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在县农业农村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县委、县政府计划要求,大力发展我乡的特色产业,着眼于脱贫户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全乡茶叶、葛根,中药材等支柱产业,结合全乡实际,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狠抓落实。现就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脱贫户特色种养产业任务全面完成。
按照上级文件,全军乡召开专题会议,乡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全体帮扶干部到村、到户宣传产业奖补帮扶政策。全乡为426户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及时申报了产业项目。并对全乡341脱贫户发展产业情况进行了奖补验收。分别在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龙津溪地茶叶专业合作社、长岭头茶叶专业合作社、程氏家庭农场建立扶贫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123户,参与帮带脱贫户的经营主体达20余家,脱贫户参于链接及被帮带达400余户。
二、努力发展提升我乡的支柱产业茶叶产业。
全军乡党委政府多年来矢志不渝支持茶叶发展,全乡茶园面积12000余亩,人均1亩以上,高标准茶叶基地4处,分别是安徽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金寨县长岭头茶叶专业合作社、金寨县龙津溪地茶叶专业合作社、金寨县天堂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比80%,400户贫困户发展有茶叶,茶叶为全乡贫困户户均增收0.5万元,全军、梁山两个脱贫村均已发展成为茶叶种植特色种养业专业村。
三、中药材产业基地正在悄然崛起。
安徽森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前龙村流转土地184亩建设白芨生态循环种植基地,目前已投产高科技保温大棚120亩、246个,开发规模居全县白芨产业首位,产值约1200万元,已带动周边群众40余人就业。金寨县金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建成葛根基地120亩,年产值240万元。在他们的牵引和带动下,我乡的中药材生态循环种植基地正在悄然崛起。
四、落实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双培”工作。
经个人申请、乡级审核、县级审批,今年认定我乡产业带头人3人(其中乡级1人,村级2人),共联结小农户及带动脱贫户26户。
五、坚持主动服务,服务质量得到普遍认可。
一是落实包村联户,中心每个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6户,坚持有效对接、主动服务、传递信息、指导技术;二是做好“一村一技”工作,全军乡共有6个村,确保每个农技人员联系到村,做到牌子上墙、人员到村、服务到户;三是切实加强技术培训,认真摸底,掌握实情,针对性的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共组织蔬菜班6名、茶叶班8名、产业带头人培训班6名。学员按时参加省、市、县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定期在基地参加实训学习,中心有专人陪学,学员遵守纪律,学习认真,收获颇多,无论是组织还是效果均得县培训单位充分肯定。通过主动热情服务,中心技术同志与服务对象和有关村建立了良好关系,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六、积极做好动物疫情防控及生猪产能恢复工作。
上半年年免疫家禽46000只,家畜2162头,通过“大清洗,大消毒”预防措施恢复生猪产能工作,积极有效地控制了生猪疫情未在我乡传播。
七、高质量推进水稻生产工作。
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高位推进、寻找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农业农村中心全体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对田块进行泡田打浆,然后平整泥土,让泥土充分吸饱水,提前做好插秧准备工作。共维修塘8口、堰6座、渠道1050米、河堤护岸30米,满足秧田用水需求。乡、村第一时间开展插秧分解任务工作会议,把插秧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并实施网格化干部包保制,落实水稻生产责任到人,保障插秧工作顺利完成。
全军乡2023年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2023年下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为抓手,突出一个中心(农民增收),明确特色产业发展途径(农业产业化),抓住五个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和产业带头人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保持我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开创我乡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特计划如下:
一、突出一个中心。下半年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采取综合措施,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农民增收工作,又要分类指导,下大力解决重点村、重点农户的增收问题;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明确特色产业途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农民增收快渠道坚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和现实的基础条件,着力打造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重点抓好茶叶、葛根、白芨基地、畜禽等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生产。
三、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继续抓好高标准茶叶基地建设和育苗基地建设。重点突出金龙玉珠茶叶产业带动和辐射全乡。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努力向标准化生产、群体化加工方向发展、引导乡茶叶行业协会抱团发展。
四、做好畜禽产业。要围绕我乡的群众发展意愿,加快畜禽、畜种结构的调整,突出抓好商品型、生态型畜禽品种养殖,同时加大对畜禽产品的防疫检测,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重点抓好沙河店、熊家河、梁山产业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以村为单位的养殖小区建设,推动全乡养殖业快速发展。
五、做强葛根产业。重点抓好熊家河,沙河店葛根基地建设,整合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我乡葛根种植持续良性发展和效益稳定。
六、引导好蚕桑产业。以全乡400亩桑园基地为依托,落实好经营主体,确保蚕农收益。
七、做好水稻生产的后期管护工作。水稻栽秧结束后,需要着重注意后期管护工作。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人员要经常下村开展灌水护苗、定期施肥等管护知识培训指导,达到以水调肥、以肥促根、水肥协调的目的,促分葵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乡村包保网格员要定期到田间地头查看自己负责的地块,督促种植主体开展秧田后期管护,在种植户遇到问题时,向农技人员反映,及时解决,保障水稻生产质量。
八、全面落实业务部门及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