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简介
高畈村位于金寨县西北部,地处大别山腹地,史河支流-长江河贯穿全境。经2005年村规模调整后,由高畈、水电、皂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29个村民小组,全村农户952户,人口3226人,党员94人,网格员7人,村区域面积达32.5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87万亩,耕地面积2265亩,远近闻名的金刚台就坐落在区域内,杜鹃岭万亩映山红等奇峰异石享誉豫皖两省。
高畈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以产业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产业振兴
高畈村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引导农民发展适合本地区特色的产业。依托“康希药业”“绿色药业”等龙头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就业100余人。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将香菇大棚流转给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村集体资产有效利用,目前片区实现菌种培育45万棒,年产香菇130万斤,综合收入1100万元。2024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民技能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业、就业机会。在产业振兴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风文明建设
高畈村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扎实开展“六有六无”进乡村活动。
成立“红色评议站”,以村民自治“一约四会”为载体,规范自治章程,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乡村治理体系。定期开展文明乡风评比活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2024年开展振风超市评比4次,评选红榜187人、黑榜12人,发放积分25350分;评选“好婆婆好媳妇”8人、乡级“身边好人”2人、“文明家庭”4个。积极推动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基础设施建设
高畈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村内基础设施齐全,全村新建沥青道路6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600平方米,绿化美化1000平方米。村内文体基础设施齐全,新修生态停车场8000平方米,步道1220米,路灯120盏,公厕1座,积极开展沟塘清淤整治及“五小园”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高畈村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力度,实施了农村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多项公共服务项目。投入资金3600万元(社会资本投资),新建占地23.18亩“冬晓·栖溪山舍”民宿,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和节点打造,配备无边泳池300平方米、露营基地800平方米,结合民宿内文保单位,改建红色纪念馆、文化茶吧厅等,丰富民宿文化内涵,推动民宿与农业、林业、农产品加工等深度融合。通过弱电管道、三网光缆、光缆迁改等项目提升高畈村人居环境,改造500平方米集乡风民俗、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民俗体验中心等,修建高畈村养老服务站,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活,切实增强老人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环境整治
高畈村注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强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新建生态挡墙长80米高2米、生态步道280米、排水沟110米、沟渠整治220米、矮墙36米、涵管22米、地面硬化200平方米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的整体形象。倡导农村文明行为,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农民中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系电话:
0564-2703870
办公地址:
金寨县铁冲乡高畈村中心街道旁
班子成员名单及职务:
1、张经奎:高畈村党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工作;
2、易志惠:高畈村“两委”委员;
3、方金菊:高畈村“两委”委员;
4、张西梅:高畈村民委委员;
5、牛德峰:高畈村民委委员;
6、刘宇航:高畈村民委委员;
7、余金文:高畈村振兴专员。
村务公开网网址:
https://newwcwy.ahxf.gov.cn/Skin1/index/jztcgfxfw
办公时间:
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