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县积极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改两为”会议、“两强一增”文件要求,六安市政府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要求。发展食药用菌1.28万亩,其中灵芝3100亩、天麻8000亩、茯苓2300亩、香菇350亩、平菇50亩、木耳30亩、秀珍菇100万棒、羊肚菌720亩、其它610亩,产量2.97万吨,综合产值33.05亿元。全县食药用菌经营主体发展到182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积极开展全省食用菌产业示范县建设工作,7月28日县委主要领导在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度会上交流我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超前谋划,落实全年任务。2021年底,动员各乡镇谋划2022年食药用菌产业发展重点品种、重点项目。2月8日到10日,组织干部深入40多家加工企业动员春节后复产复工。2月21日到25日,组成3个组,深入各乡镇对食药用菌产业品种选择、地块落实、种苗准备、发展计划、产业招商等工作进行督导。年初就落实了省市下达的全年生产任务。
(二)抓基础工作,开展保种育种。积极申报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发文认定安徽省大别山药用菌种质资源圃。完成了金寨灵芝保种育种项目,12月4日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评审会已通过认定“金芝1号”“金芝2号”2个新品种。在省农业厅支持下,依托李玉院士团队科技支撑,正在设计建设“大别山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
(三)抓基地建设,推行“三化”栽培。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制定灵芝、天麻、茯苓、桑黄、香菇等食药用菌栽培技术规程,推行灵芝、天麻、茯苓、桑黄、香菇、羊肚菌的规模化、规范化、良种化栽培。全县共有食药用菌规模化基地50多个。新发展30亩以上的灵芝基地12个,其中:新建药旅融合灵芝示范基地2个。
(四)抓延链强链,注重加工研发。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我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推动灵芝、天麻药食两用试点落地。通过双招双引,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种植企业4家、灵芝加工企业3家、天麻加工企业2家、茯苓及食用菌加工企业2家。起草了金寨灵芝、桑黄市级地方标准2个。全县食药用菌加工企业发展到86家,其中灵芝加工企业36家,取得保健食品和生产许可证的15家,天麻加工企业41家,香菇、羊肚菌加工企业5家。
(五)抓品牌建设,促进市场营销。一是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进金寨天麻、金寨茯苓、金寨灵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二是申报“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组织4家企业分别申报了灵芝、天麻“十大皖药”示范基地建设,今年通过评审并获得授牌。三是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申报“金寨灵芝”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四是筹备第三届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金寨灵芝第一届文化节。五是支持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及天麻集市建设,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年交易额达12亿元,天麻集市年交易天麻10万吨以上、销售额3.5-4亿元。在克服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举办天麻集市35多次。
(六)抓“两强一增”,建立科技支撑。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强一增”要求,成立了中药材(食用菌)科技特派团,特派团首席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方成武担任。中药(食用菌)产业分别成立了灵芝、黄精、天麻+茯苓+桑黄、食用菌共4个产业科技服务队。已组织科技服务6次,推广新技术、新模式5种,推广新型加工设备3种。争取省科技厅重视,6月26日,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常态化路演“科学家安徽行”在金寨举办,主题是“开发药食同源绿色产品、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7月4日-5日,全国著名的食药用菌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来我县调研指导食药用菌产业。
(七)抓要素保障,加大支持力度。今年以来,县政府共安排食药用菌示范种植、生产配套、菌种生产、市场建设等方面项目14个、总投资3463万元,新建灵芝药旅融合基地2个、食用菌种植基地4个、茯苓菌种厂1个、配套设施4个、培育龙头企业2家,建设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天麻集市大型避雨棚2个。
二、存在问题
(一)良种化种植普及不足。个别品种菌种来源较杂、质量参差不齐。
(二)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一是用地受限。我县稍有规模的土地都属于基本农田,发展设施食药用菌种植受到限制。二是行政许可难。中药制药、保健品许可难,批号难办理。
(三)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缺乏。灵芝、天麻、茯苓、桑黄等重点品种有相关的产业链及经营主体,但是多数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强,缺少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产值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四)推介活动没有按时举办。由于疫情影响,第三届全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未能如期召开,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展示展销相关活动也被推迟。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三化”栽培。通过项目和奖补引导,推广灵芝、天麻、茯苓新品种,鼓励经营主体和药农开展规模化、规范化、良种化种植。
(二)加强龙头企业培育。继续实施龙头企业培育项目,扩大加工产能,建设食药用菌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三)加强品牌市场建设。继续推进“金寨灵芝”“金寨天麻”“金寨茯苓”地标产品保护申报;进一步推动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建设,办好天麻集市,促进天麻交易,督促做好市场管理;办好全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提升产业知名度。
(四)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充分发挥产业技术服务队的指导作用,完善4支产业技术服务队专家组,邀请省内外、县内外教学科研机构专家和乡土专家对全县中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进行技术、模式、管理等方面指导,促进科技强农。
(五)积极开展产业招商。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引入中药头部企业或上市企业,在我县建设药用菌饮片、提取物、保健品、中成药、药食两用产品加工企业,迅速提升我县中药产品加工能力,为我县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食药用菌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