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蚕二龄期饲养要点:
1、适时开叶。开叶掌握在蚕儿全部眠起后,头胸昂起,左右摇摆,表现出强烈寻觅食欲时为开叶适期。过早开叶易造成小蚕口器损伤,影响发育;过迟开叶易出现小蚕乱爬,消耗体力。
2、调节好共育室的温湿度。根据小蚕生长的需要,二龄期食桑过程中最适宜温26-27℃(78.8-81.5华氏),干湿差0.5℃;眠中温度26±0.5℃(78-80华氏),干湿差 1-1.5℃。尤其是共育室有西门西窗的农户中午前后室内温度比较高,必须超前做好降温工作。
3、精选优良桑叶,合理保鲜。小蚕期用叶可以从叶色,叶位上考虑。二龄期对叶色要求是纯绿色,对叶位的要求是枝条盯梢由上而下第5-7片叶子。采叶时尽量做到目光统一,老嫩一致,不采虫叶,畸形叶等不良叶。采摘好的桑叶及时整理,摆叠好放到活水贮桑池中进行储藏保鲜,储藏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严禁使用薄膜直接包裹或遮盖。喂叶结束后,蚕座上及时加盖有孔薄膜,防止桑叶失水干瘪(桑叶质量估计不好应重点强调)。
4、做好稀放。 如果过密饲养,蚕儿食桑不均,导致个体发育出现开差,同时过密饲养,还增加蚕挤蚕、蚕抓蚕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蚕体体皮的创伤,感染发病。进入二龄期,蚕体增长速度比较快,大家一定要按照“一蚕三位”的标准超前做好匀扩座。二龄初期张种(卵粒27500粒)蚕座有效面积不少于22平方尺(约2.5m2),二龄盛食期蚕座有效面积张种不少于32平方尺(约3.5m2)。
5、做好蚕病的预防。
一是通风换气 每次喂桑之前30分揭除孔膜,适当开门开窗进行通风换气。
二是定期消毒 开叶后的每天早晚各用一次“三七糠”或小蚕聚甲醛粉对蚕体蚕体进行消毒,这两种干燥药剂要交替使用。遇到雨水天气,用量更要充足。
三是重视除沙 二龄期除沙一共两次,起除一次,眠除一次,一般地,二龄开叶后第二顿喂桑后去起除网;当见到有少数蚕驮蚕,并且少数蚕身上粘有蚕粪时加眠网(大约在二龄开叶后36-38小时),在第六顿喂桑后除沙去眠网。
四是加强眠起处理 当小蚕有90%入眠时就要在蚕座上撒三七糠止桑,止桑后加网飘少量桑叶吊出青头蚕集中饲养(三龄、四龄必须吊青头分批饲养或作淘汰处理,本地区二龄看情况而定)。
止桑后4-6个小时内不要降温,促进蚕儿入眠,全部入眠后温度控制在26±0.5℃(78-80华氏)、干湿差1-1.5℃。
五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有共育人员喂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共育室内要打扫干净,保持整洁;共育室门前要有石灰坑,坚持每天换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