思路,立足于蚕桑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促进蚕桑产业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推进我乡蚕桑产业发展,增加蚕农养蚕收入。
三、工作思路
以稳定基础,适度规模发展为核心,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做好蚕桑各项工作。切实向广大蚕农做好宣传和引导,加大科技兴蚕力度,依靠科技推广普及,加大高标准桑园基地建设,加快低产桑园更新改造,推进优良桑树品种推广普及,提高单产和质量;着力培育蚕桑专业户和专合组织,巩固基础,理顺体制,促进蚕桑产业链协调发展。
四、发展目标
在五年规划期内,把槐树湾乡蚕桑产业建成全县“桑园面积最大,养蚕数量最多,蚕茧质量最好,产业集中最高,经营特色最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优良”的蚕桑产业大乡,实现蚕桑产业产值、农民收入翻一番。即,五年内新发展高产蚕桑3500亩,全乡桑园面积达到7500亩,年养蚕2万盒,产茧900吨,蚕农年售茧收入3600万元(均价按每公斤40元);培育年养蚕50张以上,售茧10万元以上的大户(家庭农场)50户,年养蚕30张以上,售茧收入6万元以上的大户(家庭农场)100户,以养蚕大户(家庭农场)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3-5个,充实壮大蚕桑专业合作社联社。
五、规划实施
规划从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新发展桑园基地3500亩,低改老桑园2500亩,新建标准化小蚕室20个,养蚕大棚80个,更新方格簇10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50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50户,技术培训100期,培训蚕农1万人次。
1、2021年新发展桑园基地1000亩,低改老桑园500亩,苗木150万株;新建标准化小蚕室3个,养蚕大棚10个,更新方格簇2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15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15户,技术培训20期,培训蚕农0.2万人次。
2、2022年新发展桑园基地1000亩,低改老桑园500亩,苗木150万株;新建标准化小蚕室6个,养蚕大棚20个,更新方格簇2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10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10户,技术培训20期,培训蚕农0.2万人次。
3、2023年新发展桑园基地500亩,低改老桑园500亩,苗木100万株;新建标准化小蚕室4个,养蚕大棚20个,更新方格簇2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10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10户,技术培训20期,培训蚕农0.2万人次。
4、2024年新发展桑园基地500亩,低改老桑园500亩,苗木100万株;新建标准化小蚕室4个,养蚕大棚20个,更新方格簇2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10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10户,技术培训20期,培训蚕农0.2万人次。
5、2025年新发展桑园基地500亩,低改老桑园500亩,苗木100万株;新建标准化小蚕室3个,养蚕大棚10个,更新方格簇20万片。培训技术骨干5人,培育蚕桑专业示范5户,技术培训20期,培训蚕农0.2万人次。
六、奖励措施
(一)补贴扶持
1、桑苗补贴。按照群众自筹0.1元/株,其余政府财政补贴;
2、蚕室补贴。通过项目资金新建小蚕室和养蚕大棚,租赁给养蚕大户,每年按投入资金一定比例分红上缴村委会(分红比例依据有关文件执行),用作村集体经济收入。
3、方格簇补贴。按照群众自筹0.5元/片,其余政府财政补贴;
4、价格补贴。按蚕茧饲养产量进行补贴,以茧价每市斤20元为基数,市场价每低于1元政府补贴1元,以此类推(饲养产量计算方式:饲养盒数乘以单产,平均每盒单产按90市斤计算)。
(二)表彰奖励
1、养蚕奖励:对全年养蚕10盒以上进行表彰奖励。设三个档次:10(含)-20盒的奖励300元,20(含)-50盒的奖励1000元,50(含)以上的表彰奖励2000元,对当年新发展养蚕10(含)盒以上的追加奖励1000元。
2、栽桑奖励:当年新栽桑5000株(含)-10000株奖励1000元,新栽桑10000株(含)以上的,奖励2000元,。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乡成立蚕桑生产领导组,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加强对蚕桑生产的谋划、领导,负责蚕桑产业组织、实施、督查和考评。
2、技术保障。乡成立蚕桑技术服务组,由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人员、养蚕大户和外请技术人员组织,服务组人员分配到村,联系到养蚕户,负责整个养蚕过程的技术服务指导。
3、培训保障。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对全乡养蚕人员进行轮流培训;组织养蚕大户到江浙考察学习,跟班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蚕农养蚕技术,提高蚕茧质量。
4、价格保障。乡出台蚕茧价格不低于20元/斤的最低保护价,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政府实行价格补贴,确保蚕农收入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