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医疗保障局城乡医疗救助项目
2021年支出绩效自评工作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为贯彻落实省医保局、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和省扶贫办印发的《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实施方案之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皖医保发[2020] 15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城乡医疗救助民生工程项目实施。
金寨县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用于救助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结算后,医保范围内由个人自付费用较高的低收入人口、特困职工、优抚对象、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2021年,金寨县医疗救助支出总计支出6471.76万元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承担6336.76万元,福彩公益金135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困难群众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全覆盖,稳定实现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低保对象”)和脱贫人口(不含稳定脱贫人口)等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本项目的实施进展、资金使用、社会经济效益等情况,促进实施单位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困难人员因病返贫
(二)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和绩效相关原则。
(三)评价方法
本次指标体系设立以《金寨县财政支出绩效财政评价和部门评价操作规程》的通知(金财预〔2021〕185号)为参考,从中选取最能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共性指标,并针对部门特点,另行设计具体的个性绩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设定遵循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系统性、经济性原则。所有评价指标按权重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分值, 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指标的内容做出说明,形成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分值为 100 分,其中: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预算资金执行率10分。评价计分采取百分制,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 级:综合评价得分 90 分以上(含 90 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优; 综合评价得分 80-90 分(含 80 分),绩效级别评定为良;综合评价得分 60-80 分(含 60 分),绩效级别评定为中;综合评价得分60 分以下,绩效级别评定为差。
(四)评价组织实施
对医疗救助涉及项目进行逐项检查和分类评价,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序时推进工作进度绩效评价情况。
三、绩效评价情况
(一)评价结果
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本项目综合得分100分,评价等次为“优”。各项评分结果见《2021年度医疗救助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
(二)绩效分析
1.项目绩效目标评价分析
(1)目标明确性分析
该项目绩效目标具体、明确,能够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符合标准。
(2)目标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绩效目标在保持总体合理性基础上依据实施情况予以调整。
(3)目标细化程度分析
2.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分析
2021年收付实现制下,金寨县医疗救助支出总计支出6471.76万元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承担6336.76万元,福彩公益金135万元。根据支出情况看,财政对医疗救助支出兜底的资金压力较大。
3.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2019年以来,我局不断加强与县民政局、总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扶贫办、财政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设医疗救助同步结算平台,实现全县困难人员医疗保险信息集中管理,困难人员“出现一例、纳入一例、保障一例”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2021年我县医疗救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困难群众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2021年全县医疗救助4.38万人,累计医疗救助5.26万人次,其中住院3.91万人次,门诊 1.35万人次。
4.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工作中严格执行入口审核管理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每季度和实施救助的两定医疗机构结算一次。
(1)项目经济性分析
2021年收付实现制下,金寨县医疗救助支出总计支出6471.76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承担6336.76万元,福彩公益金135万元。
(2)社会效益分析
2021年,全县医疗救助3.91万人。
(三) 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明确职责分工。医疗救助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县区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由医保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制定细化项目实施方案,推动目标任务落实;民政部门负责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认定,协助做好低收入医疗救助对象、因病致困家庭重病患者的认定;扶贫部门负责脱贫人口认定;财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监督。
(二)提升服务水平。各部门间应加强各种救助制度与保险制度的衔接,完善“一站式”管理服务和做好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方便困难群众就医。
(三)严格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督促检查,加强社会监督,增强约束力和工作透明度。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虛报、冒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四)主要问题及原因
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原因:乡镇基层人员少,没有专职经办,业务不精,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评价建议
(一)加强政策调研,不断完善医疗救助相关政策,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提升医疗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实效率。
金寨县医疗保障局
202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