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

2025-02-04 14:43来源:金寨县水利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附件
2024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简介 持有单位
一、水旱灾害防御
1 大量程高含沙量在线测量系统 该成果采用振动传感器原理,通过传感器振动频率变化值测量被测液体的密度,基于密度和含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测量被测液体的含沙量,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精确稳定等特点,可实现含沙量0~700千克/立方米范围内在线测量。适用于水电站、江河、湖库等含沙量在线测量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 TES-91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 该成果基于组合红外吸收散射光线法,采用840±5纳米波长的近红外光,根据不同泥沙的反射率差异,利用传感器软件的逆投影成像技术,实现连续精确测定水体中悬移质泥沙含量。可不受色度影响测定悬移质泥沙含量,直接输出泥沙含量数据,实现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适用于江河、湖库、渠道等泥沙含量不超过120千克/立方米的水体中悬移质泥沙含量的测量 天宇利水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
3 HHSW·NUG-1型光电测沙仪 该成果采用红外散射原理,针对高含沙、大流速的应用环境,通过核心光电组件、采样核心模组等硬件集成,运用独创的核心算法,实现含沙量0~700千克/立方米范围内在线监测。适用于江河、湖库、渠道等各类水体悬移质含沙量的长期在线监测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郑州星睿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4 双轨循环式智能雷视测控系统 该成果集成雷达测流和视觉AI采集等多种功能,建立水文监测控制系统,采用多普勒效应与视觉AI图像分析技术实现远程自动精确监测,可实现定时测量或根据不同水位级自动选择垂线进行测量,并自动上传数据。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控制模式,可实时监控信号频谱分布、溯源查看流速信号应用情况,能够适应全天候及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水文监测。适用于水文站无人值守远程测验、在线测验等业务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5 水文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平台 该成果基于异步处理、通信规约归一化、ETL等方法,支持多信道、多通信规约、多数据源的海量水文多源异构监测数据采集处理。通过定时检查数据完整度,向终端发送数据下载指令或通过多种插值算法完善数据,及时弥补缺失数据,采用多模型流量统一分析计算技术提高流量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可为各涉水业务系统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数据服务。适用于各级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或数字孪生流域监测数据底板建设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江苏南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6 武大AiFlow视觉测流产品 该成果基于深度融合的STIV、PIV、PTV、OP等多种算法,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结合人工智能训练以及参数率定技术,可在线全量程监测水位、流速和流量,实现无人监测、远程监管和免运维,降低监测成本。适用于现代化水文站水位、流速、流量、流场等水文要素的自动在线监测 武汉大水云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智慧水业研究所
7 水文在线监测系统 该成果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水文在线监测数据的接收、分析与展示等功能;基于历史水文数据分析实现在线监测设备和安装位置选取,基于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高精度推算模型,提升水文监测能力。适用于水文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8 多沙河流水库模型流量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成果采用双活塞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来拉动上闸口组件的升降杆,实现不同泄洪通道及排沙通道的单独流量自动化控制。其中,水库模型流量控制闸门中部设有若干个泄洪通道和排沙通道,上闸口组件设在泄洪通道入口处,下闸口组件设在排沙通道入口处,升降杆向上滑动能够打开出水口,并通过控制向上的滑动距离来控制出水口开度,可精确控制进出水口流量。适用于多沙河流水库泄洪通道及排沙通道流量的自动化精确控制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9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通用化信息管理平台 该成果基于微服务框架,应用SpringCloud、Vue等计算机技术,采用组件化开发模式,集成工程管理、环境信息、监测管理、在线采集资料分析、监测预警、巡视检查、系统管理等多功能模块,可实现监测过程线异常值快速定位和安全监测大事记自动化高效标注等功能。适用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从施工期到运行期全方位的安全监测业务管理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0 泄洪水力学安全实时监测平台 该成果集成泄洪水力学多参数观测设备,搭建信息化平台,将压力、流速、水下噪声、掺气浓度、泄洪雾化降雨强度、振动加速度、振动应力等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采样信号的水力学参数同步采集、分析及输出,实现采集仪器的自动化监测,可与泄洪调度时间对应,确保关键数据不丢失。适用于泄洪、输水等场景下水力学安全观测分析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11 SYRF-A型毫米波雷达流量计 该成果为非接触式雷达流量计,由主控模块、雷达流速测量模块和雷达测距模块组成,采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测量流体的表面流速,采用频率调制连续波雷达技术对水位进行测量,再结合明渠、河道或管道的断面信息和自主模型通过流速面积法计算流量。适用于灌区输水渠道、涵洞等场景的流量监测 中科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无人机和无人船集群协同测量技术 该成果基于多目标荷载的无人平台优化设计,集成多模组自组网通信技术,通过建立面向任务的多平台协同与管理方法,研发无人机和无人船集群管控平台,构建无人组网的测量作业体系,实现高效、智能的无人组网集群快速测量。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智慧水利等领域的基础数据获取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13 基于无人船 ADCP 测流与无人机雷达测流协同的无人化测流装备 该成果基于ADCP声学多普勒方法测流技术、雷达波方法测流技术、无人载具技术,利用无人船适用于复杂水域和长时间稳定运行特点、无人机适用于大范围监测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集成无人船ADCP测流与无人机雷达测流协同的无人化测流装备,可实时传输测流数据至地面站或遥测站,实现数据的快速共享和分析。适用于河流、湖泊、航道的流速、流量测验工作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海普水文科技有限公司
