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流波䃥镇流波至黄畈沿线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扶贫办、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意见》(皖扶办〔2018〕118号)《安徽省财政街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下达金寨县2024年第五批财政衔接资金暨庐江帮扶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金农工〔2024〕12号)等文件要求 ,为切实做好项目实施,现将项目实施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2024年8月26日-9月4日)。
投诉监督单位名称:金寨县流波䃥镇人民政府 |
监督举报电话:0564-2709101(流波䃥镇人民政府)、0564-7359658(县乡村振兴局)、12317(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服务热线) |
通讯地址:金寨县流波䃥镇人民政府 |
电子邮箱:jzzcxdzb@126.com |
金寨县流波䃥镇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6日 |
流波䃥镇2024年第五批财政衔接
资金暨庐江帮扶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流波至黄畈沿线人居环境整治
实施地点:流波䃥镇
建设性质:新建
实施单位:流波䃥镇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朱永章
建设期限:2024年8月~12月
流波䃥镇人民政府
二O二四年八月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村情简介
流波䃥镇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早在明代就已有相当规模,史称陈高集。清朝雍正三年水灾洗劫后,又建镇为流波。当时市面堪为繁华。1958年响洪甸水库建成,该地居民大部分移民梅山、青山、寿县等地,部分居民就近自然落户。流波䃥镇是原金寨流波古镇所在地,也是现今六安西茶谷建设的核心区,为提高当地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收入,计划在流波䃥镇实施流波至黄畈沿线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2、项目建设必要性
该项目位于流波村、张冲村、黄畈村村境内,三个村面积较大,G529从流波村经过,S331贯穿流波村、张冲村、黄畈村,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流波䃥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夏季攻势”工作。为此,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确定,并公示无异议后,经县、镇审核审批,决定实施该项目。
二、主要建设内容
流波村、张冲村、黄畈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
(一)预算依据
1、 按设计的《施工图》;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3、《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18);
4、《安徽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
5、 税金按国家规定的税率执行;
6、材料和人工价格:参照六安市定额站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价格,结合现行项目实施地市场价格调差。
(二)投资预算
预算合计:279.05万元
(三)资金来源
金寨县 2024 年第五批财政衔接资金暨庐江帮扶资金
四、项目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一)2024年8月,委托勘察设计单位派员现场勘测、设计、预算,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二)2024年8月至2024年11月,为项目施工阶段。
(三)2024年12月,为项目验收、审计、报账阶段。
五、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一)建设方式:政府投资
(二)组织管理
项目实施主体为镇人民政府,成立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纪委书记、项目办负责人、经办人员、驻村干部、监理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小组,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本镇扶贫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对本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服务,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本方案设计标准施工,确保材料符合设计标准;对施工中关键环节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出书面记录和留存影像资料;组织项目初验;做好项目档案资料整理工作。村两委负责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确定项目,在镇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协调施工环境,做好项目公示,参与项目初验,接收项目资产和落实项目管护工作。
(三)组织实施
1、制定实施方案:收到上级的项目批复后,制定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占地调整;
(2)项目勘察、设计及实施方案编制;
(3)工程监管办法及监理单位的选择;
(4)工程后续管理办法等。
2、项目招标(发包):竞争性谈判
3、项目监督管理:资金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风险管控制、决算审计制;同时,在村级政务公开栏公布扶贫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资金计划、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竣工验收情况;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公布投诉电话。
(四)保障措施
1、质量控制:监理单位做好本项目工程监理服务,做好工程记录表或监督日志的记录;镇、村要不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做好巡视。
2、进度控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工期要求,合理安排进度。
3、投资控制:执行工程款预拨、决算、报账制度,严格预拨程序和手续,严禁挪用项目资金。
4、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六、联农带农机制
该项目建成后,能够通过带动群众就业,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群众增收,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受益群众1000人,其中脱贫人口100人。
七、项目运行管护机制
该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资产移交村两委,村两委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后续运行管护机制或资产收益制度。根据项目受益范围和对象,明确管护职责、制定管护措施、确定管护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