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接续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沙河乡人民政府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在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上求实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提振乡域经济,优化产业“新布局”。融入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大格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继续扶持楼房、罗坪食药用菌、香铺手工粉丝、梓树高粱酒等现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储藏、加工、商品化处理等配套生产设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突出抓好灵芝、黄精、天麻、桑黄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灵芝研学示范基地,擦亮“中国灵芝之乡”金字招牌。提升“冬晓•银杏里”民宿配套建设,挖掘刘邓大军前方指挥部旧址、周维炯故居等传统村落、红色旧址文化,丰富业态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打造集“红色文化学习、生态旅游观光、农副产品品鉴”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圈,打通农旅融合“大动脉”。
二、办好民生实事,回应民生“新期待”。健全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强化“两业”帮扶,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办好50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实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劳有所业保障要求,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供养保障对象,提高特殊困难群体救助面,规范救助程序,聚焦弱势群体,确保“两项补贴”不落一人。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总结“两病”门诊用药免费配发工作经验,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条件。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丰富文化供给,充分发挥乡镇文联、文化特派员作用,挖掘银杏文化,办好“村晚”“送戏下乡”和“银杏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三、守护绿水青山,释放发展“新动能”。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强水域岸线管控,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破坏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等违法行为。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聚力沙河生态资源优势,彰显“中国灵芝之乡”“中国银杏小镇”特色名片,开发林下种植经济,保护修复古银杏群,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灵芝之乡、银杏小镇改造提升。协同推进环境整治、雨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项目,以独特生态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四、抓实“千万工程”,绘好秀美“新画卷”。因地制宜科学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争创楼房省级精品示范村,推进4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以乡主干道、村组道路、卫生死角整治提升为重点,穿点成线,以线带面,打造人居环境样板村组,全方位提升村容村貌向精品化发展;统筹各方资金致力做好下湾至界岭段路面升级改造,集镇安置小区、中湾中心村及其他易地搬迁中心村巷道硬化、户厕改造、绿化、路灯、文体活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庄环境风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无害化处理率100%,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成农村黑臭水体年度整治任务,常态化开展“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全方位系统性构建宜居宜业和美沙河。
五、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治理“新文章”。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力推进村组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打通联系、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最后一米”,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网格治理、更好发挥网格作用。用好村红色评议员、村“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对重点信访事项开展评议、评审,持续发挥红色评议站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服务保障,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围绕S448省道拓宽提升、合武高铁建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安排专人负责,针对矛盾纠纷协调、用地报批等,精准对接项目需求,从政策协调、资源配置到后勤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全力助推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强化党建引领,树立实干“新榜样”。持续发挥乡委党校作用,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不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内容开展集中学习、交流观摩、实践锻炼,填补知识空白和本领短板。坚决执行《沙河乡作风效能管理制度》,严格考勤、请销假、出差审批等规定,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统筹做好专项督查和抽查工作,提升干部工作状态;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关注特殊时间节点,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