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长岭乡 > 决策公开 > 意见征集
号: 11341426003240368X/202304-00076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其他
内容分类: 意见征集 发文日期: 2023-04-17 10:15:39
发布机构: 金寨县长岭乡 生成日期: 2023-04-17 10:15:39
来源单位: 金寨县长岭乡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网上意见征集】关于征求《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词:

【网上意见征集】关于征求《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的通知

2023-04-17 10:15 来源:金寨县长岭乡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为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增强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现将《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修改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长岭乡人民政府,邮编:237300。来信请注明“征求意见”字样。

2.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0564-7545001。联系电话:0564-7545001

3.意见反馈邮箱:jzxclx@126.com,联系人:余成凤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即日起至2023516日。

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切实做好2023年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努力构建政府和学校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格局,杜绝溺水安全事故发生,保障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起草依据

根据《安徽省学校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印发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新十条措施的通知》(皖学安〔20232号)和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

三、起草过程

按照上级文件指导要求,我乡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分管负责人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起早过程中组织相关部门就工作分工交换了意见,明确乡党政办配合各项工作。

四、主要内容

(一)多部门联动,明确责任分工:乡直各部门落实责任分工,扎实做好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

(二)完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分管同志具体负责的要求;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制定相关制度;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防范学生溺水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依纪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最大限度减少青少年儿童溺亡事件发生,根据《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措施的通知》(金政办秘〔20232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为进一步优化、细化、硬化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措施,现制定《长岭乡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筑牢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包保联系机制,实行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片。全乡7个村明确乡干部联系、包保,联系村班子成员和包村乡干每周到村至少开展一次防溺水工作督导检查,每周召开一次群众会议,宣传防溺水知识,发放明白纸。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联防联控。

(二)强化宣传教育。各村要在主要交通路口、各类水域、人群密集场所等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警示标牌等;在高温天气以及暑期、节假日、周末、午休、放学后等溺水高发时段,村级广播要定期播放防溺水知识和滚动字幕。农村应急广播或流动广播要循环播报警示提醒。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校园醒目位置要张贴一批主题宣传画报;校园广播要循环播放防溺水“六不”提醒语音;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提醒字幕。

(三)压实水域看管责任。在当前中小学生普遍不具备游泳技能的情况下,“管住人、看好水”是防溺水最务实、最管用的措施。各村负责全面摸清辖区各类水域数量,明确权属主体,对辖区水域看管负主体责任,组建专门的水域看管队伍,4月中旬至10月上旬负责所属水域看管,在午休、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暑期等重点时段进行死看硬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确立清单管理,明确包保责任,水域权属主体单位负责水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查清所属水域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并于4月底前完成警示标牌(标明水深、危险程度、责任单位、责任人、紧急救援电话等)、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设备配置以及必要的防护栏设置。

(四)完善家校协同共管机制。学校要在4月底前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工作培训,并持续通过家访、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经常性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看护,进一步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反复提醒、时刻警惕,尽量不让孩子脱离家长视线。各村要组织干部深入辖区内每名学生家庭,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防溺水知识知晓度以及家庭责任落实情况,常态化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学校、村要于51日前全面摸清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情况学生,对无监护能力或监护能力较弱的祖辈监护人要重点予以关注,加强走访帮扶,协助做好家庭监护。

(五)大力提升学生自防、自救和社会救援能力。学校和各教学点要将游泳作为提高学生生存技能的教育活动,逐步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课程,制定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普及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逐步实现每一位中小学生掌握游泳和自救技能。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件各项准备, 添置必要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发生溺水死亡事件,要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严防发生次生事件。

(六)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各村要建立辖区水域权属主体责任清单,明确每个水域责任单位。水域权属主体单位要建立所属水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各村要建立辖区水域看管人员责任清单,明确每个水域看管责任人;学校要建立学生包保责任清单;村委会要建立学生监护人责任清单;以上清单作为督查考核、事件倒查、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职责