14 无人机与无人船水上水下一体化智能感知与多源点云数据融合技术 该成果基于适应多场景的无人船测量技术、无人机和无人船联合作业技术、多平台协同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研发搭载多波束和激光雷达的无人水上水下一体化平台,设计成套可分解式水陆两栖测绘无人船装置,形成“空地水”多种测绘技术协同采集与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的应用系统。适用于山区与平原河道水位、水深、流量、流速、泥沙测量,以及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监测 三峡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克州新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5 智能化排涝技术 该成果包括多型号排涝机器人、水带铺设和收卷自动化装备等,主要面向城市地下空间排涝救险需求,实现排涝救险作业机械化、现场信息参数化,可改善一线救险人员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为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现场数据支持。适用于复杂环境的城市内涝抢险,如地下车库、涵洞隧道、地铁等城市地下空间积水的排涝抢险作业 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16 城市排涝系统效能提升立体化工程技术 该成果为集源头减排、设施蓄排、超标应急为一体的城市排涝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城市排涝系统效能评估技术、源头减排绿色设施-小排水-大排水系统效能提升技术,可评价蓄排系统能力及各设施之间效能匹配性,优化提出排涝系统空间布局方案与工程设施关键设计参数,提升主要设施效能。适用于城市内涝治理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17 低速大扭矩贯流泵用永磁电动机驱动技术 该成果将低速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应用在潜水贯流泵上,使得低速大流量潜水贯流泵实现永磁直驱,免去减速箱、软启、补偿柜等辅助设备的使用,具有低振、低噪、高效、基本免维护等优点。采用长径比约为2:1的细长型紧凑结构,可保证流道良好的过流性能,同时还可有效减少土建面积,降低投资成本。适用于水利行业低速(100~500转/分)大流量潜水贯流泵的应用 日照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
18 基于注水式防洪箱和鱼鳍式防洪屏的组合式移动防洪墙 该成果由注水式防洪箱和鱼鳍式防洪屏组成,两者可快速构筑组合实施防洪抢险。注水式防洪箱由箱体单元、连接系统、防渗系统及注排水系统四个功能单元构成,箱体可注水利用自重产生抗滑摩擦力,底部平铺粘接的高摩擦性能防渗垫层可相互拼接构成防渗系统,单个箱体四侧设有并列式连接路径可与相邻箱体快速搭接构筑防洪墙。鱼鳍式防洪屏主要由挡水面、承水部、防渗系统和抗滑系统四个功能单元构成,融合L型曲面结构、鱼鳍式多阻肋防渗、弹簧立柱拼接技术,利用承水部水体自重、接触面抗滑摩擦力以及鱼鳍式多阻肋防渗件超长渗径整体实现挡水、防渗等多功能目标。适用于堤坝漫溢险情、城市内涝险情的抢护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泰州思百瑞水务有限公司
德尼尔科环境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二、国家水网建设
19 融合InSAR、北斗及机器视觉技术的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变形监测技术 该成果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融合多时相高精度干涉测量面域监测、高分辨率摄影测量局部监测和北斗重要点位监测等技术方法,采用RapidSAR软件、北斗接收机、视觉位移测量仪,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变形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实现全覆盖、多尺度、全天候、毫米级变形监测。适用于水库大坝、高边坡、渠道、渡槽的高精度外部变形实时在线监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运行分公司
深圳市星地遥感科技有限公司
龙岗区水库管理中心
20 水利遥感大数据智能感知技术 该成果面对水利遥感大数据-多源海量影像自动化、智能化处理与信息的提取需求,结合无人机、多光谱、高光谱、SAR、LiDAR等各类型数据动态,整合构建天空地全方位信息动态感知体系,对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利工程等各项水事目标开展综合化、一体化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作。适用于构建水利遥感大数据持续动态获取及分析技术体系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21 水利工程InSAR毫米级变形监测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采用国产商业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影像,通过建立针对土石坝及库岸边坡变形的InSAR监测实施方案、数据处理方法和软硬件应用平台,为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监测信息。可结合北斗监测、渗流传感器和物联网监测技术,对水利工程开展表面变形和渗流渗压等实时在线监测。适用于土石坝、库岸边坡、堤防、渡槽等水利工程变形监测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北斗智星勘测科技有限公司
