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殷殷嘱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奏响美丽乡村幸福曲
深化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和美乡村建设运营管理,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改善村庄卫生环境。确保大湾村高质量高标准通过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验收。加快推动2025年8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实施,推动乡村生态资源向美丽经济发展转变;启动竺山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实现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
推进文明乡风创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开展文明家庭、最干净家庭、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遴选,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创新“送戏下乡”“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发挥文化的滋养和涵育作用。
(二)夯实乡村产业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守住“耕地红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经济业态,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建设森林菌药产业基地、森林休闲食品基地,将玉木耳、小香薯、小蜜蜂、野菊花等打造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把美丽景观转化为美丽经济,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整合项目资金,扩大特色种养业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逐步迈向现代化。建设1600亩大别山中药材(食用菌)基地,1000亩药旅融合基地生产道路、智慧农业等产业基础设施等;完善4000亩茶叶基地机耕道路、排灌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1700亩山核桃基地、800亩蜜源基地生产道路、排灌等产业基础设施。完成黄堰“千吨万人”饮水项目工程,全面实现接水入户。
(三)乘借全域旅游东风,扬起旅游发展新风帆。
加大旅游业投入力度。以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为契机,提升大湾及周边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依托中国红岭公路打造红绿旅村落群,建设康养步道6500米,建设生态停车场2500平方米,整治提升45家“红岭公路·云上人家”民宿及农家乐周边环境等;改造提升“大别山红旗永飘扬”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十二檀茶旅融合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硬件水平。进一步拓展大湾红色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S447乡村旅游经济带,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擦亮大湾村旅游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开展研学、体验、采风等不同业态,创新旅游宣传途径,利用“春花·秋石”视频号多媒介宣传大湾旅游项目、农特产品,让“大湾”品牌更具含金量。加快推进全县“民宿联盟”成立,为民宿企业发展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让旅游民宿迈向集群化、差异化发展,促进全乡民宿规范运营、合作共赢。大力发展“跟着赛事游花石”主题,主动承接各项大型文旅体育赛事;持续办好村晚、民俗美食大赛、“村BA”篮球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争取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70万人次。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担当作为新气象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推进信息公开,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规范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坚持为民办事,建设服务政府。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牢记公仆身份,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实干担当、砥砺奋进,尽职尽责工作,尽善尽美做事,尽心尽力为民。把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头等大事来干,用干部的“奋斗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更多“落实兑现”为群众造福、为社会添彩。
狠抓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坚决查处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