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金寨县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因为残疾儿童生活的环境原因,没人能教其仔细辨别上下方向, |
||||
教学内容 |
《认识上下》 |
||||
教学思路 |
认识上下方向,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生活 |
||||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
教学重难点 |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2)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学生存在言语上的障碍,长时间存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不能很好的辨认前后方向 |
||||
教学内容 |
《认识前后》 |
||||
教学思路 |
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图画展示,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感知 |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
教学重难点 |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课堂小结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3)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不会基本的数字书写及意义 |
||||
教学内容 |
《1――5的认识及书写》 |
||||
教学思路 |
通过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
||||
教学目标 |
1、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
||||
教学重难点 |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
||||
教具准备 |
小棒、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表示,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通过前面两次的送教,对方位有一定的感知 |
||||
教学内容 |
左 右 |
||||
教学思路 |
源于生活的教学,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目标 |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
||||
教学重点 |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2、“左右”的相对性。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
||||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5)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了解了1-5,有了一定的数字概念 |
||||
教学内容 |
6和7的组成 |
||||
教学思路 |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
||||
教学目标 |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6、7的组成。 |
||||
教具准备 |
苹果,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6)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但不懂正确使用人民币。 |
||||
教学内容 |
认识人民币 |
||||
教学思路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 |
||||
教学目标 |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
||||
教学重难点 |
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
||||
教具准备 |
各类人民币 |
||||
教学过程 |
一、 去往小商店,观看其他人是如何购买物品 二、 观看旁边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三、 找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价格表上的数字,问:是否相同 四、 实践操作购买物品 五、 懂得当给多钱,需要等店家补还余额才能离开 六、 操作5次,购买不同物品,每次购买数量、金额都不一致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7)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喜欢小狗,爱和小狗玩耍 |
||||
教学内容 |
画一只小狗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观察,边画出相应的部位 |
||||
教学目标 |
1. 能够画出一只小狗 2. 感受线条的魅力 |
||||
教学重点 |
用线条画出一只小狗 |
||||
教具准备 |
铅笔,彩色笔,绘画本 |
||||
教学过程 |
1. 带学生观察小狗 2. 仔细观察小狗的每一个部位,边用手指比划形状 3. 再次观察小狗的部位,师用笔在绘画本上勾画观察的部位 4. 让生观察简笔画的狗,对比像不像 5. 师带领学生画 6. 上颜色,由学生自主选择颜色 7. 生拿完成的小狗简笔画和小狗拍照留念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8)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由于生缺乏生活常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
||||
教学内容 |
用电安全 |
||||
教学思路 |
从家用电器入手 |
||||
教学目标 |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懂得不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
||||
教学重难点 |
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教具准备 |
插座、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出示插座,向生介绍有关知识。 (1)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生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课前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9)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已经能分辨出1-7,并能手指表示 |
||||
教学内容 |
认识8-9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8-9的构成和意义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 的数感,体会8 和9的 基数含义。 2.了解8 和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 和9的序数含义。 |
||||
教学重点 |
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
||||
教具准备 |
小棒 |
||||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师:出示彩球图片,你们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出示了几个彩球。生用手指表示 1.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数字8和9.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8棵树,8朵花,黑板上有8个字,9盆花, 8个同学和1位老师,9只蝴蝶)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在劳动、在整理花坛、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 校做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3. 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老师在课件上拨算珠,数老师拨了多少颗。 师:老师现在拨了几颗了? (板书:7<8,8>7,8<9,9>8) 4.摆学具。学生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5. 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8和9这两个新朋友,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10写法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数字8和9这两个朋友,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还要会写它们。 那老师就来教怎么写数字8和9. 看8,它像个什么?(像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像个葫芦……)。 8像个葫芦,也像是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但8不是由2个0组成的, 8的写法也不是上下写2个0。(边讲解边示范)8是一笔写成的,先从上面的顶格到下面的底格,再回到上面。来,伸出小手,跟 着老师写。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写9.(出示教具)仔细看看9,它又像什么?(像倒过来的6,像面小旗子,像个汽球……)对,9像面小旗子,跟6也很像。其实,9和6是亲戚呢!把6这样倒过来是不是就是9了? 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半部像个圆,它的竖像个1。(边讲解边示范)先写9上半部这个圆,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写完这个圆之后再往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 面的底格。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对数学没有概念,不会书写汉字 |
||||
教学内容 |