22 混凝土坝智能温控防裂技术 该成果运用数字孪生、AI、大数据和数值仿真等技术,通过内嵌的分析、评价、预测决策和调控模型,实现对混凝土坝温控信息中25种关键要素的实时采集、温控指标自动管理分析和评价、温度应力和开裂风险动态实时分析预警等功能。可用于混凝土坝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生产拌和、运输、浇筑、通水冷却和保温养护的全环节、全过程智能监控。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建造及运行全生命期裂缝防控和质量控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3 水电工程流域自然灾害链仿真平台 该成果基于GPU并行加速技术,自主研发工业软件CoSim,包含固体(DEM、FEM、MPM)、流体(SPH、LBM、FVM、SWE)以及不同算法间耦合等计算模块,解决流域洪水、水电工程库区崩/滑/流灾害链及涌浪对大坝冲击等灾害效应的大规模高性能仿真难题,可为流域梯级库群自然灾害链全过程仿真分析与数字孪生提供支撑。适用于流域洪水、崩/滑/流堵江和涌浪等自然灾害链全过程的评估、预测及应急预案制定 清华大学
24 长距离调水工程智慧建管系统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针对长距离调水工程建设,提出管控技术方法和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全过程建管智慧化业务模型、复杂组织体系、线上计量支付及全阶段投资联动管控模型,基于B/S架构的轻量化BIM引擎、融合BIM+GIS+IOT技术的工程建造管理数字孪生模型和技术体系,形成长距离调水工程智慧建管系统。适用于长距离调水工程建设 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5 基于数字孪生的大坝安全监测智慧管理平台 该成果集成安全监测感知体系,汇聚多源异构安全监测数据,构建大坝安全专题数据底板以及分析-预测-预警-评价全链条专业模型,融合工程安全知识库,形成多维度在线监控指标体系,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全生命周期智慧业务,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智能化数据分析、智慧化在线监控、可视化成果展示,可提升大坝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适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智能感知、专业分析和监控预警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6 土石坝安全建设与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 该成果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土石坝工程的建设与运维阶段进行全面的仿真和模拟,通过多元数据融合对大坝服役性态进行集成化模拟,可预测预报灾害特征,推演灾害发展过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支持根据推演结果制定决策方案和修复措施,实现土石坝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建设管理。适用于土石坝安全建设与管理的数字孪生系统平台建设 武汉大学
27 拱坝数字化设计系统 该成果基于数字化设计平台及有限分析软件,建立拱坝数字化设计系统。以拱坝设计流程为基础,实现多种线型双曲拱坝体形设计的可视化与流程化;依据拟定的拱坝体形参数,实现拱坝数字化模型的自动化构建、横缝和坝身孔口等细部结构的智能化设计;通过可视、交互的自定义图形用户界面,实现拱坝应力计算及等效的标准化与自动化。适用于多线型双曲拱坝的体型、细部构造的数字化设计及有限元自动化计算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8 沿江三角门船闸开通闸运行控制技术 该成果由“三角闸门受力试验研究控制系统”和“船闸开通闸安全运行条件的定量确定方法”组成。控制系统可同时进行水位、流态和闸门受力的自动测量和控制,定量确定方法能快速确定闸门的开启时刻及开通闸时段。可解决三角门船闸安全、高效的开通闸运行问题,克服传统开通闸单纯靠经验控制的瓶颈,提高船闸的过闸效率。适用于沿江三角门船闸的运行管理 河海大学
29 智慧化整体式合页活动闸 该成果基于液压三铰点变幅机构原理,采用整体式底铰支座结合小角度运动油缸驱动闸体的合页式结构,实现挡水、泄水、冬季运行、无动力降闸、跌水曝气、生态环保等功能,并通过搭建合页闸智慧综合管控平台,建立健康诊断模型和多闸联合调度模型,实现闸坝工程智慧化管控。适用于河道景观、蓄水灌溉、水力发电、水库扩容、海水挡潮等水利水电及水生态工程建设 北京中水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30 小型水库雨水情和大坝安全全要素监测与预警技术 该成果通过高度集成一体化智慧站、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智能识别视频监控终端等智能感知设备,融合物联网、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小型水库雨水情、大坝安全全要素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可视化模型汇聚集成展示,大坝运行性态模拟分析和智能预测,异常情况预警等功能,可为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和大坝安全监测提供支撑。适用于流域、区域小型水库群或单个小型水库的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 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31 混凝土坝结构性态数字孪生和安全监控技术 该成果基于有限元仿真理论、数理统计方法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混凝土坝感知数据实时获取、几何模型高效构建、结构性态同步仿真、安全风险智能预警、前瞻性仿真预演以及结构优化调控等功能,可为混凝土坝优质高效建设与运行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适用于混凝土坝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蓄水过程、工程安全性态等全过程动态管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32 水工金属结构安全运行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 该成果基于前端感知传感器、数字建模、边缘计算和数据融合等技术,解析水工金属结构运行场景要素、动态变量、模型及数据间的约束和耦合关系,构建水工金属结构数字模型及可视化系统,实现对水工金属结构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测,可为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与安全预警提供支持。适用于水工金属结构的深层次运行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健康状态评估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33 区域大中型水闸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 该成果集成PMMA材料可视化自动位移监测、多通讯模式分布式模块化信息传输、跨平台支持和多库访问、三维引擎平台搭建等技术,构建多源信息融合的分级预警模型,形成高度灵活和跨平台的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为跨区域大中型水闸安全运行提供全天实时在线监测。适用于跨区域、多对象、多类型的复杂水闸工程安全监测与预警 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防汛机动抢险队)
