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5日在沙河乡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乡长 杨海涛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沙河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大考中,全乡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总要求,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县的工作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果,抗洪抢险取得巨大胜利,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空前考验。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克服疫情影响,经济形势总体平稳。
1、乡域经济克难向前。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引进工业企业和旅游开发企业,着力发展乡域经济。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0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3000万元,工业固定资产21000万元,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年乡财政预算收入150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余元。
2、疫情防控卓有成效。一是多方参与,形成战“疫”合力。全乡100余名乡村干部、30名医护人员、近200名党员及志愿者共同参与全乡疫情防控工作,乡内外党员及爱心人士踊跃的捐款捐物,形成了强大的阻击战“疫”合力。二是临危不惧,堵牢防疫遗漏。各村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的要求,采取逐户逐人包保的方式。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全乡先后设立9个交通管制卡点。按照“红事不办或缓办,丧事简办”的要求,累计丧事简办23起,红事不办或缓办59起。三是精准服务,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狠抓政策落实,全力以赴抢时间、抢进度,使得域内40余家企业及合作社迅速复产,百余个项目复工建设,疫后重振经济社会取得了重要突破。
3、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共投入5970余万元,建设102个项目,道路桥梁、安全饮水、农田水利、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一大批民生短板问题得到解决。全年新建道路长22.25公里:沙长路升级改造工程6公里及西桃路开通项目(沙河段)5公里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打通了制约沙河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实施了长1350米街道沿河步道项目,极大地优化了居住环境,结束了沙河无休闲步道的历史。全年新建安全饮水及农田水利共14处:投入305万元实施了集镇安全饮水提升工程,使集镇自来水厂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延伸至楼房村、沙河村,彻底改善白沙河沿线居民饮水条件;实施了街道村、沙河村、梓树村、碾湾村、香铺村、西河村等农田灌溉设施水毁修复,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薄弱村的硬化及村级道路进一步完善,建成碾湾、高牛、街道、西河等5座桥梁,村级交通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实施了康养中心活动室、消防池等民生工程。同时,精心组织、科学编制“十四五”项目库规划。
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建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窗口人员集中办公,落实“一次办结”机制,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积极开展“四送一服”活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1、脱贫成果进一步彰显。一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始终坚持脱贫攻坚工作当做最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举全乡之力、以绣花功夫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筹集各类惠农惠民补贴2019.86万元,对产业、就业、光伏、教育、低保、残补等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三是高质量实现全乡(2020年36户)贫困户脱贫,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
2、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因地制宜,高牛村发展艾草、黄精等中药材980亩;全乡25户主体参与到扶贫共计带动406户贫困户;2020年完成了粮食种植14500亩,生猪存栏3350头(其中免费或补贴发放贫困户猪苗144头),顺利完了县下达的粮食安全生产及生猪产能工作;投资175万元新建金寨县沙河乡街道村食用菌标准化培养室建设项目;投资145万元,新建西河、香铺菜叶加工厂;投资50万元,新建高牛养猪场。
3、三产融合进一步深入。坚持以“旅游+”为引擎,全力创建“旅游名镇”,依托本地旅游优势资源,完成沙河乡楼房银杏林步道建设、街道村银杏步道、祝畈村三龙谭步道、西河村九峰尖风景区步道、西河桥至关庙桃园旅游公路建设,实施柏树冲沿河步道绿地化亮化项目,成功举办第三届“银杏文化旅游节”。
一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举,把握生态优先,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1、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圆满完成西河后湾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楼房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建设,均已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同时积极争取并顺利完成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梓树花亭中心村330万首批项目建设。
2、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强。一是稳步开展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公厕提档升级建设,全年开展3254户户厕排查,完成63户改厕任务。二是强化保洁力量,全乡共配备了环卫工人50余人,并辅助136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保证环境干净整洁。三是创新农村粪污处理方式,投入35万元构建1台粪污专用车及两座生态处理站,成立乡改厕服务站1个、组建2支乡级服务队、9个村级服务网点,实现农村厕所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实现了农村厕所运维管护常态化、粪污处理资源化、环境卫生清洁化、配套服务社会化、群众受益最大化。
3、生态环境稳定向好。一是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实行乡村干部网格化包保,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宣传和巡查处罚力度,全年共查处70余起。二是着力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2020年以来,扎实推进河长巡河常态化工作,制止各类捕鱼行为15起,非法采砂5起,罚款10086元;常态化开展松材线虫病等防治工作,规范处置枯死松树1000余棵;争取项目资金完成7棵古树保护及500亩西河野生油茶抚育;全年查处林业违法案件4起,追责2人,罚款12000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1、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推进。一是抓好兜底保障。在低保救助方面,2020年累计发放低保480人776户358.56万元。在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方面,累计为发供养金207.15万元。在残疾人“两项补贴”方面,全乡共有453名残疾人领取两项补贴,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52.91万元。二是做实文化教育。全年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功举办沙河乡“第三届银杏文化旅游节”及“第四届农民文化节”,多频次在省台、央视新闻频道播出,“银杏小镇”知名度、美誉度空前。同时,继续落实教育政策,2020年对应享受雨露计划资助学生共计128名发放了19.2万元的教育资助;为75名在校生申报了60.3万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实现了家庭在校贫困生教育扶贫政策的全覆盖。
2、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高质量推进医共体改革试点,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措施,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康养事业服务功能。三是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四是完成老派出所重建,有效改善乡执法大队办公及干部住宿条件。
