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方案

2025-04-07 10:13来源:金寨县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根据近年我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和种植品种抗性等因素,结合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25年度小麦赤霉病存在大流行风险,为打赢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硬仗,提高全县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水平,确保小麦产量、品稳中有升,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围绕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在推广抗性品种、健壮栽培的同时,突出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融合,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药剂药械,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通过有效防控,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处置率达100%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赤霉病病粒率2%以下。

二、防控策略

针对全县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落实两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

三、技术措施

(一)抓好农业防治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加快小麦促弱转壮,增强植株抗逆性。

(二)抓好穗期控。全面推行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防控提质控害增产技术。做好前期农业措施和苗期综合防控的基础上,采取准、优、统、管等技术措施,全面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1.适期依据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抢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防治(见花打药),第一次用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对高感品种,如天气预报扬花期有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抽穗期。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停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2.药剂。重点推广应用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优质药剂,如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叶菌唑、戊唑·醚菌酯、丙环唑·氰烯菌酯、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喹啉·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唑醚·氟环唑、唑醚·戊唑醇、氟环·咯菌腈、吡唑萘菌胺·戊唑醇、唑醚·咪鲜胺、咪鲜·嘧菌酯、井冈·戊唑醇、戊唑·百菌清、戊唑·噻霉酮、戊唑·福美双、戊唑·嘧菌酯、氟环·醚菌酯、咪铜·硫磺、甲硫·戊唑醇、甲硫·己唑醇、咪鲜胺·噻霉酮、苯甲·丙环唑、丙环·福美双等。第一次用高效药剂比例要达50%以上,且推荐上限用量;第二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组合用药。3.推行防。推广应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开展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代防代治,实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规范植保无人飞机防治作业标准,执行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参数(每亩用水量不低 1.5 升、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5m-3.0m、飞行速度小于6m/s; 新机型可适度调整),添加飞防助剂,提高防治效果。4.执行监应用省植保无人飞机防治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管理平台,开展赤霉病防控过程质量监管,强化监管备案管理。采用系统平台监管和人工实地监管相结合的方式,严禁空飞、造假等恶性骗取飞防补贴影响防控质量行为发生,真正实现有效监管,提高防控作业质量。

(三)加强收储管理。鉴于感染赤霉病菌的小麦籽粒在潮湿条件下可继续侵染,导致麦穗或麦堆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各乡镇要加强小麦收储管理工作,及时收获,晾晒烘干,去除赤霉病粒,安全水分以下收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根据小麦赤霉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的要求,强化工作部署,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强工作调度与督导检查。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同志要具体抓措施落实,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推进统防统治。大力推进以全程承包为主、代防代治为辅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重点组织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赤霉病防治。鼓励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周边小农户或贫困户、外出务工户、无劳力户等代防代治着力提升统防统治覆盖率。

)强化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通过技术明白纸、病虫情报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普及防技术知识,营造良好的赤霉病防控舆论氛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