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沙河乡 > 政府工作报告
号: 003240376/201507-00023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报告
内容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日期: 2015-06-03 00:00:00
发布机构: 金寨县沙河乡 生成日期: 2015-06-03 00:00:00
来源单位: 金寨县人民政府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金寨县沙河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词:

金寨县沙河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06-03 00:00 来源:金寨县人民政府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2015年5月30日在沙河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李卫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是“十二五”时期重要的一年,也是沙河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年。乡党委政府年初制定的“计生出笼、招商到位、主干公路升级”三大主要目标进展顺利,其它常规工作平稳推进,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抓党建、聚人心,转变作风树形象。

(一)、加强党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一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自身建设。深入开展走访及谈心活动,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成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各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制定整改清单,认真落实整改,全面推进整改公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活动开展期间,乡党政班子及驻村干部共走访群众1088人,协调实施项目6个,资金200多万元,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6起,为群众办实事68件。二是搞好村“两委”换届,强化村级班子队伍建设。认真执行村党支部换届“两推一选”和村民委员会换届“海推海选”模式,并在街道村试点开展“直选”模式。8月底,我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全面完成,调整村支部书记1人,村主任2名,新进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处理后进村书记1名、主任1名,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村两委队伍建设。三是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积极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投入100余万元改善后进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矛盾纠纷12起,规范了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务实基层组织基础。倡导能进能出的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能人大户、回乡创业人士中发展党员,2014年全乡发展预备党员9名,转正党员4名,3名党员受到党纪处理。

(二)、狠抓干部队伍的管理和考核。严格干部考勤,将全乡干部纳入指纹管理考评,并将与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全面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每月初对重点工作及具体考核标准以文件下发至各村和相关单位,月底组织考评领导组进行检查评分,并通报全乡,全面调动了乡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重建设、兴农业,壮大经济助发展

(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全乡财政总收入260万元,同比增长30%,农业总产值为1.36亿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93元,增长14%,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89万元,增长22%。今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县级示范合作社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审核申报小额担保贷款合作社20家、审批贷款559万元。全乡共完成土地流转耕地面积2104亩,超额完成5%。今年我乡及楼房村、街道村、碾湾村被表彰为“市级平安农机示范乡(村)”。  

(二)、招商招工成果显著。引进投资5300万元金寨锐博新材有限公司及投资300万元的安徽冠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现代产业园区,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同时三个批次为江鑫电子企业输送20多名工人,为红宝集团、陆海石油助剂等企业输送工人120余人,全面完成招工任务。

(三)集镇面貌明显改观。投资240万元建成集镇自来水厂,并投入使用,解决了集镇几十年用水难的问题;利用关南公路建设,建设集镇排水沟1500m;投入120万元建成乡集镇污水处理站;投入120万元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聘请3名保洁员加强保洁工作,清扫保洁及时彻底,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三、强基础、惠民生,人居安康创幸福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大力实施乡村主干道升级。在县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各类资金,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实施乡村公路的新建、扩建和改造工作,全年累计新建组级公路6千米,改建、扩建沙长路、沙西路、关南沙路道路共31.5千米,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便利了群众出行,方便了区域经济交流,打通了“为民最后一公里”。二是大力实施水利、电力工程。我乡今年改建、新建桥梁10座,整修大塘14口,万方以下塘坝清淤整治14口,维修堰坝6处,防洪堤87.5米,防洪渠道100米,引水渠道2000米。整合资金投入120.5万元,实施了6处村级中心村庄高位饮水工程已全面完工。总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35KV的供电线路15公里,升级西河、沙河、楼房3个供电台区,全乡群众的用电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加强农村危房改造。2014年沙河乡农村危房改造90户,共补助 94.5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竣工,并验收完毕,有力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

(二)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拆除路边猪圈、厕所140余间,各类违章建筑180处,拆除D类危房41户130间。大力实施“桂花工程”,栽植桂花2500余颗。新增路灯100盏,乡村硬化、亮化、美化进一步加强。

(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工作年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新农合在全县率先实现县政府提出的参合率不低于98%的目标,受到县委县政府全县通报表彰。二是深化民政工作,对全乡1441名五保、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控,共调整低保、五保人员137户392人次,发放救助资金 224万元,全乡共计解决特困户、五保户、灾民建房等近6000元。全年共发放重残疾救助资金 17.6万元,发放三类残疾5200 元,优抚抚恤补助资金达 34万元,优待补助资金近2.4万元,有效保障弱了势人群的生存环境。 

(四)扶贫开发有序推进。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513人,超额完成全年减贫任务的5%。一是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扶贫项目。梓树村、碾湾村整合各项资金总额近400万元,新修各类小型水利工程和光伏发电项目。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户,共捐款15690万元,共结对帮扶70户。三是开展扶贫产业到户行动,共投入60万元,在梓树村、碾湾村共计投入60万元,扶持170户918人。<通过制定精准帮扶计划和定点扶贫,贫困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许多贫困户迈上致富步伐。

(五)切实做好民生工程。新建沙河幼儿园1座、一事一议项目4个、危桥改造6座、农村清洁工程1处、公租房1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已建成项目全部投入运行。

四、抓全面、稳推进,社会稳定促和谐

(一) 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计生出笼”的工作目标,自6月份以来,县委组织部、物价局等县直单位多措并举对沙河乡计划生育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沙河乡三级联动,落实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人见人检,全程服务”,开展“两查两补六到位”工作,加大“两非”案件查处力度,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年人口出生率11.4‰,总性别比111.9,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90.8%。通过努力,沙河乡计生出笼子目标得以实现,后进村群众观念和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得到转变,计生整体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二)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乡9个村的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升级,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已覆盖全乡6个村。二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建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和文体广场,文化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三)宣传工作再上台阶。出台外宣工作奖励机制,加大外宣工作力度,全年上报各类稿件270余篇,省、市党报党刊采用稿件70篇,县级以上报刊、网站等媒体采用200余篇。

(四)社会管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平安乡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无邪教村乡”的创建工作,强化林政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统一、高效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追究制,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卫生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确保社会稳定。

五、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乡党委与党员干部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80份,与村签订党风廉政责任状9份。近三年,实行招标、监理、审计制的资金2520多万元,占各类项目资金总额的95%以上。

二是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余起。全年查处党员违纪案件3起,因责任追究受到纪律处分的2起,处理3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2人。

六、干部选拔任用情况。

2014年,我乡按照中组部中组发[2014]8号文件精神,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我乡新录用公务员1名,退休老干部1名,无违规提拔干部任用情况。

七、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乡地处三省交界处,交通、农田水利、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成为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弱势群体、聋哑痴呆基数大,仍有少数群众处于赤贫阶段,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三)乡级财政刚性缺口日益凸视,难以持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八、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我乡依托经济作物、中药材两大支柱,发展乡域经济,建设幸福沙河。

   (一)、做到“四个保持”

    1、保持重点。把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干群关系和谐看作为重要职责,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2、保持事业发展。争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全乡计生、民政、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平稳有序推进。

3、保持生态优化。保护和发展好环境的生态资源优势,确保蓝天、青山、绿水和天然氧吧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4、保持服务中心。围绕和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完成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安排。

(二)、兴办六件实事

1、建设一条高速公路连接线--柏术冲公路

2、推进大别山物流园内沙河灵芝一条街建设

3、争创农田水利兴修示范乡

4、提升边贸集镇品味

5、打造乡内五个道路桂花——映山红长廊带,形成十里桂花十里红的景观

6、完成地震核心区D类危房户拆除、安置等任务。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