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完成情况】斑竹园镇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单位名称(章): 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 金寨县交通运输局
评估日期: 2022.12
一、评估对象
(一)项目名称: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二)项目绩效目标: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受益脱贫人口350人,项目使用年限10年。
(三)项目资金:本期事前评估资金共计45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关于提前下达金寨县2023年第一批财政衔接资金暨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金乡振组〔2022〕10号)。
(四)项目概况:斑竹园镇红色资源丰厚,红色底蕴深厚,拥有 11 处列入省、市、县的革命教育基地,斑竹园镇红色教育基地就是其中之一。2017 年,在斑竹园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指导下,由斑竹园镇走马中学旧址改造为红色旅游素质教育基地,总占
地面积为 42169.6 平方米,开展新兵役前训练、基干民兵集训、军事夏令营、红色研学旅行、国防教育培训、户外拓展运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接待规模日可达 1400 人、年可达 30 万人的规模能力。原有道路湾多路窄,已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新设计项目位于金寨县 Y065 走马中学至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有西往东方向,为老路升级改造旅游道路工程,设计速度为40Km/h。合计路线全长约1.256km。
二、事前绩效评估的基本情况
(一)评估程序
1、准备阶段: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事前绩效评估小组,对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制定绩效评估方案。
2、组织实施评估:召开评估小组会议,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听取了镇项目办工作人员介绍走马中学—方榜大桥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情况,同时进行现场评议。
3、汇报绩效评估结论:完成最终评估报告,提出评估结论意见。
(二)评估思路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主要针对项目的相关性,项目绩效的可实现性、项目实施方案的有效性、项目预期绩效的可持续性、财政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及风险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评估方式、方法
本次事前绩效评估遵循全面考虑、重点突出的原则,主要采用集中座谈的方式,同时辅之以资料分析等评估方式,对项目的相关性、可行性和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本次事前绩效评估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最低成本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
三、评估内容和结论
(一)项目的相关性
1、项目符合金寨县相关政策,与部门职能和规划相关。
依据金寨县《金寨县旅游发展战略规划(2008-2025)》、《金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金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符合《金寨县斑竹园镇“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充分发挥为斑竹园镇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塑造斑竹园镇旅游发展的良好形象。
2、项目具有现实需求且需求迫切。
红色旅游因绿色资源而多彩,红色基因借红色旅游而传承,三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斑竹园村位于镇西南部,毗邻集镇与吴家店镇接壤,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横穿过境。村旅游接待中心租给经营主体打造成民宿,解决劳动就业 30 余人,带动村集体经济。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 2 万余人参加拓展训练,斑竹园村境内漆氏祠红军医院(红四军医院),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前线指挥部,柏良宫(红11 军 32 师党务培训班),漆海峰(红 11 军 32 师领导人之一)故居,漆远渥将军故居,肖选进将军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通过工程实施,完善片区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改善斑竹园村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
(二)项目绩效的可实现性
1、项目绩效目标明确,且有明确的受益群体。
项目绩效目标明确,基本覆盖了预期的产出及效益情况,改善了群众出行和当地投资环境,受益群体为斑竹园村,定位准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绩效目标与预计解决的问题及现实需求相匹配,跟交通部门的职责相一致。
绩效目标的设置主要围绕斑竹园镇总体规划,斑竹园村社会经济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精神文明环境。围绕打造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妙风情,对路域两侧的绿化、安防等采取修整、提升改造,彻底改变路域环境。
3、项目综合效益显著,预期效益可实现性强。
原道路为村级道路,道路线性差、局部行车视距短,存在行驶安全隐患。规划项目道路中心线利用既有道路,通过拟合道路线位及平面交叉,解决好地方交通 和过境交通等问题,对线性较差段进行优化设计。项目的建设能有效缓解镇(景)区内交通的快速转换,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精神文明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项目绩效目标基本明确,绩效目标与预计解决的问题及现实需求相匹配,受益群众明确,综合效益及以往年度绩效提高,总体来看,项目绩效的可实现程度高。
(三)项目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1、项目内容明确,决策申报程序规范,技术方案完整。
项目内容明确,主要是路基、路面工程及交安工程。
根据国家、省、市上级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及目前斑竹园镇总体情况,向县财政申报预算资金,申报程序规范。
2、项目预算编制有文件依据,且与绩效目标、项目内容相匹配。
3、全镇具有项目实施基础保障。
斑竹园镇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益,在2017年成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3名。同时常年与多家监理公司合作,为项目建设监管提供保障。多年来形成了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4、全镇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是本项目绩效目标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
(四)项目预期绩效的可持续性
1、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镇(景)区内交通的快速转换,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精神文明环境。改善投资环境。
2、项目实施所需的经费保障具有可持续性。
目前我县财力具备保障项目实施所需的经费来源。
3、项目的产出和社会效益具有可持续性。
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综合来看,项目的产出和社会效益具有可持续性。
(五)财政资金投入的可行性及风险
项目不存在重复投入风险且项目执行中的风险很小,不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无效投入。
(六)总体结论
项目相关性显著,绩效可实现性强,实施方案有效,预期绩效具有可持续性,财政资金投入风险可控。综合评分98分,等级优秀,综合评价:对该项目“予以支持”。
四、评估的相关建议
1、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建设工程管理程序,对工程变更按程序填报工程变更签证,说明变更项目、变更内容、变更理由、工程量增减数量、变更金额,对工期的影响等有关情况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
2、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监理单位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应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编制相关项目监理文件与资料,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的反映工程监理活动的全过程。
3、项目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做到绩效目标能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和效果,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描述;预算执行中,对资金运行状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绩效监控,确保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