南京瑞迪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4 已建水闸的安全监测智能传感设备及预警技术 该成果基于水闸安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应力、形变和动力学指标,建立静-动力学指标一体化的安全状态评估预警模型。通过研发微芯系列智能传感设备,实现连续毫秒级采样和多种无线传输模式的结合,可实时采集位移、倾角、振动等多种指标;具备高效数据处理能力,形成传感-平台-运维三位一体的安全服务模式。适用于各类已建水闸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监测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中关村智连安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5 膨胀土岸坡和堤坝渗透失稳在线修复防控集成平台 该成果集成多元数据融合、监测预警、检测识别与评估、修复加固等技术,为岸坡、堤坝渗透失稳提供在线修复和防控全链条解决方案,实现工程全生命期多维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滑坡预警预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修复加固效率,改进岸坡和堤坝渗透滑坡风险的应对方式,提升灾害防治技术水平。适用于膨胀土地质类型的岸坡和堤坝渗透失稳防控与修复加固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36 膨胀土边坡变形破坏预警及应急处置决策技术 该成果采用机理与数据协同驱动方法,揭示降雨、地下水位等影响因素的高、低频成分对膨胀土边坡变形趋势性、周期性和波动性分量的影响机制,提出识别导致边坡变形破坏关键因素的方法,明确地下水位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形成考虑边坡变形时空异质性滑坡类型、潜在滑动面与滑动时间的预测预警方法,以及卸荷、排水等边坡加固的优选方案。适用于涉水膨胀土边坡安全监控、失稳预警及应急处置决策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37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全面感知技术 该成果基于窄带自组网通讯技术,构建极端条件水利应急自组网系统,具有去中心化、自主动态判选节点路由、无线多跳自组织、节点故障自愈、不依赖有线传输、低功耗等特点;在无线超短波频段工作时,可基本不受雨衰影响情况下提供全面通讯感知。适用于洪涝、地震等灾害引发断电断网断路的极端条件及日常条件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感知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
永定河流域(北京)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38 大型明渠调水工程智能调度技术 该成果采用调水工程的区间自适调度方法,通过工程水量动态调度模型、前馈与反馈控制结合的调水工程实时控制模型,形成大型明渠调水工程运行控制仿真平台,可根据实际调度需求单独或组合使用,实现水源-输水工程-用户全过程智能调度。适用于以明渠、无压隧洞等为主要输水方式的大型调水工程调度管理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39 耦合扰动控制的黄河梯级水库群多过程协同调度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梯级水库群多过程协同控制原理,以多过程协同调度技术,引导梯级水库群系统整体优化;建立扰动程度影响调度效益损失的量化评估方法,以可承受风险下效益损失最小为目标,优化形成水库群扰动控制方案;采用多时空尺度嵌套和多过程动态协调方法,实现常态协同调度与实时扰动控制的无缝对接,为提升梯级水库群综合效益提供支撑。适用于具有供水、发电、生态等多种任务的梯级水库群调度管理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西安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40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调控运管综合智能化系统平台 该成果集成综合监控、水量调度、水质监测和运行管理等系统,形成洪水预报、电站监控、移动应用和统一门户等管理于一体的调控运管综合智能化系统平台,提出基于机器运算、机器学习和运筹优化径流预报的跨流域调水的水库供水调度动态控制方法,可为水资源优化调度、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智能运维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适用于大型水利枢纽及水库、电站、引调水等工程的调度管理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41 基于惯性视觉测量相机的大坝边坡形变高频实时监测 该成果由惯性视觉测量仪、主/被动发光靶标、智能感知预警平台组成,在大坝边坡表面安装发光/反光靶标,采用惯性视觉测量仪对视场内所有靶标进行高频连续成像,并实时解算水平与垂直方向位移量,可达亚毫米级监测精度,监测数据经无线模块上传至云平台,结合历史数据可进行变形异常预警。适用于大坝边坡的形变监测与预警 深圳市智源空间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42 机器视觉水工建筑物形变位移监测技术 该成果基于人工智能图像算法,采用亚像素拟合技术对监测物特征截面或自然特征点进行非接触、远距离、全视角、高频率、高精度、全时段、长周期的形变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多模态建模分析,可判断风险关键部位,为及时避险和救险提供决策支撑。适用于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形变监测与预警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43 智能化大坝安全监测及预警评估平台 该成果基于物联网协同感知、无线通讯、智能决策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可实时监测坝体渗流渗压、应力应变、强震效应、内外观缺陷、环境量等信息,实现监测数据汇集、多维复杂关联因素下的大坝变形动态模拟及趋势预报,展示基于BIM+GIS技术的水利工程孪生,为大坝安全智能化监管和科学化决策提供支撑。适用于大坝安全监测与预警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44 一体化闸门 该成果由物联网、传感器、自动控制、边缘计算等技术组成,可实现渠道水位监测、流量测量、实时监控、水量智能调控等功能,完成对渠道水量的调控与管理,可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促进水资源精准调度和高效利用。适用于灌区信息化建设、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及高标准农田建设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45 基于钻进过程信息挖掘的岩体力学特性感知系统 该成果利用安装在勘探钻机上的传感器,实时获取钻进岩体过程中的推进压力、旋转速度、钻进扭矩以及电压电流等钻进数据。通过力学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提出钻进比能、速度以及消耗功率等指标,建立钻进数据和工程岩体力学特性参数映射关系,形成基于钻进过程信息挖掘的岩体力学特性感知系统。适用于在钻进过程中感知分析岩体的强度参数和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46 堤坝工程渗漏险情无人机载式红外-可见双光协同巡检与判识技术 该成果基于堤坝渗漏与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间关联机制,集成无人机遥测、卫星定位、红外热成像、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研制无人机载式红外-可见双光协同巡检成套装备;通过基于无人机红外-可见双光巡检图像融合学习的堤坝渗漏险情精细判识模型,形成可视化的巡检操控与自动判识系统。适用于各类堤坝工程的日常巡查及恶劣天气下渗漏险情排查 河海大学
