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蓄势之年,全乡上下要锚定“文旅兴乡”发展战略,以“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引领全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视察金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主导产业,发挥农文旅融合的牵引作用,加大文旅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运营主体,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文旅产业,持续释放“旅游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果,以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务必坚定信心、务实笃行,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文旅破圈出彩。一是办好“大别山第一春”系列活动,完善铁冲全季旅游导览图和路线图设计,推动全域旅游要素多元化、差异化。二是巩固三级军事机关帮扶铁冲成果,打造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创新合作模式,加快天鹅山茶旅文化精品民宿设计和建设。三是扎实推进铁冲村红色教育基地、TC·铁冲村咖、高畈民俗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和运营,丰富露营地游玩体验元素,积极培育特色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四是充分发掘铁冲茶油、灵芝、梅花鹿、藏香猪、高山有机稻等药食同源价值,因村制宜打造一道招牌农家菜、一桌特色农家宴,创建美食主题村。五是加大乡村旅游人才培育力度,通过帮扶单位共建机制,整合使用相关行业领域培训资源,大力培养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培养一批乡村旅游讲解员。常态化开展“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文艺达人和文旅专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六是加强文旅项目运营前置,对项目策划定位、场景设计、施工建设、商业业态进行整合优化;丰富文旅业态,提高文创产品和农特产品附加值,释放游客消费潜力。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一体化服务。打造原创IP,赋予乡村故事感,深入挖掘本土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打造吸引力强的故事背景,赋予景点文化底蕴,开发具有纪念价值的文创产品,不断扩大铁冲知名度。七是提升“铁冲姑娘”短视频内容质量,注重拍摄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视频内容,发动各村宣传力量参与拍摄,推出铁冲系列宣传片,展现铁冲乡村风景、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持续建设和美乡村。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强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调度和建设质量监管,在建设精品示范村的基础上,逐步向其它村辐射延伸。二是加强风貌管控力度,加强对启动实施项目的规划、调度、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后同自然生态相融合,同乡村风貌相适配。三是巩固提升X316路域环境专项整治成果,聚力打造中国红岭公路铁冲段风景道。四是认真谋划项目建设内容。对照验收办法,深入谋划2025年实施项目,提前做好用地审批、矛盾纠纷化解、勘察设计等前期程序,确保项目能及时落地、精准实施。五是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最美清洁户、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六是抓好招才纳智工作。抢抓“金凤还巢”“双招双引”等政策机遇,以乡情为纽带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定期开展栽桑养蚕、茶叶生产、民宿经营等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活动,打造乡村实用型人才集群。七是打造文旅经济产业链。全面提升铁冲高畈片区文化旅游圈,将小景点连成片,大景点打造好,形成以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格局,持续提升群众参与感、氛围感、仪式感,增加游客游玩时长,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发展生态农业、中药材、文旅康养等产业,锚定茶叶、油茶、灵芝、蚕桑、有机米、特色养殖等产业,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做强农业品牌,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适度提升产业规模。在现有产业项目基础上,探索农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在稳定水稻、茶叶、蚕桑、黑毛猪生产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种养业,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支持,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抓好农技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带头人等,充分发挥产业带头人的联帮带作用,通过经营主体发展带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特色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
(四)织密民生保障网络。一是完善社会救助联合审核审批制度,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提升制度可及性和覆盖面,将低收入人口纳入网格化管理,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人。规范开展低收入群体审核认定,足额发放各项救助保障资金,进一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二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对康养中心、养老服务站等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为老服务更主动、更快捷、更高效。三是落实好与残疾人息息相关的各项保障工作,抓好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宣传,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全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提升临时救助、“扶危济困”互助社等帮扶成效,确保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主动关注发现留守困境、单亲、孤儿及特殊群体的儿童,为有需求儿童提供有效合法的援助及生活保障。五是持续关注教育、住房、就业、医疗、公共服务供给、文化生活、农民工工资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持之以恒的态度精准施策,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五)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基层自治体系。选优配强村组级网格员,稳步推进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精神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继续发挥“红色评议员”枢纽作用,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办法,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培育和谐善治乡风。定期围绕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等内容开展评比示范活动,创新奖励方法,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文明乡风氛围。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发扬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信用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正向激励作用,完成村组网格“多网合一”改革,健全矛盾纠纷排查、研判预警等治理机制。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突出问题攻坚化解。长效整治民生领域“小切口”问题,持续建设平安幸福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