3、社会稳定大局不断增强。一是切实改进基层治理。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网格体系,充分发挥乡村人民调解员、综治协理员作用,做到提前预防和处置。二是做好矛盾风险的排查化解。对辖区内的矛盾风险进行动态摸排,实行台账式管理,严格落实好“领导接访、约访、下访”制度,截至目前,乡村共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信访事项255件,保证全乡社会秩序稳定。三是持续推进平安法制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切实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矫正工作,助推法治社会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活动以及反电信诈骗工作;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关停域内寺庙7座,给予党纪处理1人。四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建筑、道路、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五是顺利完成4名大学生征兵任务。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负重奋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承受了巨大压力,经历了各种考验,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年度目标较好实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离不开乡人大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更得益于全乡干群众志成城和攻坚克难。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代表,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壮大集体经济任重道远;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还存在短板,集镇面貌提升缓慢,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乡域经济结构单一,招商引资难度较大;政府的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拼搏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导向,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挖经济发展潜力,补齐短板,奋力实现“红色沙河、金色沙河、绿色沙河”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绿色生态发展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积极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二是精准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立足“西山药库”主产地,持续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扩面,提升灵芝、天麻的知名度,实施灵芝深加工项目及观光旅游项目,打造特色“灵芝之乡”;实施高牛挂面厂扩建及香铺粉丝厂、梓树袖珍菇基地、祝畈娃娃鱼养殖等项目,做大做强乡域农业产业。
三是全面打造优质旅游景点。依托“银杏小镇”名片,全力提升楼房银杏生态公园品位,规划楼房竹林湾民宿(游客接待中心),申报沙河楼房银杏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争创楼房AAA级旅游区,因地制宜实施楼房银杏步道、滴水岩栈道提升工程以及九峰尖、老林沟步道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大力扶持民宿农家乐等促使配套服务提档升级,真正实现全域旅游新格局。
二、着力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成效
一是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建设,加强项目储备谋划。高质量推进首期510万移民项目,提升街道、西河、祝畈基础设施,继续实施550万张岗-西河道路拓宽工程,打通西线旅游环线,实施1200万元牛山河治理项目。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争取项目资金,着力实施农业产业、旅游、环保、美丽乡村等项目。
二是坚决完成招商引资。提高思想认识,压实招商责任,调整招商思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走出去,引进来,确保完成年度招商硬任务。
三、着力精细管理,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一是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加大梓树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完善配套服务,高质量完成省市验收;努力争取沙河村禅堂老街纳入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二是高起点推进生态发展。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严守“生态红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巩固提升“河长制”“林长制”改革成果,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秸秆禁烧监管力度,持续巩固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抓好源头防控。严格执行乡村规划,规范农民建房,加大对违法建设、违法占地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是高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加大问题整改,推进长效管理。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完成村庄清洁行动,切实做到“五清一改”,确保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时快捷,维护市容、交通秩序,长效常态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四、着力平安建设,不断促进和谐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社会事业。继续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中心服务水平。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卫生健康医疗服务,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规范村卫生室日常管理。积极做好文旅体、民政、民族宗教、统战、武装、退役军人服务、档案、四老、妇联、工会等工作。
二是加快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的救助政策,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坚持动态调整。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保障机制,优化社会化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抓好就业保障,坚决完成招工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开展扫黑除恶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活动以及反电信诈骗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应急管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着力勤政廉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引导干部学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
二是持续促进作风转变。树立争先进优的责任意识,以“三牛”精神,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事。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之风,紧盯新一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以问题为导向,严格考评,注重形象,提高效能。
三是切实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续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做好政务公开。全力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从严执政,取信于民,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21年我们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拓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美丽沙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