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围绕“两环两湖两带”产业布局,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全军村大团山茶旅融合开发,全面深化熊家河村红色资源与民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融合,联动梁山村龙津溪地景区,激发全域旅游活力,全力推动全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 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实现六个经济强村。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在稳定粮食安全根基上持续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农事服务,实施“四乡工程”,加快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农村发展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围绕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展培训,普及绿色种养、农业防灾减灾等专业知识,提升农业全产业链质量效益。
二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持续发力。常态化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培育壮大脱贫产业,稳定脱贫人口就业,拓宽消费扶贫农产品销售渠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实施X426全军村分岭至沙河店段升级改造项目,做好合武高铁项目施工服务保障,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在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立足本地资源和现有基础条件,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重点抓好茶叶、葛根、中药材、畜禽等产业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生建设。积极申报、用好用足链式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推进“新三品一标”,做大做强“金龙玉珠”茶叶、毛竹上下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好庭院经济的微效益,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实现美化庭院和群众增收的双重效益。
四是在改善乡村面貌风貌上持续发力。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意见精神积极谋划争创能家河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和打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聚焦产业增效、人才促进、文化赋能、生态提质、组织领航五大行动,带动全乡稳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人才活力迸发,文化日益兴盛,环境生态优美,组织保障有力,确保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在推动乡村治理增效上持续发力。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思想,强化网格责任包保,健全基层平安机构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建立自下而上、逐级消化、有效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一站三中心’“红色评议站”作用,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矿山、景区、库区、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全军。
六是在切实抓好生态建设上持续发力。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路长制”,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机融合。加强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管控力度,抓好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大秸秆焚烧管控力度,积极探索推广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推动全乡早日形成“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的美好生态格局。
七是在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全军实践”,依托红 28 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和龙津溪地景区,做好配套服务和特色乡村旅游大文章。推动春山·大别山兰花庄园民宿健康运营,申报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为市级烈士纪念设施,积极打造红色4A景区。加快推动电商与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全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八是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农村文化发展步伐,办好村级春晚,打造本土文化品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道德新风尚,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活动、乡风文明建设: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文化体育生活等有机结合,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努力建设平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