认识0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0 的意义及字形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教学重点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教具准备 |
笔、纸、苹果 |
||||
教学过程 |
1. 在纸上写一个0 2. 0表示没有 (1) 把放在桌上的苹果拿走,告诉生:没有了,这就是0 (2) 把桌面上的东西全部拿走,这就是0 3. 去寻找0,那些地方出现0 4. 0表示起点 (1) 温度计上的0;电子表上的0; 5. 正确书写0 (1) 抓笔姿势 (2) 描红 (3) 动笔在本子上书写 (4) 批改,指出那些好那些坏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1)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该生碎存在言语上的障碍,但四肢健全,能帮家里做些家务 |
||||
教学内容 |
择洗青菜 |
||||
教学思路 |
看、实践 |
||||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摘除坏的,老的青菜 2. 能洗沥干青菜 |
||||
教学重点 |
如何摘除坏的,老的青菜 |
||||
教具准备 |
青菜、篮子 |
||||
教学过程 |
1. 示范:选取哪些,哪些要去除掉(黄叶、太老的) 2. 跟随老师的步骤进行 3. 自己动手,老师在旁指点 4. 清洗 5. 放水量 6. 怎样才是彻底干净:看不到水盆里有垃圾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2)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该生的言语障碍、治理水平较低,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 |
||||
教学内容 |
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
||||
教学思路 |
不断的模仿、记忆 |
||||
教学目标 |
1、 能够正确写出自己的名字 2、 记忆字形 |
||||
教学重点 |
记忆字形 |
||||
教具准备 |
卡片 |
||||
教学过程 |
一、 告诉她这是的她的名字 二、 学习“卢” 1. 笔顺。师握生的手,教写多次正确的笔顺, 2. 生自己模范书写 3. 描红 4. 动笔书写 三、 学习“结” 步骤如上 四、 学习“玲” 步骤如上 五、 卢结玲三个字一起模仿写 六、 记忆字形 七、 默写 八、 建议爷爷奶奶平时多陪她写名字,直到完全记忆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4)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不爱动,身体肥胖明显,身体素质下降 |
||||||||
教学内容 |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 |
||||||||
教学思路 |
看,做,模仿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学生能积极参与运动,体验运动乐趣,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
||||||||
教学重点 |
各节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预备节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2两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前) 3-4两臂头上交叉两次(左手在前) 5-8左脚开始踏步4次,同时两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二个八拍 1-2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 3- 头左转90度 4- 头还原 5-8左脚收回,同时两臂经上向右绕至体侧,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三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四个八拍同第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二、伸展运动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至上举。 3-4 还原成直立 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 膝、右臂经侧至上举 6- 还原成直立 7-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举(眼看左手) 8- 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二个八拍 1-2 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 3-4 两臂侧上举,稍抬头 5-7 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环至体侧 8- 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 期间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因为残疾儿童生活的环境原因,没人能教其仔细辨别上下方向, |
||||
教学内容 |
《认识上下》 |
||||
教学思路 |
认识上下方向,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生活 |
||||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
教学重难点 |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2)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学生存在言语上的障碍,长时间存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不能很好的辨认前后方向 |
||||
教学内容 |
《认识前后》 |
||||
教学思路 |
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图画展示,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感知 |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
教学重难点 |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课堂小结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3)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不会基本的数字书写及意义 |
||||
教学内容 |
《1――5的认识及书写》 |
||||
教学思路 |
通过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
||||
教学目标 |
1、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
||||
教学重难点 |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
||||
教具准备 |
小棒、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表示,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通过前面两次的送教,对方位有一定的感知 |
||||
教学内容 |
左 右 |
||||
教学思路 |
源于生活的教学,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教学目标 |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
||||
教学重点 |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2、“左右”的相对性。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
||||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5)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了解了1-5,有了一定的数字概念 |
||||
教学内容 |
6和7的组成 |
||||
教学思路 |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
||||
教学目标 |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6、7的组成。 |
||||
教具准备 |
苹果,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6)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但不懂正确使用人民币。 |
||||
教学内容 |
认识人民币 |
||||
教学思路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 |
||||
教学目标 |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
||||
教学重难点 |
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
||||
教具准备 |
各类人民币 |
||||
教学过程 |
一、 去往小商店,观看其他人是如何购买物品 二、 观看旁边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三、 找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价格表上的数字,问:是否相同 四、 实践操作购买物品 五、 懂得当给多钱,需要等店家补还余额才能离开 六、 操作5次,购买不同物品,每次购买数量、金额都不一致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7)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喜欢小狗,爱和小狗玩耍 |
||||
教学内容 |
画一只小狗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观察,边画出相应的部位 |
||||
教学目标 |
1. 能够画出一只小狗 2. 感受线条的魅力 |
||||
教学重点 |
用线条画出一只小狗 |
||||
教具准备 |
铅笔,彩色笔,绘画本 |
||||
教学过程 |