安徽梦之翼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47 堤坝渗透隐患时移地球物理成像监测技术 该成果由堤坝隐患时移电法与时移地震成像监测系统、数据反演成像算法组成,可提高堤坝隐患演变致灾过程的探测精度和险情响应速度,实现堤坝险情隐患发展过程动态实时监测。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堤坝及岸坡隐患监测、结构健康诊断、土体健康性状监测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48 “南水·坤宁”堤防隐伏病险智慧诊治技术及装备 该成果以高频波传播算法与多源信息解译模型为核心,将隐伏病险特征、多源异构数据、复杂地形作为边界条件进行解耦,通过探测数据实时传输、分析和险情预警软件,形成适合极端条件下全地形综合诊测车载平台,研发“南水·坤宁”车载堤坝隐伏病险快速无损诊测装备。提出堤坝深埋病害可视化修复造影增强材料与造影成像技术,并研发灌浆修复可视化技术装备。适用于水利工程堤坝隐患监测与治理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49 千米级超深钻孔压水试验装备和技术 该成果由深孔压水试验装置、多通道转换快速卸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组成,通过操作单向阀和多通道转换快速卸压装置,实现高压水充胀栓塞、充塞水道封闭、单向止流密封、快速可靠卸压等功能,可解决深孔压水试验止水难和卸压难的问题。适用于千米级深孔全孔段连续压水试验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50 天空地一体化引调水工程综合勘测成套技术及设备 该成果基于天空地一体化感知和联合解算技术,通过贝叶斯深度学习和地形地质数据库,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和地质雷达结合近距离遥感反演,同步获得引调水工程表面地形、地质条件等高精度数据,并根据地质灾害演化机理,实现灾害预报预警。适用于引调水工程的地形、地质、地下水、岩性、稳定性等的综合勘测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51 基岩泥化夹层清水钻进高品质取芯技术 该成果基于泥化夹层的钻进取芯特征、孔内钻具运动特点和孔内冲洗液运移规律,通过数值仿真、室内试验和现场工程试验,形成防振动、防冲刷、防对磨的取芯钻具、钻头与配套工艺,可提升基岩泥化夹层地层清水钻进取芯品质,为提高工程勘察精度、运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水利工程中软弱夹层地层勘测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先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52 水环境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 该成果基于量子点光谱技术,根据不同尺寸量子点对特定光谱范围敏感的特性,将量子点合成为特定尺寸和结构,并集成到微型芯片上,可将实验使用的大型光谱分析仪器缩小至手机摄像头大小的微型光谱传感器,便捷搭载到手机、电脑、无人机、无人船等终端设备。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地下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等水环境监测 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53 高坝深埋病害精准诊断与可视化除险技术装备 该成果集成高土石坝病变灾变模拟理论与深埋病害探测修复技术、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探测修复技术,结合土石坝渗流场畸变理论与高精度电磁探测解译方法,可准确定位土石坝渗漏病害,运用浆液造影材料配方及示踪技术实现可视化修复功能。通过无人机喷液和识别平台,可准确定位混凝土坝隐性开裂病害,运用聚脲裂缝表面封闭材料及环浆材料实现快速修复。适用于土石坝渗漏病害以及混凝土坝隐性裂缝的探测与修复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54 水库大坝异常渗漏多场联合示踪探测技术 该成果通过测量水库大坝周边温度场初步判断渗漏高程,检测渗漏水体与坝内不同区域水体的天然水化学指标及相关性判断渗漏水源的来源及渗流通道,开展多源示踪试验,判定各出水点与投放点之间的水力联系,反演堤坝异常渗漏三维渗流场综合判定大坝异常渗漏路径。适用于各类型水库大坝、河道、圩区堤防等渗漏隐患的探测与安全评价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55 土石坝渗流场时移并行电法监测技术 该成果基于时移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利用时移并行电法技术精细追踪大坝渗流薄弱区或隐患区的电阻率变化,感知坝体的渗透过程。利用物联网远程控制技术,形成具有自主感知、动态成像、自动分析、智能预警功能的大坝渗流场远程感知系统,可为构建“天空地水工”感知体系和堤坝健康评价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渗流场的在线监测与实时成像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惠洲地质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56 连续缠绕玻璃钢夹砂输水管技术 该成果通过连续缠绕工艺,将玻璃钢夹砂管道和整体橡胶圈套筒接头结合组成输水管,耐腐蚀、耐老化、耐热和耐燃的强度高且有一定柔性,“水锤效应”适应能力较强。具有可适应地质不均匀沉降,后续维护成本相对低,维修工艺相对简单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大口径、长距离、高压力的引调水工程 福建路通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7 高抗冲耐压双轴取向聚氯乙烯(PVC-O)输水管道 该成果采用径向扩张和轴向拉伸工艺,将PVC-U管坯扩张拉伸形成输水管道,对比其他产品具有抗冲击性和强度更高、韧性更好、内壁更光滑等特性,管道在运行中耗能相对更少、输水能力和弹性模量相对更大、抗水锤性能相对更强;接头采用无渗漏密封设计,减少水资源漏失。适用于管道输配水工程 河北建投宝塑管业有限公司
三、河湖生态修复