(一)学校:负责结合各阶段实际情况,创新加强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层层落实防溺水教育责任;发放防溺水一封信,并收回回执(线上教学期间,可以先通过微信、QQ等形式,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联系,切实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并要求家长回复相关内容,截图保存)。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安全管理,严防学生在校期间私自下河游泳;严格落实防溺水“六不”要求;在校内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全面加强防护措施;加强家校沟通联系,督促指导家长落实监管责任,落实学生在校期间防溺水的主体监管责任。组建防溺水互助小组,加强互相提醒、风险报告。学校要主动向乡政府汇报,由乡政府牵头,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组,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工作对接制度,完善预防学生溺水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学生溺水安全隐患排查巡查,及时在危险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

(二)学生家长:学生家庭及家长(或法定监护人)是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主体监护责任,加强教育管理,要求自己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学生家长对孩子外出做到“四知”:即知去向、知归时、知同伴、知内容。知道孩子去哪里了,知道孩子去干什么了,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严防溺水事故。

(三)乡政府:负责辖区内未成年学生溺水预防、救助和处置工作。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未成年学生较为集中地区的宣传教育和管控,突出抓好双休日和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等薄弱环节的监管。组织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加强对监护人监管缺失的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学生的关心关爱,落实校外监护责任人员。负责加强对辖区内水域的排查巡查,对存在隐患的危险水域,进行必要的治理防护,做到警示标志全方位、隐患治理全覆盖、巡逻巡查全时段。

(四)各村:负责加强对辖区内水域的排查巡查,排查治理溺水安全隐患。对属于村管的水坑、水塘等水域,落实警示标志和救生圈、“一竿一绳”等防护设施,安排专人值守,加强巡逻检查;对不属于村管的水域,及时报告乡政府或相关部门落实设立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和专人看护措施,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落实临时监护人;对不幸溺水的未成年学生及时进行救助;督促监护人切实担负起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五)公安派出所:负责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工作指导;深入开展未成年学生溺水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源头;会同水利、自然资源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取土以及对塘坝任意改造等行为;加强未成年学生溺水事件的现场处置。

(六)乡水利站:负责按照属地管理和职责分工,指导各村做好校园周边水库及河道安全警示工作;督促指导各村排查校园周边水库安全隐患。对可能发生溺水的水域,要划定为红线区域,每年公示一次。

(七)乡应急管理所:负责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工程施工区域及涉水危险生产区域设定警示标志、防护设施;将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纳入对各村、有关部门的安全督查考核。

(八)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农用灌溉水塘、沟渠等管理工作。

(九)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加强对辖区内水塘、湖泊、沟渠等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并加强巡查管理工作。

(十)乡卫生院:负责紧急救护等措施落实到位,及时做好未成年学生溺水救治工作。

(十一)乡文化站:负责利用广播、微信、微博、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知识宣传,播放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公益宣传广告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关注孩子人身安全。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组织。各村、各部门要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切实增强维护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联防联动、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要经常到学校、重点水域检查督导,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回顾、一季度一评估,并建立检查台账。

(二)加强督导,严格落实责任。各村、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定岗定人,切实把工作发动起来,把溪流、河塘、水库、江湖等隐患排查出来,把问题整改消除到位,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看守,重点水域有警示标识,重点人群有人监护或委托监管。要制定隐患清单、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限和标准严格整改到位。要对重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一律予以通报批评。

(三)完善制度,强化应急处置。坚持制度创新、标本兼治, 着力解决一批影响预防溺水事件工作长远发展的制度机制问题。各村和相关部门要创新思路,攻坚克难,把暑期托管服务等重点工作与防溺水工作统筹考虑、部署、推动。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激励、鞭策效能,将因溺水引发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要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发生溺水亡人事件的,须在24小时内上报情况。对履行预防溺水职责不认真、部署预防溺水工作不及时,造成重大溺水事故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长岭乡2023年度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专项行动领

导小组


 

附件

 

长岭乡2023年度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长:张显良(党委副书记、乡长)

  员:郑  彦(乡人大主席)

        李晓玉(乡党委副书记)

        方志先(乡党委政法委员)

          峻(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

        程东洋(乡党委组织委员)

          坤(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勇(副乡长)

  磊(副乡长)

  堃(燕子河公安派出所所长)

        朱振华(燕子河市场监督所所长)

方荣文(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

朱先宜(乡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储友财(乡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

余昭祥(实验学校校长)

          坤(卫生院院长)

          川(乡党政办负责人)

          森(乡水利办负责人)

          建(乡文化站负责人)

        各村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王川任办公室主任。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