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作品、产品】转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六安这样做!
2020年11月,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被全国普法办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命名后,基地整体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累计接待参观超600万人次,在省内外法治宣传辐射效应凸显,多个省市前来观摩学习。通过阵地展示、理论研究、文化传承、活动开展等形式,推动皋陶故里的法治地标效应更加突显。
下面,通过皋陶法治文化基地命名全国基地以来四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一起来看看六安市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一是丰富宣传展示内容扮靓法治阵地。为市民提供崭新的法治文化阵地的同时,也为展示传播皋陶法治文化提供新窗口。在市文化馆皋陶法治文化展厅创意制作皋陶与獬豸、法鼎两件青铜雕塑作品,在市图书馆开辟“皋陶法律文化专区”,采购与皋陶有关的法律类、中华优秀法治文化类书目一万余册(种)。创作装饰了“五刑五教”“法鼎狱神”《皋陶迈种德》《獬豸群图》等法治书画作品。
市文化馆皋陶法治文化展厅。
市图书馆皋陶法律文化专区。
二是提炼皋陶文化精粹,体现时代精神。从市委市政府层面加大对皋陶法治思想的传承提炼,加强皋陶法治文化研究队伍培育。成立工作专班,组建专门团队,梳理皋陶法治精神在中华法治文明进程中的传承,研究皋陶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时代意义与全新内涵,启动《皋陶法治精神研究》专著编纂。引入研究机构和高校等智库支持,策划皋陶法治精神展示场馆的立项、建设、设计、布展和运营。
组织召开《皋陶法治精神研究工作方案》专家论证。
出版《皋陶与六安》文集等研究专著。
三是繁荣法治文艺创作,创新文化传承。以皋陶法治文化基地为创作、展示、传播平台,创作和传播了一大批法治元素浓厚的皋陶主题法治文化文艺节目。创意制作的《伟哉皋陶》系列法治动画故事片获得国家省市多个奖项。创作和推出庐剧《皋陶魂》、乐舞剧《周公祷》、歌曲《皋陶颂》、舞蹈《皋陶鼓韵》《开天辟地》《文明的曙光》和诗朗诵《让法治之光照耀追梦之路》《皋陶,您是我们的骄傲》等一批节目演出效果好、群众认可度高的作品和节目。
创作和传播《伟哉皋陶》系列法治动画片。
公祭法祖皋陶典礼时演出《皋陶鼓韵》。
四是丰富群众法治活动,涵养法治文明。连续举办18年的清明公祭法祖活动被列为安徽省非遗项目后,影响力扩大,吸引更多市民和皋陶后裔感悟皋陶文化。组织两届“皋陶杯”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征集作品4100余件,在皋陶法治文化基地举办“皋陶杯”法治文化书画展和法治漫画摄影展各一期。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法治人物发布仪式、法治文化作品颁奖仪式、法治电影首映式、“法治第一课”示范宣讲、民法典线上讲座等有影响力的活动先后在皋陶法治文化基地举办。皋陶文化研讨会、法治文化讲座、青少年普法讲座定期在基地开展。创新推出《图图普法》直播和视频栏目,加强与读者、群众的互动交流。开展法治有奖问答、法治景点打卡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
定期在皋陶法治文化基地举办法治文化作品展览。
创新推出《图图说法》普法讲座和直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