58 河湖生态补水与地下水回补技术 该成果集成河湖库清理整治与生态修复、多水源调配、地下水回补、水文动态监测、数值模拟、遥感解译、无人机航测等技术方法,形成集补水水源、补水路径、补水过程、动态监测、效果评估为一体的河湖生态补水与地下水回补的技术方法和体系,可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地下水超采地区断流干涸河道湖泊,实施大规模、长时间生态补水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59 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地下水位调控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潜水-土壤水-地表盐分水盐转化机理,提出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地下水临界埋深计算方法,结合干旱区农业灌溉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特点,形成干旱区灌溉绿洲土壤次生盐渍化地下水科学管控与修复方案,可为次生盐渍化严重的西北干旱区生态治理修复提供支撑。适用于西北绿洲灌区水生态修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60 地表-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 该成果通过微地形重塑泵吸交换构建与水动力优化技术,优化水动力条件,增强地表-地下水交换,促进沉积物中氮磷等污染物降解,提高河网整体的自净能力。通过闸、坝、泵联合调度手段,结合底泥环境修复的应急综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实时跟踪、动态拦截和靶向去除,减少污染影响的时空范围。从污染水体常态化修复和应急综合处理两方面共同实现地表-地下水协同修复。适用于平原河网区域水生态修复 河海大学
上海握蓝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1 地下水超采区动态评价预警关键技术 该成果建立流域统一分区分层的地下水站网和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大规模河湖生态补水条件下典型河道沿线和超采区地下水回补效果模拟预测模型,提出流域超采区分级分区安全阈值预警技术,实现“一个清单”定期跟踪、“一张表”多角度评估、“一张图”动态监控的流域地下水动态预警与关键信息智能应用。适用于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评价及预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评估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2 基于水沙动力过程的水库清淤排沙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水库泥沙运动及水流流动特性,通过水库工程清淤、床面微爆等人工扰动和排沙调度减淤的耦合叠加作用,解析非工程与工程措施协同效应,提出水库工程清淤措施与水库冲沙排沙调度非工程措施协同调控方案,优化二者在时空上的耦合方式,并进行协同调控的效果评价,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水库调控与工程减淤协同调控技术。适用于各类水库清淤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63 多沙河流水库减淤清淤一体化技术 该成果基于泥沙输移理论与水力冲刷原理,提出库区泥沙淤积厚度预测方法,结合机械开槽与水力冲淤形成一体化技术,可实现水库减淤清淤和库容恢复。通过淤积厚度计算、引水槽设计、机械开槽、水力冲刷等成套技术,可实现淤积厚度预测,多参数优化设计,实现排沙清淤目标,为水库水沙调度工作提供支持。适用于多沙河流水库清淤调度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庆阳市巴家咀水库管理所
6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扰动图斑智能提取技术 该成果通过制作国产高分系列遥感影像系统、复杂形态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样本数据库,建立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构的扰动图斑智能解译模型,研发遥感影像扰动或变化区域边界自动矢量化技术,实现全流程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智能解译提取。适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工作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65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监测调查技术 该成果采用SpringMVC的Web技术框架,结合5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定位及拍照等技术,实现对侵蚀沟图斑调查点位的导航、现场标记及解译影像对比等功能。基于侵蚀沟RTK和无人机测量数据,形成三维地形数据模型,通过侵蚀沟长度、面积、体积、断面信息计算和多期数据对比分析,可实现场景再现和可视化显示,同时对监测成果进行评价分析。适用于大范围侵蚀沟调查和典型区域侵蚀沟监测工作 松辽水利委员会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武汉卓兴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66 土壤侵蚀遥感影像检索系统 该成果基于视觉词袋模型及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算法,通过高性能计算云平台HADOOP和B/S架构客户端,管理海量土壤侵蚀遥感影像,提取遥感影像底层视觉特征,进行面向主题的潜在语义分析,实现高分辨率土壤侵蚀遥感影像的主题浏览、影像检索和详细定位等功能。适用于土壤侵蚀调查、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等水土保持相关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四、数字孪生水利
67 基于数字孪生的灌区水肥精准诊断灌溉技术体系 该成果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训练多头LSTM模型预测长周期土壤墒情,WOA算法优化的XGBoost预测作物需水,结合遗传算法与DSSAT提出了作物水肥诊断决策技术方法,形成输配水管道系统运行保障技术体系,开发了干旱区数字孪生灌区管理平台。可实现灌区当前灌溉进度推演、作物水肥诊断预测和未来灌溉进度等后台智能制定以及田间水肥自动施控远程智能管理。适用于西北绿洲灌区水肥管理 石河子大学
