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前公示】《金寨县槐树湾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为优化槐树湾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规范开发秩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编制《金寨县槐树湾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目前,《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使公众充分了解《规划》草案内容,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
一、公示时间:2024年2月20日至2024年3月20日
二、公示方式:网上公示
三、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邮寄地址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S251槐树湾乡人民政府
电子邮箱 :huaishuwan2008@163.com
联系电话 :2700211
《金寨县槐树湾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即金寨县槐树湾乡行政管辖范围,包括其下辖的10个行政村(槐树湾村、响山寺村、兴田村、板堰村、万冲村、板棚村、双石村、码头村、长冲村、杨桥村)和梅山水库,总面积132.14平方公里。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1、规划定位
集工业加工、商业贸易、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山水特色乡。加强梅山水库上游水环境保护,依托优美山水,李开文故居等红色资源,槐树湾臭干子、老班长红烧肉等带有地域色彩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推动蚕桑、毛竹、茶叶等传统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互动发展。
2、规划目标
2025 年目标:建设成为山水秀美的绿色生态乡镇
到 2025 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生态空间保护成效显著,农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镇空间更加集约高效,国土空间治理逐步完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得到全面系统保护,生态宜居品质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2035 年目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宜居乡镇。
形成安全、高效、协调的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域农业生产与城镇建设均处于资源环境可承载规模。全面建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高质量生活的美丽家园。为槐树湾乡打造“集工业加工、商业贸易、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山水特色城镇”提供空间保障。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5.25平方公里(8.2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52平方公里(1.88万亩)。
|
附图1 乡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
2、总体规划
科学协调三类空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结构体系。以保障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资源、满足生态用地需求、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协调基础设施用地、提升国土景观风貌为原则,对全域内各类建设用地及山水林田湖草等非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安排,确定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以及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主要用地的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明确规划导向,提出结构优化、布局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以及时序安排等。
|
附图2 乡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
落实县级规划分区划定成果,乡域共划定四类一级规划分区,包括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乡村发展区。并细化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区域基础设施区、特殊用途区、自然保留区等二级规划分区。
|
附图3 乡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
四、产业发展引导
依托本底资源优势和发展水平,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红色文旅为驱动,以特色种植业基地为基础,区域基础设施为支撑,规划构建“一带四节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带:特色村镇体系产业发展带;
四区:中部的集聚示范区(主推产业融合发展)、南部加工储备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北部政务发展核心区、红色革命旅游区。
以码头村张公山、兴田村玉石山、响山寺村红色景观等景区为重点,立足高寒山区自然资源保护和良好生态后发优势,以休闲旅游为支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积极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塑造红色文旅之地;利用现代科技、文化创意,延伸发展红色文创产业,重点发展红色旅游纪念品、红色文艺创作、红色 VR 再现、革命人物宣传,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提高红色旅游价值链,带动人民发展致富。
以桑蚕养殖作为主导产业,茶叶种植加工及其衍生业与毛竹加工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乡内相关领域核心企业21带动作用,提升打造一批高标准种植养殖基地,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扩大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继续保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探索发挥村级小型公益性项目建设主体带动作用,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
五、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
1、生态修复
以生态本底、资源状况和城乡发展格局为基础,以生态和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在县级“两库,两区三屏,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的指导下,明确槐树湾乡在的“森林山地生态重点区”生态修复区域,以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为主要功能定位,落实区内森林山地生态修复重点区修复要求。以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导,生态修复以“筑牢城市生态脊梁”为目标,强化山体自然风貌保护,促进森林提质增效。合理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探索“两山”转化实现路径。
2、国土综合整治
到2035 年,通过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实现全域耕地面积、质量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科技创新,提升土地整治综合服务能力;整合全域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各类资源与载体,合理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村庄宜居聚集、产业集聚升级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土地整治图斑面积23.71 公顷。
|
附图4 乡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 |
六、乡政府驻地空间布局
1、用地布局
统筹安排中心镇区各类用地,优化形成“一带双心”的整体空间格局。其中,“一带”是以穿越集镇区的河流为轴线,构建东西向生态景观带。“双心”是指以槐树湾乡政府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南部居住产业组团为核心的“生活服务中心”。通过镇乡统筹、用地集约、产业多元、生态融合,打造红绿交织的特色槐树湾。
|
附图5 乡政府驻地用地布局规划图 |
2、交通组织
构建通达高效的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主-次-支”三级道路体系。主干路红线宽度为12-20米,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9米。以现状路网为基础,完善次支路网建设,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及停车空间。
主干路:充分衔接过境区域道路,以X072、S251(边缘过境为集镇区主要道路,南北串联整个镇区。
次干路:以沿河北部和南部规划主要道路,形成集镇区集散交通网络骨架。
支路:以现状支路网为基础,依托地形构建小尺度、分区差别化的支路网络。
道路横断面:镇区主、次干路机动车道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根据不同道路的不同功能,采用适宜的断面组合。
静态交通规划:保留现状槐树湾汽车站和镇区北部停车场,结合报批数据,在集镇区西部增加一处公共停车场。
|
附图6 乡政府驻地道路交通规划图 |
七、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落实“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体系,分层、分级落实《金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本规划确定的2035年目标和各项指标,推进重点地区的规划研究和编制。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维护机制,根据规划实施评估结果经行动态维护。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形成全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