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之年,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察金寨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实干攻坚、奋勇争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多彩乡村,养心铁冲”发展理念,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新乡村。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干为本,践行责任担当,经济发展回升向好。
全乡上下坚持规划先行、资源整合,项目为王、产业筑基,形态重塑、产乡融合,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回升向好预期目标,全乡生产总值突破4.73亿元,增长5.6%,人均纯收入达1.39万元,增长9.7%,投资势头呈上升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投资对地区经济的贡献较去年上升1.27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全年完成项目建设160余个,完成投资0.63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精准帮扶扎实推进。
全乡各级干部坚持以“四个不摘”的政治担当、政治勇气和政治责任,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全乡参与帮扶干部217人,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共有村组网格员35名,坚持每月培训、走访排查,一年来,开展排查部门反馈预警数据9次,集中排查1次,确定监测对象15户47人,为每户针对性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实施住房安居保障工程,积极稳妥推进集镇国有土地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投资197万元完成两座危桥改造,夯实健康服务四重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新项目建设和供水养护工程,积极争取资金200万元保障李桥、张店两村群众饮水安全,统筹保障乡村教育,累计落实脱贫户子女教育资助各学龄段学生934人次164.96万元,聚焦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放小额帮扶贷款84户362万元,发放就业奖补691人63.358万元。
一年来,我们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产业主体,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以产业振兴为主线,优化油茶、茶叶、蚕桑等传统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香菇、灵芝、菊花、蜂蜜、黄缘闭壳龟、梅花鹿等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一是做精油茶产业。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争取资金1000万元支持油茶产业发展,抚育油茶3500亩,对2018年新建的3400亩油茶幼林进行全面补植、抚育、施肥、无纺布覆盖。实施油茶等高效经济林补植抚育链式项目23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597亩。全乡现有油茶面积1.56万亩,带动2357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7500元,油茶果年产量达2500吨、产值750万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58亿元。二是做优茶叶产业。全乡现有茶园1.2万亩,其中优质茶园4000亩,100亩以上连片基地6处,发展茶叶加工合作社、家庭农场24家,年产值6000万元。近年来,实施有机肥400吨,发放粘虫板5万片,诱捕器2000个,进一步提升有机茶品质。三是做强蚕桑产业。全年保有成年桑园2000余亩,养蚕831张,产值233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80.18万元。全面推进养蚕大棚和小蚕共育室建设,已建成养蚕大棚11000平方米,小蚕共育室1300平方米,引进金寨蚕种厂进驻张店村,进一步扩大蚕桑种植养殖影响力,减小养蚕成本,提升蚕丝品质。四是做好香菇产业。依托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和村集体资产入股的方式,将全乡香菇大棚流转给该公司使用。2023年全乡实现菌种培育20万棒,年产香菇60万斤,实现综合收入300万元。五是做大灵芝产业。新建灵芝种植基地大棚78亩,采取资产收益分红方式租赁给安徽绿色药业有限公司和安徽康希药业有限公司种植经营,分别与高畈、前营和长河村签订合作协议,三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4万元,2023年助力金寨县成功举办全国第三届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一届金寨灵芝文化节。六是做新特色产业。全乡年存栏生猪7500余头,年出栏5000余头,向社会供应仔猪3000余头;黑毛猪养殖场20家,年存栏5800余头、出栏4000余头。发展林下养殖牲畜3000余头,开展林下种植黄精、桔梗、天麻等中药材200多亩。依托乡级电商运营中心,成功注册3个20类商标、4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铁冲映山红”品牌,并入驻国家“832平台”,邀请主流媒体和网红达人来乡直播销售农特产品,累计吸引在线网民10余万人次,销售额达130余万元,为铁冲乡乃至金寨县的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开辟了新路径。全年打造县级“庭院经济”示范点2个,村级示范点3个,其中大别山黄缘闭壳龟被纳入县级庭院经济重点推广养殖项目,新建纯生态养殖基地18亩,累计带动20户农户参与养殖、70余户脱贫户入股分红。围绕张湾省级美丽中心村,动员30余户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发展菊花产业。同时,将茶叶、蚕桑等产业有机融入庭院经济,通过“大户带散户”等模式,实现“方寸地”变为“聚宝盆”,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韧性。
一年来,我们扛稳政治责任,勇担“粮安重任”,中国饭碗牢牢端稳。
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防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核实处置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24.3亩,补划基本农田 281亩,复垦找回耕地面积97.5亩,完成耕地占补平衡7.95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近90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力推进市级千亩油菜示范片建设。成立铁冲农机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厂房600平方米,采购各类农机具18台套,配备农机操作手6人,着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年来,全乡实现水稻种植3068亩,玉米种植1896亩,小麦种植1403亩,油菜种植1710亩,粮食实现丰收丰产。
