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燕子河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

2024-03-01 11:20来源:金寨县燕子河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今年以来,本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市、县各级部门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围绕依法行政、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现将本人2023年以来履行法治建设责任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情况

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政联席会、专题讲座、集中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学深悟透,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进工作理论指导行动指南,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坚持正确方向,强化理论武装。一年来,本人不断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形式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思践悟中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治运用能力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注重对当前三农工作中出现的全新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法律知识储备,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法治引领,强化行动自觉。在工作中,我坚持引领全镇领导干部将不越法律红线、守住纪律底线、遵循程序主线作为法治工作第一要求,将“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原则,将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作为一切工作根本目的,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的行动自觉。

(三)坚持依法行政,常怀克己之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坚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依法办事,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在工作中,牢牢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正确处理权与法、情与法、利与法的关系,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以实际的行动践行依法行政的理念,务实的作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法治理念,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指引具体工作。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编制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接待群众业务咨询9500并全部办结,实现群众办事一门通办,业务办结率与群众满意度均达99%以上。推进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依法公开信息2200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带头落实民主集中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持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科学决策等机制。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主动回应群众和社会关切。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有力打造阳光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进依法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把法治作为乡镇政府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大对群众、企业的服务力度,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更好把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3年以来,重大风险防范有力有效,政府财政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群访群诉事项办理预警机制持续健全。建成村级红色评议站14个,遴选评议员33人,开展各类评议活动80余场。深化一站三中心”平台建设完善镇村组三级综治网络,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共排查各类纠纷875件,化解率超99%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有效办理完结人大议案建议10件;积极配合镇人大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有效办理并答复代表意见建议22条,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始终坚持行政程序正当、方式合理的原则,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麻烦事、烦心事、困难事,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夯实法治基石绘就法治基层蓝图。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用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拓展参与渠道、丰富参与形式,让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参与涉及自身权益的决策制定、实施执行、评估反馈等行政过程,使法治政府建设成效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二是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群众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价值追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进各项工作“一站式”办结,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理流程,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群众获得感。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同基层和百姓联系最紧密,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执法有力度,全力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里,执法严格,监管到位,重拳出击,强力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执法有温度,充分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人性化的执法让群众在法律尺度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执法有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看的越清楚,内心对法治的认可就越真挚。

三、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法治思想认识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燕子河镇地处大别山腹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较多,群众以老幼居多。老与幼两极分化的年龄,让这些群体们对法治思想的认识不够到位,部分群众的法治意识淡薄。一方面,村民们法律知识欠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有限,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和迷惑。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群众“惧法厌讼”的现象较多,在遇到问题有时会采用“和为贵,忍为上”的处理方式,或者依赖政府部门化解矛盾纠纷,不愿意走向法庭直面对方,更不会主动的寻求法律的保护,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认为不至于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对打官司有抵触情绪。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于也不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治队伍建设队伍不干部队伍专业水平基层业务较为繁杂,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专项法治理论学习,干部们在学法、懂法、用法、执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普法教育宣传方式不新传统普法宣传形式枯燥现阶段乡镇普法主要采取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宣讲会、组织“送法下乡”活动等传统宣传方式,在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上创新不够,传统的宣传形式相对较为枯燥群众对发放材料兴趣不高,在普法宣传过程中缺乏互动式的理解运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纠纷靠法的法治观念重点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各类常用法律法规,以及禁毒、反邪教、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平安建设内容进行深入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开设村级法治讲堂、校园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加大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力度,多坐坐群众家的小板凳,组建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通过举办讲座课堂集中学、以案释法警示学、送戏下乡娱乐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等形式,在全镇上下多渠道、立体式、全覆盖的开展普法宣传,让法治深入民心,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纠纷靠法的法治观念。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水平更高、理论素养过硬、行政执法能力强的法治骨干队伍。一是加强法治教育,充分利用燕子河镇青年干部讲堂、“燕学笃行”学习班以及专题培训讲课等方式对镇村干部开展法治教育培训,让干部们各个懂法、规范用法、带头守法、主动普法,提高党员干部们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二是推动运用法治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破解治理难题的方法举措,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运用“金事寨谈”“民呼我应”“红色评议站”“无事找书记”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三是坚持严格执法,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着乡镇主要的执法职能,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权益保障等领域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执法人员们必须严格、规范、透明的执法,尽职尽责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三)基层法治化建设,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坚持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落实法治培训、法律顾问聘用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全面厘清政府职能,公开政府信息,配齐配强执法队伍,对各重点领域严格执法。不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持续加强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打造让燕子河镇人民群众放心的阳光政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