1. 带学生观察小狗 2. 仔细观察小狗的每一个部位,边用手指比划形状 3. 再次观察小狗的部位,师用笔在绘画本上勾画观察的部位 4. 让生观察简笔画的狗,对比像不像 5. 师带领学生画 6. 上颜色,由学生自主选择颜色 7. 生拿完成的小狗简笔画和小狗拍照留念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8)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由于生缺乏生活常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
||||
教学内容 |
用电安全 |
||||
教学思路 |
从家用电器入手 |
||||
教学目标 |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懂得不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
||||
教学重难点 |
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教具准备 |
插座、笔记本 |
||||
教学过程 |
出示插座,向生介绍有关知识。 (1)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生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课前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9)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已经能分辨出1-7,并能手指表示 |
||||
教学内容 |
认识8-9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8-9的构成和意义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 的数感,体会8 和9的 基数含义。 2.了解8 和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 和9的序数含义。 |
||||
教学重点 |
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
||||
教具准备 |
小棒 |
||||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师:出示彩球图片,你们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出示了几个彩球。生用手指表示 1.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数字8和9.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8棵树,8朵花,黑板上有8个字,9盆花, 8个同学和1位老师,9只蝴蝶)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在劳动、在整理花坛、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 校做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3. 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老师在课件上拨算珠,数老师拨了多少颗。 师:老师现在拨了几颗了? (板书:7<8,8>7,8<9,9>8) 4.摆学具。学生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5. 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8和9这两个新朋友,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10写法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数字8和9这两个朋友,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还要会写它们。 那老师就来教怎么写数字8和9. 看8,它像个什么?(像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像个葫芦……)。 8像个葫芦,也像是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但8不是由2个0组成的, 8的写法也不是上下写2个0。(边讲解边示范)8是一笔写成的,先从上面的顶格到下面的底格,再回到上面。来,伸出小手,跟 着老师写。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写9.(出示教具)仔细看看9,它又像什么?(像倒过来的6,像面小旗子,像个汽球……)对,9像面小旗子,跟6也很像。其实,9和6是亲戚呢!把6这样倒过来是不是就是9了? 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半部像个圆,它的竖像个1。(边讲解边示范)先写9上半部这个圆,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写完这个圆之后再往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 面的底格。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0)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对数学没有概念,不会书写汉字 |
||||
教学内容 |
认识0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0 的意义及字形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教学重点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教具准备 |
笔、纸、苹果 |
||||
教学过程 |
1. 在纸上写一个0 2. 0表示没有 (1) 把放在桌上的苹果拿走,告诉生:没有了,这就是0 (2) 把桌面上的东西全部拿走,这就是0 3. 去寻找0,那些地方出现0 4. 0表示起点 (1) 温度计上的0;电子表上的0; 5. 正确书写0 (1) 抓笔姿势 (2) 描红 (3) 动笔在本子上书写 (4) 批改,指出那些好那些坏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1)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该生碎存在言语上的障碍,但四肢健全,能帮家里做些家务 |
||||
教学内容 |
择洗青菜 |
||||
教学思路 |
看、实践 |
||||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摘除坏的,老的青菜 2. 能洗沥干青菜 |
||||
教学重点 |
如何摘除坏的,老的青菜 |
||||
教具准备 |
青菜、篮子 |
||||
教学过程 |
1. 示范:选取哪些,哪些要去除掉(黄叶、太老的) 2. 跟随老师的步骤进行 3. 自己动手,老师在旁指点 4. 清洗 5. 放水量 6. 怎样才是彻底干净:看不到水盆里有垃圾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2)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该生的言语障碍、治理水平较低,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 |
||||
教学内容 |
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
||||
教学思路 |
不断的模仿、记忆 |
||||
教学目标 |
1、 能够正确写出自己的名字 2、 记忆字形 |
||||
教学重点 |
记忆字形 |
||||
教具准备 |
卡片 |
||||
教学过程 |
一、 告诉她这是的她的名字 二、 学习“卢” 1. 笔顺。师握生的手,教写多次正确的笔顺, 2. 生自己模范书写 3. 描红 4. 动笔书写 三、 学习“结” 步骤如上 四、 学习“玲” 步骤如上 五、 卢结玲三个字一起模仿写 六、 记忆字形 七、 默写 八、 建议爷爷奶奶平时多陪她写名字,直到完全记忆 |
燕子河实验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14)
送教对象 |
** |
|
|
残疾类型 |
智力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不爱动,身体肥胖明显,身体素质下降 |
||||||||
教学内容 |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预备节、伸展运动 |
||||||||
教学思路 |
看,做,模仿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学生能积极参与运动,体验运动乐趣,认识到广播操的健身、健心作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掌握预备节、伸展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
||||||||
教学重点 |
各节动作路线,动作方法,动作节奏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预备节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2两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前) 3-4两臂头上交叉两次(左手在前) 5-8左脚开始踏步4次,同时两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二个八拍 1-2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右臂胸前平屈 3- 头左转90度 4- 头还原 5-8左脚收回,同时两臂经上向右绕至体侧,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三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四个八拍同第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二、伸展运动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 1-2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至上举。 3-4 还原成直立 5- 右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左腿屈 膝、右臂经侧至上举 6- 还原成直立 7- 左脚侧伸(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屈膝、左臂经侧举(眼看左手) 8- 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二个八拍 1-2 左脚向侧一步,同时两臂胸前平屈 3-4 两臂侧上举,稍抬头 5-7 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环至体侧 8- 还原成直立 示图: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 期间要求:1、教师讲解清楚,示范正确,纠错及时。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