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乡:莲花山“现代农业+特色旅游”成效初显

2020-06-10 16:56来源:金寨县油坊店乡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人说莲花山上好风光,如今生态路上提升“小康成色”,莲花山上一派生机勃勃,日新月异。


定方向,旅游招牌越擦越亮

石蕊为山川增色,五峰化两朵莲花,一含苞待放,一吐蕊怒峥,故名曰莲花山。古有谚语云:“家住二莲花,水田八百八,家家有饭吃,户户喝香茶”。肥沃的土地滋育着淳厚古朴的莲花山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着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依托中国红岭公路的旅游资源,建设以西莲花为特色的“莲花八景”、以山水底景为特色的体验式旅游、以健康生活为特色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油坊店乡加大莲花山景区旅游建设力度,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实施入口观景平台项目、西莲景区安全防护项目。全力打造千亩映山红景区、西莲“星空”特色游,着力推升旅游品质,综合旅游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成效凸显。对游客来说,春观云海日出,夏听溪水瀑布,秋赏落叶飞鸟,冬享雾凇冰挂,又可以健身,还可以提高游客的雅兴,将给游客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油坊店乡党委、政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参加旅游推介会,邀请媒体和外地客源采风踩线,乡村旅游和营销宣传的有机结合,新媒体精准化推送。中国红岭公路自驾游盛典,有力地带动了莲花山景区的人气;莲花山景区接待内外团体参观60余次、13家市旅游公司和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到西莲村考察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正成为莲花山绿色发展崛起的“金钥匙”!


兴产业,幸福“开花结果”

钢架、塑料纸、薄膜、平整土地、挖沟、栽培、浇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西莲村高山草莓穴盘育苗基地,占地30亩,7个专业大棚,目前结合现状,对草莓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草莓穴盘高新育苗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并出口俄罗斯等国,草莓穴盘育苗产业呈现了稳定发展态势。
西莲村白果香家庭农场,走进温室大棚,一排排西瓜苗整齐划一,一条条藤蔓上挂着新品种西瓜。为适应市场需求,今年农场增加品种,改变以往单一固定品种市场销售不旺的局面,不仅推行种植新模式,提高西瓜品质,还不断尝试其他品类瓜果的示范试种,形成市场新供给,在不断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
高山泡菜历史悠久,深受人们推崇和青睐。“山青水绿空气好,高山蔬菜脆又甜。”油坊店乡党委、政府加强品牌创建,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在如何抓特色、创品牌、拓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建设,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品牌化成为莲花山泡菜经济的强大引擎。莲花山高山泡菜,逐渐形成孵化泡菜品牌的温床。
立足现代农业,健全特色农业产业,让莲花山种类繁多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须有产业来支撑,做好“农”文章,走集体致富的道路,提升村民荣誉感、幸福感。


下功夫,“好地方”有“好开发”

东莲村党支部书记陈圣志介绍,在东莲村整体规划中,突出村在林中,房在绿中。在保护好村庄现有树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出的村庄空地,在房前屋后因地制宜种植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持续提升绿化效果,村庄变花园,处处有风景,家家画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东莲村为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盘活农家资源,发掘农家“土味”产品,打造特色农家乐,鼓励村民把旧屋改造成为“小清新”住宿。让休闲旅游带动村民增收。立足与茶叶特色相结合,引进漫思茶,开发“文艺范”瓜红茶,建造东莲茶园景区,解决“好地方没有好开发”问题。
油坊店乡根据不同村情、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以及区位特征,一村一策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路径,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发展不是一出“独角戏”,而是一台“大合唱”。冲锋号已经吹响,新热潮正在沸腾,油坊店乡的干部群众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实干笃定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