68 灌区灌溉需水动态预测预演模型 该成果基于气象数据订正技术,建立分布式系数校正值产品、适宜参照腾发量预测的组合模型、水-盐-肥一体化模型,结合种植结构、土壤质地、气象特征、地下水及灌溉施肥管理等时空异质性因素,实现灌区中长期作物需水量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灌溉进度推演及分布式动态估产等功能,可为灌区农业需水动态预测预演及水资源动态调度提供支撑。适用于灌区灌溉需水动态预测与用水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69 基于多源感知的灌区实时灌溉预报模型 该成果以灌区气象预报、作物种植、田间水位/墒情、地下水位等多源感知信息为基础,集成基于公共天气预报的ET0预报模型、基于单作物系数法的ETC预报模型、农田有效降雨修正模型与田间灌水量实时预报模型等,可实现灌区未来一个时段(周或旬)农业灌溉需水量的预报,为灌区灌溉决策、配水调度及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适用于灌区灌溉需水动态预测与用水管理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70 流域洪水智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关键技术 该成果基于多尺度降雨径流智能预报、流域水雨情动态精细化预警和实时防洪正逆向计算优化调度方法,通过构建长江流域全覆盖的短中长期无缝嵌套降雨、径流耦合预报方案,结合实时信息动态监视和超额洪量优化分配等技术,实现水雨情信息预报预警和水库群科学精细调度。适用于流域洪水预报预警预演业务、水工程影响下实时防洪预报及调度预案业务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71 高密度城市型流域防洪排涝“四预”调度平台 该成果构建覆盖城市洪涝防御需求的多维时空数据底板,通过洪涝机理和智能预报模型,形成“库闸泵人车”联排联调模型相融合的城市洪涝预报及调度技术体系;采用“大禹知水”知识大模型,实现城市洪涝全过程快速预报及联排联调方案高效形成,可为城市洪涝风险的超前感知、预报模拟和调度应对提供支撑。适用于全国各地城市型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四预”业务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72 中小流域防洪“四预”一体化模拟技术 该成果构建接口统一、模块化、多模型集成的降雨洪水实时预报与调度演进一体化水利专业模型,基于气象、水文和水利工程运行数据,可开展降雨洪水预报、河网水动力模拟、防洪工程联合调度和优化调度,实现中小流域防洪“四预”功能。适用于不同水文气候分区中小流域防洪调度决策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3 水资源动态评价关键技术 该成果以分布式水文模型为基础,精细模拟流域“四水”转化过程,提出广义/狭义水资源评价相容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长期预报和短临预报相结合的气候-气象预报技术,研发水资源动态评价平台,可对多时空尺度水资源量进行精细评价及预测,提升水资源动态评价精度和效率。适用于水资源管理“四预”功能开发、多时空尺度水资源评价、数字孪生水利智能化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74 永定河数字孪生流域平台构建技术 该成果利用超大规模数字化场景构建与秒级渲染、多源时空数据汇聚治理、“物理机制+大数据AI”双驱动的水文预报方法,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水利业务知识应用等技术,构建永定河流域数字孪生平台,可实现全流域全要素数字化场景模拟,支持流域百万级计算单元模拟并行计算,具备调度方案一键生成功能。适用于流域防洪“四预”业务、生态水量调度业务、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信息网络中心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天津市龙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5 数字孪生中小河流域水资源“四预”技术 该成果提出以“来需水预报、干旱缺水预警、调配方案预演、抗旱保供预案”为特色的中小河流水资源“四预”平台建设技术方案,采用气象与水文结合、物理机制与统计方法结合的建模方法,实现来需水动态预报;建立流域干旱缺水预警指标体系,实现多阶段渐进式预警;实现了水资源调度“正反向”可视化预演功能,可在线自动生成调度预案,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适用于有多个调蓄工程和供水任务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数字孪生建设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威海市水文中心
76 黄河下游河势演变模拟及预测技术 该成果从土力学-水力学-重力侵蚀相互作用出发,依据险工控导等不可动边界约束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断面形态非对称性的作用机制,提出附加方程式来表征土力、水力因素影响下水力侵蚀造成的河岸后退现象;采用基于MPI+CUDA的异构并行算法,实现对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势演变模拟,通过预测河势演变风险,可为黄河下游洪水调度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黄河下游及支流河势演变过程模拟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77 融合物理机制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水文预报技术及应用模型 该成果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考虑陆-气水平衡的天然径流模拟模块,结合长短时记忆模型实现人类用水活动的参数化表征,并将该模块嵌入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气象水文双向耦合模型。采用天气预报信息驱动天然径流模拟模块及气象水文双向耦合模型,搭建融合物理机制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水文预报模型,实现自动连续水文水情预报。适用于水文智能预报及水库动态监控 武汉大学
78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水文预报模型 该成果针对水库、河道、堤防等防洪工程,根据流域自身特点构建基于奇异谱分解法和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水文预报模型、二维水动力模型、水利工程一体化调度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实现洪水预报防洪联合调度在数字流域场景中的动态演进和仿真模拟,为防汛业务和水利工程调度优化业务提供决策支撑。适用于数字孪生流域“四预”平台建设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芜湖市水务局
79 小水电站(群)物联集控与数字孪生技术 该成果基于嵌入式系统及边缘计算网关,对流域水雨情、电站状态、电网信息等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并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传输到云计算平台,利用云计算进行多源数据链接、传输、存储和分析,实现小型水电站或梯级开发的小水电(群)的防洪调度、电力优化调度、安全应急管理、生态流量保障等功能。适用于单站或梯级开发小水电站(群)的自动化管理监控与数字孪生建设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杭州思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80 小水电智能化无人控制系统(第三代) 该成果基于全国产化架构,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小水电站来水量和出工功率的预测,无需上位机和人工干预,可根据来水量等感知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自主决策设备开停,并实现智能多机协同。具备智能场景识别、主动防护、智能AI控制、智能诊断、自动排障和趋势预警等功能,可实现全流程闭环自动控制。适用于中小型水电站(群)自动化管理监控与数字孪生建设 福建省力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国际小水电中心
