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金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
为扎实做好防震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坚决维护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立足“防大震、抢大险、救大灾”,现制定金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如下。
一、把工作责任落实放在首要位置
1.加强协同配合。适时召开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暨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传达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通报2023年全市地震趋势预报意见,部署全年防震减灾救灾工作。视情召开有关专题会议,强化联络会商和指挥协同机制建设。(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12月底前完成)
2.明确灾害防范应对要求。按照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省、市防震减灾领导组办公室部署,结合我县地震灾害风险,提出加强2024年全县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要求。(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3月底前完成)
3.提高督导检查实效。以乡镇落实县委县政府防震减灾救灾工作部署和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情况为重点开展工作督导,指导督促7级设防乡镇落实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检查,协调支持成员单位分级分行业加强日常监管,协调支持成员单位分级分行业加强日常监管,督促落实抗震设防避险减灾有关措施和标准。(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12月底前完成)
二、把灾害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
4.积极参加地震风险趋势会商。县地震局积极参加省市开展的地震趋势风险会商,提出对重点乡镇和主要风险,形成防范应对措施建议。(牵头部门:县应急局,持续推进)
5.强化地震监测预警。加强辖区内地震监测设备维护,强化地震重点监视和关注乡镇的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做好地震观测资料跟踪分析、异常现场核实和宏观异常调查核实,加强有感地震震情跟踪。(牵头部门:县地震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
6.抓实源头风险防控。加强新建工程抗震设计审查,严格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批,大力推广使用《六安市农村自建房设计图册》,提升农民新建房抗震性能,把好工程设计“源头关”。依托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开展全县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调查。(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7.推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落实《安徽省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范围清单》要求,对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等应评尽评,切实做好安评项目监管等工作。(牵头部门:县地震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8.创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式。加强融媒体科普宣传,开展防震减灾救灾科普“六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紧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
三、把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纳入实训内容
9.充实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突出大震巨灾初期可能面临的“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编制有关专项方案,明确抢修保通、交通、电力、通讯等重点问题的解决措施。(牵头部门:县交通运输局、县科商经信局、县发改委、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国网金寨供电公司;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持续推进)
10.突出应急队伍培训和装备配置。积极选派地震救援骨干力量参加国家和省级组织的专业培训,依托国债项目,加强地震救援队伍“高精尖”装备配备,提升地震救援实战能力。(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
11.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地震桌面推演,预设突发情况和复杂场景,突出现场指挥部构建、启动预案、抢修保通等重点内容和环节。强化演练评估,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协同能力。(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12月底前完成)
四、把地震应急准备摆上重要日程
12.第一时间处置地震灾害。发生2.5级及以上地震后,迅速做好信息报送、会商研判等工作。县震指有关成员单位组成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核实灾情,指导属地政府开展应对处置。发生3.5级以上地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灾害快速预评估,确定灾情重点区域,快速生成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需求和预需安置群众数量等信息,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加强地震舆情引导,回应社会和公众关切,稳定社会秩序。(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
13.提高救灾物资保障水平。突出大震巨灾救灾物资峰值需求,完善生产能力储备、协议储备和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储备模式。(牵头部门:县发改委、县应急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
14.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利用。根据省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指导有关部门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按照避难需求进行升级改造,规范场所日常运维管理,按规定储备应急物资,灾后及时启用。(牵头部门: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发改委、县教育局、县文旅体育局;协同部门:县震指成员单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