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春夏季,气温逐渐升高,万物复苏,正是出游踏青、呼朋唤友的大好时节,但同时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春夏季温度变化较大,病毒细菌繁殖较多,加上花粉过敏和病毒感染叠加,抵抗力弱的人群很容易感染。
想健康出行游玩?先带好“盾牌”再出发!
致病原:流感病毒
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
临床症状:致人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咽喉肿痛,咳嗽等。大多呈自限性,部分病例因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症流感,少数患者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死亡。
防控措施: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消毒。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致病原: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传播方式: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症状: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全身丘斑疹等,疹退后常会出现色素沉着、糠麸样脱屑,同时该病症也常会并发中耳炎、肺炎、喉-气管炎等一系列严重性并发症,目前尚缺乏相关特效药物。
防控措施:患者用过的物品消毒避免直接接触,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预防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
致病原:百日咳鲍特菌
传播方式:呼吸道传播。
临床症状:以反复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可持续1~2月甚至更长时间。
防控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注意咳嗽礼仪;科学安排作息,避免熬夜,加强身体锻炼,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
预防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
致病原: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等多种肠道病毒
传播方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症状: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痕迹。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一般7至10天可自愈,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防控措施: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预防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EV71)
致病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播方式: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并存。
临床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可被重新激活为带状疱疹。
防控措施: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
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春夏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期,甚至出现多种病毒叠加感染。防控呼吸道传染病,人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目前为止,疫苗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END-
撰稿人:潘 璠
审稿人:王 瑶
校对人:张 欢
终审人:秦 伟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