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查治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危害大,防治难,一般造成水稻减产损失达20%,严重达50%,甚至绝收。据近期水稻大田调查,已在大田出现,望各乡镇及时监测调查,掌握疫情发生动态,摸清稻水象甲分布范围,开展科学防控。
防治方法:
狠治越冬代成虫,挑治1代幼虫(田间见到长条形白斑叶后15天左右),兼治1代成虫,切实降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秧苗移栽前5天左右防治成虫1次,大田插秧后7-10天防治1次。要选用高效对路农药,运用现代植保机械,最好以行政村为单位,集中连片,统一时间,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拌种处理。稻种浸种后,用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处理后播种,未经浸湿的种子,可洒水使其充分湿润后再进行药剂均匀拌种播种。
浸秧处理。用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制成浸种药液,将水稻秧苗在药液中浸泡30分钟后移栽。
撒毒土防治。对育秧返栽田和稻水象甲幼虫危害较重田块。用丁硫克百威颗粒剂与干细沙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
喷药剂防治。在稻水象甲成虫迁入危害高峰期,选用醚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或哒螨灵等药剂,按照使用标准剂量进行喷雾防治。
防治时间:
施药时间以上午10点前,下午5点后为佳,每次防治时, 田间保持3-5cm水层,并对田埂一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