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细则】金寨县乡镇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考核细则

2022-03-18 15:41来源:金寨县梅山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建立健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按时保量优质完成我县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任务,根据《六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县级管理工作综合考核细则》(六农发项〔201921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订本细则。

一、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资金管理10分)

1.资金安排(2分)。项目资金安排决策民主公开,公告、公示等程序规范,得2分。

2.资金使用(3分)。资金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未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得3分。

3.资金审计拨付(3分)。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决算审计、及时拨付,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得3分。

4.结余资金上缴(2分)。结余资金在审计决算之日起7天内上缴县农业农村局专户,得2分。

(二)项目管理(50分)

1.项目组织(2分)。成立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有专人分管、经办,得1分;制定实施意见、有关管理制度,得1分。

2.项目库建设(5分)。建立农田建设项目库,1/3项目达预可研深度,得3分,项目入库程序规范,得1分,按年度更新,得1分。

3.项目招投标( 5 分)。项目招投标程序规范得5分。

4.建设管理( 30 分)。

1)施工管理(25分)。

A.工地管理(7分)。有项目部,“五牌一图”等制度上墙得1分。工地管理规范,干净整洁,材料摆放整齐,得3分,发现一次问题扣1分。项目经理等管理技术人员驻工地得3分,发现一人次未经请假不在工地扣1分。

B.工程签证和变更(10分)。擅自调整变更(包括未按图纸设计施工、调整工程位置等)发现一处扣3分。隐蔽工程未经验收(无验收记录)一处扣2分。重要工程部位没有旁站(无记录)一次扣2分。扣完为止。

C.施工日志(3分)。施工日志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得2分,发现一次问题扣0.5分。发现有安全隐患、上级检查、问题整改等事项未记录的,一次扣1分。

D.安全管理(5分)。工地没有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到位,发现一次扣1分。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发现一次扣1分。

2)项目监理(3分)。监理未履行放线、工序验收、旁站等职责,发现一次扣1分。监理日志记录不真实、内容不完整的,发现一次扣0.5分。发现质量、安全等问题未记录的或未发放监理通知整改的一次扣1分,监理资料不完整扣1分,扣完为止。

3)项目验收决算(2 分)。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及时自验并申请初验的得0.5 分、建设单位及时初验得0.5分,及时完成审计结算得1分。

5.工程管护(3分)。工程竣工后,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登记入账,落实管护责任,每完成1项得1分。

6.项目档案( 5分)。项目完成审计结算后20天内报送一套完整的项目档案的得5分,20~30天内报送的得3 分,超过30天报送的得1分,跨年度报送的不得分。

(三)监督管理(20分)

1.日常监管(13)。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开展施工监督检查,一次得1分,最多得10分。加强项目调度,每月不少于1次,一次得1分,最多得3分。

2.群众参与(2分)。项目建设有群众全程参与监督管理的得2分。

3.问题整改(5分)。对上级督查、审计等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的,得3分;无群众来信来电反映问题的,或有群众信访反映问题及时予以处理答复、整改的,得2分。发现被上级通报项目问题的,每次扣2分。

(四)综合管理(20分)

1.信息宣传(9分)。

1)信息报送(5分)。每月按时报送1条信息,全年累计不少于12条信息(至少2条综合信息),每缺(漏)报1月或少报1条的,扣0.5分,扣完为止。

2)宣传报道(4分)。在安徽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的得4分;省农业农村厅网站、皖西日报等市级媒体开展宣传的,每条得1分;在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县区政府网站等县级媒体开展宣传的,每条得0.5分。

如发生舆情事件对农田建设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经核查属实的,此项不得分。

2.绩效评价(4分)。编制绩效目标的,得1分;项目竣工后及时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的得2,支撑材料充分的得1分。

3.材料报送(4分)。及时报送有关项目材料,迟报一次或质量不高的扣0.5分,漏报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4.工作创新(3分)。创新将项目实施与产业扶贫、主体经营、新增耕地等结合起来,或者在管理、管护机制中有创新的,有其中一项得3分。没有不得分。

二、考核办法及结果运用

(一)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各乡(镇)管理工作自评报告、日常工作考核数据等得出考核结果。

(二)综合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农业农村工作考评内容,是扶贫项目的同时纳入扶贫项目考核内容,考评分作为下年度农田建设资金分配权数,对考核前5名的乡镇,下年度单独安排30~100万元的农田建设资金激励指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