81 水电站集群模式管控物联组网技术 该成果基于P2P机制,采用NAT和NAPT技术,降低网络通信链路个数,将多个终端节点与1个中心节点互通,构建星型网络;通过系统定位及集群优化算法设计,利用LoRa、ZigBee等技术增强系统稳定性;建立智能集群模式管控物联网,采用多路径分区路由协议设计方法,搭建区域水电站WSN模型,满足智能水电站集群管控的要求。适用于水电站(群)管理监控与数字孪生建设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
五、节水
82 农业用水动态评价与需水预测技术 该成果基于地面观测、统计、遥感等多源信息融合的种植结构提取、月尺度耗水反演、灌溉范围提取等方法,开展典型区农业灌溉用水月尺度监测与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用水关键影响因素和时空变化规律,构建农业灌溉月用水立体监测网络,结合天气预报信息与自反馈实时动态修正等技术,实现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月尺度动态评价与需水预测。适用于灌溉用水动态评价与需水预测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83 数字孪生灌区灌溉需用配水全过程决策平台 该成果通过改进农田土壤含水率、作物需水量的遥感反演方法,实现典型大田作物种植面积与灌溉面积自动识别获取;基于卫星、无人机等多源遥感信息采集和作物需耗水原理,采用机器学习与数据融合,研发作物水分感知、需水预报与灌溉决策方法及模型组件,实现农田典型作物需水预报与水量动态决策。适用于灌区灌溉需水预测、用水决策及数字孪生建设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84 小禹数字孪生灌区系统 该成果集成遥感反演分析、无人机智能巡检、测控一体化闸门远程控制等技术,建立灌区精确需水预测模型和水资源调配模型,通过近实时多源数据获取和同化分析,实现地块级别未来5天需水量预测;结合灌溉供水条件约束,可自动生成水资源调配方案,联动测控一体化闸门,实现水量定时定量的自动控制;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算法,实现不良工况的自动发现和闭环处理,形成完整的灌区现代化管理解决方案。适用于灌区灌溉需水预测、用水调配及数字孪生建设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河(河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5 智能泵站智慧控制系统 该成果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智慧控制系统,将泵站管理数据运用于运维方案或排障计划,可为泵站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运维效率,实现泵站智慧管理与控制。适用于农田灌溉、城乡供排水中泵站管控 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6 宽角度超声检测与声道互补系列明渠流量监测设备 该成果基于广角高压超声技术,结合北斗时钟同步技术、高智能化伸缩技术、TDC时间测量技术和平方根声道互补技术,通过调制不同换能器的激励信号,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流速、水位测量;采用云计算技术,结合多层断面的流速、水位数据,实现流量计量。适用于明渠用水计量以及农业节水计量 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农村供水保障
87 村镇饮水水质保障超滤膜成套装备 该成果基于超滤膜分离技术,根据不同规模、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开发形成装配式、集装箱式、浮船式等装备化成套超滤净水设备,配备水质监测模块,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可用于地下水、河湖水、山泉水等多种水源。适用于村、镇的农村供水 海南立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88 基于分散式农村供水场景智能净水设备与智慧控制系统 该成果基于陶瓷膜过滤技术,由陶瓷膜深度过滤工艺、数据采集终端(压力、流量、液位、水质)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PLC)等组成智能净水系统,具有预处理、膜过滤与自动反冲、智能加药、在线自控等功能。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并根据采集的数据指标自适应调节设备运行状态。适用于分散式农村供水 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钱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临安和达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89 现代化陶瓷膜分布式供水系统 该成果基于陶瓷膜过滤技术,结合全自动次氯酸钠发生器,可在仅添加食盐的情况下达到一定出水水质要求。集成无线远传模块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适用于供水量小于千吨/天或供水人口小于万人的农村供水 浙江天行健水务有限公司
90 县域农村供水智慧管理和监控预警平台 该成果通过从水源水厂输配水管网到用水户全流程监管,利用药剂变量投加分析,取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通过水量调控与阀门开度优化算法和新型智能监控漏损算法,实现供水安全分析预警、标准化管理分析评估、管网漏损安全监控、供水服务与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可覆盖县域全部农村供水工程服务人口,保障供水水质达标、水量稳定与工程安全运行。适用于规模化供水工程的管理和监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91 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 该成果通过建设覆盖全区的水利物联网平台,对城乡供水过程中涉及的水厂、泵站、蓄水池、管网、水表等关键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实现水源-水厂-管网-末端全链条的智慧管理和风险分析处理,提升供水工程的监管、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适用于区域农村供水、城乡供水、规模化供水工程的管理和监控 宁夏水利信息中心
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
启迪浦华水联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