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与战略定位
流波䃥镇位于大别山区,依托金寨县“水电之乡”“安徽竹乡”的资源禀赋,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提出打造“鲜花湖康养度假小镇”的发展定位。规划目标是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镇,助力乡村振兴。
二、总体空间格局
三生空间统筹
生态空间:占比81.82%,以响洪甸水库、流波水库为核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041.33公顷,强化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业空间:占比11.74%,重点发展毛竹(5.5万亩)、茶叶(9000亩)等特色农业,推动“一竹三笋”、茶旅融合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城镇空间:占比5.42%,以镇区为核心,构建“一轴一心三区”格局。
四线管控
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严守434.49公顷耕地保有量,392.03公顷永久基本农田,禁止“非粮化”。
生态保护红线:严禁破坏性开发,实施湿地修复、森林抚育等生态工程。
城镇开发边界:控制49.64公顷开发规模,推行集约用地。
历史文化保护线:划定1.54公顷保护范围,重点保护流波二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
三、核心任务与重点项目
产业升级
一产:推广“毛竹+旅游”“茶+旅游”模式,建设竹文化产业园、茶博园、生态茶园等。
二产:发展竹制品深加工、茶叶精加工,提升附加值。
三产:依托响洪甸水库、鲜花湖等资源,打造康养度假、水上观光、古村体验等旅游产品,规划云湖景区4A级创建。
村庄布局优化
分类发展:6个自然村划分为“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重点建设流波村、张冲村等中心村。
人口规划:2035年常住人口7200人,引导人口向镇区及中心村集聚。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交通:新建G4222高速流波段、环湖公路,升级S331省道,完善“镇-村-组”三级路网。
公共服务:镇区配置学校、医院、养老中心,行政村实现电商、物流、卫生室全覆盖。
生态修复:实施水环境治理、矿山修复、农田整治,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特色亮点
生态优先: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为核心,构建“蓝绿交织”生态网络。
文化赋能:挖掘红色文化(红三十三师成立地)、茶竹文化、水电文化,打造特色文旅IP。
城乡融合:通过“景乡村一体化”路径,推动旅游全域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韧性建设:强化防洪(20年一遇标准)、抗震(7度设防)、消防等防灾体系,保障居民安全。
五、实施保障
组织保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及社会资本。
资金保障:整合财政资金、专项债、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生态修复、产业项目。
公众参与:建立“政府+村民+专家”协商机制,保障规划落地与民意反馈。
六、
解读机关:流波䃥镇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中心
解读人:孙逊涛
联系电话:0564-2709125
地址:流波䃥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楼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