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前公示】《金寨县斑竹园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2024-02-04 16:54来源:金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为优化斑竹园镇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开发秩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编制《金寨县斑竹园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前,《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使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424日至202434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现场公示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政府

电子邮箱 2296017894@qq.com

联系电话 18949822253

《金寨县斑竹园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即金寨县斑竹园镇行政管辖范围,包括其下辖的10个行政村(红源村、漆店村、王氏祠村、斑竹园村、桥口村、小河村、长岭关村、沙堰村、金山村、万何村),总面积153.02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1、规划定位

鄂皖两省边际的商贸重镇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旅游服务中心

2、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形成安全、高效、协调的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高质量生活的美丽斑竹园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5.20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4.51平方公里(2.18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0.54平方公里

附图1镇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2、全域总体格局

构建“一核两带、四区多点”总体格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为基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本原则,构建“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的县域总体空间格局。

“一核”:即斑竹园镇城镇发展主中心。突出核心带动,做强中心镇区;

“两带”:即沪蓉高速城镇发展带、中心镇区-金山村旅游发展带;

“四区”:即中部红色文旅区、北部生态康养区、南部农旅体验区、西部绿色休闲区;

“多点”:即金山村休闲旅游节点、漆店村观光农业节点、王氏祠文化旅游节点、桥口村狮子口养生节点、长岭关西大门旅游节点等。

附图2镇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落实县级规划分区划定成果,镇域共划定类一级规划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并细化为城镇集中建设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三类二级规划分区。

附图3镇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四、产业发展引导

搭建产业结构体系。构建“2+3+X”小镇产业体系,以红色文旅为重点,以红色文创为延伸,以绿色休闲为配套。产业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形成“一带一镇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附图4镇域产业发展引导图

五、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

铁路:规划保留现状沪汉蓉铁路交通廊道以及墩义堂站。

高速公路:规划保留现状六武高速。国省道:规划保留现状346国道、448省道、245省道。

县乡道:规划保留现状县乡道,将068乡道打造为旅游道路。

农村道路: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打造美丽农村路,即改造县乡公路升级、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建设。

公共交通规划:完善公共交通建设,促进镇政府驻地与村庄的交通耦合,实现绿色出行。公交站点结合各个自然村分布情况系统安排,合理布局公交站点,公交停靠站站址宜设在区域主要道路两侧。

附图5镇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2、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乡镇-村两级公共服务体系。

乡镇级: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政务服务中心、中学、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健身中心、乡镇公园、农贸市场、商业中心等。

村级: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文化活动室、文体活动广场、卫生室、金融电信服务点、农资站、邮政网点、图书室、公共厕所、宣传报刊栏等。

六、镇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1、空间结构

着力提升斑竹园镇镇政府驻地居住生活、公服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镇区空间发展骨架,各组团内道路自成体系,组团之间通过快速通道进行联系,同时加强组团内各片区环境的营造,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功能,规划形成“一核两带斑竹园,三区多点红色镇”的整体风貌。

“一核”:为以斑竹园政府为核心的镇区发展核;

“两带”:城镇发展带、滨水休闲带;

“三区”:为综合服务区、门户形象区、品质生活区;

“多点”:为镇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特色民俗活动点等多个红色主题节点。

附图6镇政府驻地空间结构规划图

2、交通组织

构建通达高效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主-次-支”三级道路体系。主干路红线宽度为12-20米,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9米。以现状路网为基础,完善次支路网建设,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及停车空间。

主干路:规划主干路形成“Y型”道路体系,以245省道为镇区主要道路,连接六武高速下道口,突出镇区门户形象。

次干路:规划次干路形成环状闭合路网,东向南向与斑竹园村路网相衔接。

支路:以现状支路网为基础,依托地形构建小尺度、分区差别化的支路网络。

道路横断面:镇政府驻地主、次干路机动车道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根据不同道路的不同功能,采用适宜的断面组合。

静态交通规划:结合客运站、广场布局社会停车场,保留现状客运站、加油加气站。

附图7镇政府驻地道路交通规划图

    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分层、分级落实《金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本规划确定的2035年目标和各项指标,推进重点地区的规划研究和编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经行动态维护。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全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