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2023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1.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扩充公办资源。投入专项债券资金1.43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装修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转公1所,2023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推进“双普”创建。率先在全市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4月份通过省级评估;政府持续加大投入,扩大资源供给,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07%,普惠园覆盖率达98.7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5.33%,居于全省领先水平。提升保教质量。以“国家安吉游戏推广计划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在3所国家级试点园的基础上,创建6所市级“安吉游戏”试点园;承担“幼教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省“幼儿游戏周”等省市级推广活动,充分展示“安吉游戏”理念背景下金寨幼教新品牌、新变化。
2.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均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学校品质为抓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教育布局。2023年新成立1所完全中学,对2所学校的办学体制进行变更,撤并13个教学点,开展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调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着力解决“农村弱、城镇挤”问题。开展对口合作。贯彻落实《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协同联动、合作共赢”的原则,与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签定《教育对口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学生实践活动、红色研学调研、支教实训等方面交流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推动普通高中改革创新。推进高考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综合改革,建立三级课程体系,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育人方式改革创新,构建“探究式”“论证式”教学模式,倡导项目式学习方式,通过“引航工程”、赛课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业务锤炼,不断提升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育人质量。积极发挥“金寨县普通高中教研联盟”在教育教学教研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分层施策、因校制宜,全面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2023年高考全县一本达线1226人,达线率29.40%,二本及以上达线2661人,达线率64.87%, 6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本科上线率明显提升,优质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多,品牌效应和示范效应进一步彰显。
4.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水平。调整专业结构。紧紧围绕全县五大主导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6个专业群29个专业,基本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校企合作。与奇瑞汽车、嘉悦新能源等6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引入梅山湖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驻学院(校),与多家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产品代工和“青橙计划”工程;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已完成报名及网上申报工作270人。聚焦技能培训。采用“调研—培训—服务”三阶递进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四改二增”( 即改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改理论式培训为师傅带徒弟式培训、改教室式培训为田间地头培训、改到校培训为送教下乡培训、增加传承红色基因课程、增加“互联网+”课程的培训新模式);本年度共培训133期7819人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5.健全特殊教育体系。落实保障机制。调整金寨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发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团队作用,加强对全县特殊教育的领导和专业指导;落实轻中度残疾儿童就近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特教学校集中就读和重度无法到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三结合”的保障机制,有效保障特殊儿童享受义务教育权力。提升特教水平。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5万元,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个;对有较多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秋学期全县571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断优化特殊教育质量,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6.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控制义教招生计划。控制3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人数,2023年秋学期映山红初级中学七年级招生409人;金汇学校一年级招生12人,七年级招生51人;光爱学校一年级招生15人,七年级招生25人;秋学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为3.40%,达到省定低于3.46%的要求。整合学前教育资源。8月份将惠民幼儿园收回公办幼儿园,关停神童幼儿园和蓝天幼儿园,将学生并入乡镇中心园,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对3所民办学校、20所民办幼儿园和2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年检,通过开展常规检查、专项督导、年度效能考评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行为,精细学校管理,提升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