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抗灾】桃岭乡四举措强化早春农作物田间管理
随着气温回暖,早春农作物生长进入关键期。为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桃岭乡聚焦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控、防寒保暖、宣传引导四大重点,精准施策,全面强化早春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
技术指导下沉一线,助力科学种植。组建由农业技术骨干、种植能手构成的专业技术指导团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开展 “零距离” 技术服务。针对早春播种的玉米、大豆等作物,技术人员结合土壤解冻情况与气温变化,现场示范整地、播种、育苗等关键技术,指导农户科学把握播种深度、密度及施肥配比,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幼苗成活率。同时,利用线上平台,通过微信群、短视频等方式,定期推送早春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苗期水肥管理、间苗定苗技巧等,实时解答农户疑问,确保技术指导覆盖全乡,让农户掌握早春种植关键知识。
病虫害防控多措并举,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在全乡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设置多个监测点,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密切关注早春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气象条件,科学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通过广播、短信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田间安装诱虫灯300余盏,悬挂诱虫板800余张,有效降低害虫基数。指导农户采用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防治病虫害,针对早春高发的立枯病、猝倒病等,指导农户做好土壤消毒与药剂拌种工作,切实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
防寒保暖精准施策,应对倒春寒威胁。针对早春气温波动大、易出现倒春寒的特点,桃岭乡提前谋划,制定农作物防寒保暖方案。组织农户对早播的蔬菜、经济作物覆盖地膜、搭建小拱棚,增强保温效果。同时,对设施农业大棚进行全面检修,加强通风口管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节棚内温度与湿度,目前已完成全乡180个设施农业大棚的升级维护工作,为设施作物营造适宜生长环境。
宣传引导全面覆盖,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早春农作物田间管理宣传工作。利用村级广播每日定时播放早春播种、病虫害防治、防倒春寒等知识;组织乡村干部入户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面对面讲解早春田间管理要点;在各村文化广场、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开展早春农作物管理专题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农户问题,提高农户对早春田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此外,邀请种植大户分享早春种植成功经验,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激发农户参与田间管理的积极性,在全乡形成 “人人重视、户户参与” 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桃岭乡将持续跟踪早春农作物生长情况,动态调整管理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力保障早春农作物生长良好,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