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2021年秋冬土壤墒情较好,适期播种小麦苗情好于上年,近期雨雪低温,返青较慢,春管需注意以下关键技术:
一、旺苗控长。部分早播且播量偏大的田块,目前小麦群体偏大,需适度控制旺苗田块麦苗生长。一是喷施生长调节剂。起身期拔节前喷施壮丰安、烯效唑、矮壮素等生长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防止后期倒伏。二是推迟追肥。叶色正常不褪淡变黄的旺长麦田要推迟追肥时间,待第一节间定长以后再追肥。
二、看苗看天追肥。小麦生产以“雨养”为主,春季追肥要在看苗的同时,看天趁雨(雪)追施。原则上以第一节间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为主,但弱苗、发黄田块或后期易干旱又缺乏浇水的田块可根据天气在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趁雨分次追施。春季每亩追施尿素总量5~10公斤。
三、预防“倒春寒”。密切关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天气变化,若预报大幅度降温,可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及时浇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冠层小气候,减小田间温度变化幅度,防御“倒春寒”。“倒春寒”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素化肥,墒情不足时辅助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四、排水降渍。做好清沟理墒、排水降渍,疏通麦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
五、防治病虫草害。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除草效果较差的麦田,要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后,尽量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开展化学除草。同时加强纹枯病、蚜虫等病虫监测,达标防治;后期要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条锈病、蚜虫和防早衰,确保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普防1次,第一次用药后5~7天根据天气和病虫情酌情再防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