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槐树湾乡 > 粮食安全 > 农药监管

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意见

2022-06-20 22:19来源:金寨县槐树湾乡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根据病虫发生基数,结合气象预报、历年资料等综合分析,预报2022年我区玉米主要病虫草害为中等发生。其中二点委夜蛾中等发生;农田蜗牛在管理粗放的有覆盖物的玉米田偏重发生;玉米蓟马中等发生;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中等偏轻发生,感病品种田偏重发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玉米田中等发生;二代棉铃虫偏轻发生;二代、三代粘虫偏轻发生。据专家研判,草地贪夜蛾对北方夏玉米为害仍存有较大风险。

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一)播前种子处理

主要防治苗期病害、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灰飞虱、蓟马等,降低玉米粗缩病发生机率。每百公斤种子可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68~200毫升、0.8%腈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675~2500克,或10%精甲·苯醚甲悬浮种衣剂175~200毫升,包衣预防玉米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等;用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1667~2000毫升、30%氟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40~360克,或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0~600毫升,包衣预防蓟马、蚜虫、灰飞虱、地下害虫等,兼防二点委夜蛾、玉米粗缩病;也可用杀虫杀菌复配药剂20%吡·戊·福美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1:45,或20%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40~1:60;或百公斤种子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450~550毫升,或10%戊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430~2000克,包衣预防蚜虫、灰飞虱、地下害虫、茎基腐病等。

(二)适期化学除草

播后苗前,禾本科杂草防治,亩用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85毫升、75%异恶唑草酮水分散粒剂8~10克等;阔叶杂草,亩用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200~240克等;禾本科、阔叶杂草混合发生,可亩用28%异甲·莠去津悬乳剂250~350毫升、40%乙·莠可湿性粉剂150~250克、或50%扑·乙乳油150~200毫升等复配制剂,土壤喷雾。苗后2~5叶期,禾本科杂草亩用40克/升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70~100毫升、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80~120毫升等;阔叶杂草亩用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0~150毫升、70%麦草畏水分散粒剂18~30 克等;混合生杂草亩用25%硝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35~150毫升、39%辛·烟·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80~100毫升、20%烟嘧·麦·氯吡可分散油悬浮剂90~100毫升等,茎叶喷雾。

(三)生物生态调控

推广深耕灭茬,适期播种,单粒精播及配方缓控施肥等科学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秸秆粉碎还田,及时清除病虫植株、杂草及玉米播种沟上秸秆,破坏病虫适生场所,减少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灰飞虱、叶斑病、根茎病害等病虫基数。结合机械化作业模式,合理间作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优化农田生态,涵养利用天敌自然控制虫害。适时开展生物防治。田间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玉米螟百株落卵量达1.0 块~1.5块时,可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种群数量;心叶末期,可亩用0.2%苏云金杆菌颗粒剂300~500克撒施于心叶内,或用2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40~50毫升,对水喷施,防治玉米螟;病情初发期,亩用200亿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杆菌70~80毫升,喷雾防治茎基腐病、大斑病等。

(四)科学施药防治

心叶期末期,亩用30%乙酰甲胺磷、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8~12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12克等,对水喷心叶部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等。防治玉米穗虫,亩用50%除脲·高氯氟悬浮剂8~10毫升,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40克,或20%哒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叶斑、穗腐、锈病等,可亩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40~60毫升,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50~70毫升等,对水喷雾。注意科学轮换用药或复配,以免产生抗药性。

二、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治

常发区晚播玉米,可采用种子处理,每100公斤种子用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80~530克,或40%溴酰·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300~600毫升,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危害。成虫高峰期,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或生物食诱剂诱杀,降低幼虫密度。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如小花蝽、步甲、蠼螋等控制幼虫为害;也可释放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夜蛾黑卵蜂、茧蜂等寄生草地贪夜蛾卵或幼虫,降低田间危害。低龄幼虫期,优先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药剂喷药防治,如乙基多杀菌素、氟苯虫酰胺、虱螨脲、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铃脲·茚虫威、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等;生物药剂选择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

三、大力推进统防统治

在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灰飞虱、杂草等病虫防治中,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防治快速高效的优势,提高防治速度和质量。加大大型药械、植保无人机及高杆作物施药器械的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播前和苗期规模化统一防治杂草;大喇叭口至穗期,科学组配高效杀虫、杀菌剂,规模化推广玉米“一防双减”技术。强化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特别是加强大面积生物措施的规模化调控利用,实现玉米病虫长效可持续治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