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规划计划
号: /202207-00002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内容分类: 规划计划 发文日期: 2022-06-30 10:37:34
发布机构: 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生成日期: 2022-06-30 10:37:34
来源单位: 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名  称: 中共金寨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度工作总结
文  号: 金退役军人组办〔2022〕1号 词:

中共金寨县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2-06-30 10:37 来源: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2021年度,全县退役军人工作立足高站位,突出高质量,探索新模式,展现新亮点。全国退役军人(兵支书)能力提升培训班、全省退役军人局长会议等6项国家级、省级会议在金寨召开,“全省双拥模范县”高质量通过考评验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一、县委县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提升保障抓规范,推进优抚帮扶工程。

1.全面兑现优抚优待。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金3990.04万元,医疗医保费用185万元。兑现自主择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

2.全面开展常态联系。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全县16338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全要素建档立卡,实行“季联络、月走访、周探望”,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要求。

3.全面开展走访慰问。春节、“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所有县领导及各乡镇、各单位开展系列走访慰问。赠送年画2万余份,慰问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3500人次。

4.全面实施精准兜底。聚焦生活、医疗、住房“三难”问题,救助困难优抚对象972人223万元。开展“爱心送进光荣门”,139台次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送进生活困难优抚对象家庭。县光荣院组织4期1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短期疗养。争取中国福利基金会“烈士关爱一对一”项目,110户烈属家庭受到社会组织关爱。

(二)提升环境抓赋能,推进就业创业工程。

5.落实“六稳六保”。妥善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转业士官8名,培训退役军人152人,退役人员免费参训并享受1800元误工补贴。

6.提供信贷支持。联合县江淮村镇银行、县农业银行,在全省率先开发“拥军创业贷”“拥军振兴贷”金融产品,全县82名退役军人享受金融支持1280万元。

7.实施科技孵化。建立军安众创公司、军创园孵化基地,38名退役军人三年内免租门店,整合680元/月的公益岗补贴政策,全县47名就业困难退役军人顺利实现本土就业。

(三)提升成效抓载体,推进权益维护工程。

8.注重信访质量。今年以来,全县累计登记受理退役军人来信来访71件86人次,局本级办理62件,交、督办相关单位9件,均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9.强化涉军维权。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在全县科级干部进修班上宣讲《退役军人保障法》,300余名干部开展涉军政策专题学习。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知识竞赛,全县参与竞答人员一万余人。建立退役军人事务112项任务清单,建立问题台账,细化责任落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四)提升禀赋抓传承,推进英烈褒扬工程。

10.坚持以规划统领建设。维修改造红28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等5处纪念设施,长岭乌凤沟战斗红军烈士纪念园等12处烈士纪念设施获批县级烈士纪念设施。推进红军纪念堂改陈项目,编制展陈大纲和项目方案。

11.坚持以科技展示文化。完成全国首批中华民族红色基因库试点项目,以县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数字化采集84件文物、7500平方米建筑物、2平方公里纪念设施,制作完成10个红色精典故事和五节红色课程。

12.坚持以服务打造高地。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2000余人参加“清明祭英烈”活动。招募50名退役军人志愿者为红军墓园195位安葬红军烈士开展“六个一”祭扫服务,被央视新闻频道采播。接待返乡祭扫红军烈士亲属3000余人次,服务全国各地来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800多场次,接待观瞻人员150万人次。

(五)提升站位抓拥军,推进双拥共建工程。

13.浓厚双拥氛围。全县表彰最美退役军人10名、最美双拥人物10名,优秀退役军人35名、优秀双拥人物26名。慰问立功受奖现役军人101人7.1万元,遴选书画作品参加全省军民书画联谊活动。共建“五星双拥街”,持续10年开展“双拥运动会”,增添双拥广场国防教育装甲车,创建10个“军人驿站”。

14.推动军民融合。83个县直单位、23个乡镇均与驻县部队签订拥军协议,军委政治工作部、训练管理部、后勤保障部等军事单位帮扶全县10个乡镇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八一”期间,服务县委、县政府持续10年走访全国6个集团军7支与金寨有渊源的部队,开展“飞地拥军”。

(六)提升服务抓基层,推进基层示范工程。

15.推进“三基建设年”活动。全县24个乡镇、开发区服务站通过全国示范型服务站验收,天堂寨服务站跻身“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强化“清单式”管理,开展“岗位练兵”,全国、全省相关会议现场观摩。

16.推进“兵支书”培优计划。落实县委党建部署,兑现退役军人村干部人才补助,全县44名兵支书、兵主任、兵委员享受此项政策福利。全县23个“兵支书”任职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开展“推兵荐能”行动,建立全县优秀退役军人村干部资源库。

17.推进“兵能人”扶持计划。全县486名退役军人创办公司、企业、合作社等,挂牌15家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地,创业先锋王汉青、周学付、余野萍等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市第一名、全省二等奖。

18.推进“兵队伍”提升计划。实施退役军人转业安置、专项招聘、购买服务、专岗就业、志愿服务“五到基层”,组建31支“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七)提升能力抓自身,推进党的建设工程。

19.强化机关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巡察问题整改;强化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建好干部队伍;强化作风建设,修订机关管理十项规定。

二、自身创新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动全国红色基因库试点成果应用。

推进《大别山精神红色教育课程》进校园活动,将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基因融入校园课堂教学。建成红色基因数字展厅,推进数字化+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建设专门的红色基因网络信息资源库,打造有特色的红色网站和自媒体平台。将4K高清红色故事充分运用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宝典”内容,纳入干部职工红色党史教育必修课。

(二)高质量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县”验收。

全省双拥考评75项内容没有扣分,另外争取加分18分,领先全省县区。挂牌10家“军人驿站”,争取迎驾集团“长城基石基金”,创建“五星双拥街”,推进“拥军创业贷”“拥军振兴贷”,组织退役军人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组建“红耀江淮”志愿者服务队,强化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增添双拥广场装甲车国防教育设施,评选表彰“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构建了行业拥军、社会拥军、基层拥军齐头并进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省市正建设各自的信息化平台,县级没有县域内的信息化平台,仅依靠市级平台,不便实现县乡村的统一安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不能真正实现县域内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开展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展陈设计、信息化建设,研究全县12支主力红军队伍历史沿革、红色征程等史实,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好基层基础,夯实服务平台。持续加强基层“两站一中心”建设,实现全县基础业务规范有序,办事流程公开透明,服务质量提档升级,真正夯实基层服务保障体系的“四梁八柱”。

(二)抓好优抚帮扶,实施精准兜底。进一步健全完善优待抚恤体系,精准识别生活困难、医疗困难、住房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困难家庭个性化帮扶机制,叠加各种普惠与优待政策措施,加大对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帮扶关爱力度。

(三)抓好安置就业,实现质量提升。彻底解决安置非个人原因未到岗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加快2022年转业士官安置工作进度。加强县军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军休人员政治和生活待遇,开展军休活动。

(四)抓好慰烈工程,加大褒扬力度。弘扬英烈精神,持续坚持在“八一”、国庆、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日,深入开展纪念活动。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高质量推进全县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修缮维护、展陈提升工程。加强英雄烈士文化研究,注重英雄烈士遗物、史料的收集、保护和陈展,营造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

(五)抓好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发扬革命老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提高军供保障能力,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努力为部队搞好服务保障,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推动形成社会化大拥军格局。

(六)抓好传承示范,创新工作模式。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创新落实“红色教育课程进校园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编写红色课本”、“红色基因库成果登陆学习宝典”等10项工作任务。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