一年来,我们聚焦“全季旅游”,打造四季花“乡”,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立足红色革命遗址、万亩望春花、万亩映山红、万亩山茶花、千冲樱花谷等资源禀赋,以花为媒,延伸花期链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3500万元新建占地15443平方米“冬晓·栖溪山舍”宿集,聚力打造县城后花园,实现花开四季,四季花“乡”。成功举办2023第六届中国·金寨春天文化旅游节、杜鹃岭文化旅游节,吸引省内外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及爱国主义教育游客100余万人次,受到中央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万元,乡旅游业态收入达3000万元,带动县域旅游经济增长突破1亿元。
一年来,我们统筹协调发展,坚定精准施策,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全面提升全乡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以文明村庄和美丽庭院评比为抓手,全面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评比文明村庄2个,美丽庭院6户,以评促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厕所粪污社会化服务运维站点建设,成立农村改厕服务站1处,建立农村厕所清掏服务队6支,维修服务队2支,完成民生工程改厕80户,开展改厕质量排查80户,发现问题及整改各类户厕71个。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完成集镇污水管网维修延伸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污水达标排放。四是高质量推进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和104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高畈村小寨组被评为全县2023年“十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
一年来,我们完善民生保障,补齐民生短板,民生温度不断提升。
我们结合“聚民意,惠民生”“六安商量·金事寨谈”“小微权力一点通”等平台,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年医疗救助20人救助资金21.5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户430万元;共审批临时救助2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4万元;“扶危济困”互助社救助117人救助资金7.5万元。
2023年我乡在册农村低保户285户49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84.4万元;城乡低保户4户4人,发放低保金3.06万元;低收入养老服务118人,发放补贴8.5万元。全乡现有持证残疾人570人,发放280人护理补贴26.8万元,生活补贴240人23.3万元。
我乡共有留守儿童58名,结合“儿童主任”“童伴妈妈”项目及留守儿童“牵手行动”活动对全乡58名留守儿童开展走访,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优化改善康养中心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全乡特困人员供养118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68万元;6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资金8.28万元。
结合十大暖民心行动之老年助餐行动,张店、前营、李桥、铁冲养老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行,就餐总人数达6500余人次,长河、高畈两村老年助餐点建设有序推进。
一年来,我们巩固平安建设,防范化解风险,奋楫笃行守护平安。
围绕“广泛宣传、突出重点、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工作思路,加大平安建设工作宣传力度,全年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张贴标语、拉横幅20余条,召开群众板凳会60余场,各类文艺演出宣传12场次。持续推进反电诈APP下载注册和宣传工作,全乡反电诈APP下载注册率达60%以上。借鉴“枫桥经验”,将全乡6个村划分为35个网格,配备35名网格员,及时开展网格员培训,充分发挥网格员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全年共排查调处纠纷386件,通过问题分析,任务分办,村干部领办,成功化解386件,化解成功率达100%。集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重点对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占道摆摊、乱停乱放、交通安全隐患等进行了整顿与宣传,排查安全隐患,整治乱停乱放车辆。坚持把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夯实基层治安防范维稳工作。严格落实“五包”和“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做到“不缺位、不遗漏、不放松”,采取日常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好重点人员思想转化工作。
一年来,我们筑牢生态屏障,坚持绿色发展,铺就美丽铁冲画卷。
有序开展“两个替代”行动,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绿色无公害认证企业数量今年达到新高。高效开展污水治理工作,长江河水将持续保持饮用水一级标准。联合开展2次跨界巡河活动,协调解决河湖管理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年来,先后对违法建房、违法采砂、违法排污等侵占水域岸线涉河违法活动进行巡查,全面关闭拆除沿河污染养殖场,加强污水、垃圾、粪便收集处理系统建设投入力度,清理非法堆放砂石料场地1 处,非法捕鱼刑事判决2起2人,行政处理3起3人。推深做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备足灭火物资和工具,强化值班值守,组建1支60名乡级防灭火应急中队,6支10人村级防灭火应急分队,2023年全乡实现零火情。依法执行限额采伐制度,查处林业违法案件6起,开展林地图斑核查3轮,核查林地图斑32块。申报省级望春玉兰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全乡90株古树均落实管护责任人,并签订管护责任书。
同时,党管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机关事务、国防动员、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四老、科协、工商联、残疾人等事业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