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3415240018/202504-00120 信息分类: 科技、教育
内容分类: 部门解读 发文日期: 2025-04-09 15:41:23
发布机构: 金寨县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5-04-09 15:41:23
来源单位: 金寨县政府办 性: 有效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政策咨询机关: 金寨县教育局 政策咨询电话: 0564-7065331
名  称: 【文字解读】《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文字解读
文  号: 词:

【文字解读】《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文字解读

2025-04-09 15:41 来源:金寨县政府办 文字大小:[ ] 我要纠错 背景色: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背景金寨县义务教育已实现基本均衡,但城乡、校际间仍存在教育质量差异,无法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此次以系统性改革为抓手,通过精准施策推动金寨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依据: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皖教督〔20188号)等文件精神及规定,结合金寨县城镇化推进、学龄人口变化及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意义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缩小校际差距;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增强群众教育获得感。

总体考虑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优化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以师资均衡为核心,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以教育质量为导向,推进“双减”和五育融合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确保教育经费稳定增长。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对照国家和省级评估标准分析县域内教育资源分布、师资缺口、特殊群体教育需求等现状。由金寨县教育局牵头起草《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41225日,组织召开座谈会,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规划中心、县市场监管局、县编办等相关部门对上述方案开展论证与修改。2025122日至221日,经论证后的方案,在金寨县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和公众广泛征集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县教育局结合相关部门和群众反馈意见进行建议,312日,形成《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报县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按照审查结果进行修改。331经金寨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自202548日起实施。

四、工作目标

1.硬件达标消除“大校额”(小学≤2000人,初中2500人)和“大班额”(小学≤45/班,初中≤50/班)生均教学用房、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全面达标。

2.师资均衡教师持证率100%,骨干教师比例达标(小学每百名学生≥1人)教师年交流比例10%,骨干教师占比≥20%。

3.质量提升初中三年巩固率98%,学生学业水平达国家监测Ⅲ级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97%,随迁子女公办就读比例≥85%。

4.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五、主要内容

任务

举措

具体内容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优化学校布局

根据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变化,科学规划学校布点,重点缓解城区入学压力,新建、扩建配套学校,严控学校规模。

2.落实标准化建设

按《安徽省办学基本标准》,补齐薄弱校短板,确保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2000元、初中2500元)、网络多媒体教室(小学每百生2.3间)等达标,每12个班配备音乐(96㎡)、美术(90㎡)专用教室。

3.完善教育信息化

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皖教云”,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差异化教学,缩小城乡信息化差距。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配齐师资

按编制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确保高学历教师比例(小学每百生4.2人、初中5.3人),体育、艺术教师配备达标(每百生0.9人)。

2.推动管理改革

深化“县管校聘”,统筹编制分配,推动优秀教师城乡流动(年交流比例≥10%),骨干教师优先支援农村。

3.提高教师素质

落实“国培计划”,确保教师5360学时培训完成率100%,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实施学历提升计划。

4.完善教师待遇保障

健全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保障教师工资不低于本县公务员工资平均水平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1.规范办学

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免试”,民办校招生计划受控,省级示范高中85%名额定向分配到农村初中

2.落实“幸福评价”体系

委托第三方开发本土化评价模型,从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多维度评估学生成长,替代传统单一成绩评价。

3.落实“五大行动”

德育铸魂推进“红苗工程”,加强红色教育智育提质深化课程改革,巩固“双减”成果体教融合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常态化开展县校体育竞赛美育熏陶全员参与艺术展演,掌握至少1项艺术技能劳动育人开足劳动课程,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

四、加强特殊群众受教育保障

1.保障外来务工子女教育

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不低于85%。

2.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家校社”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

3.保障残疾儿童教育

落实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以随班就读为重点,以送教上门为重要补充的“三残”儿童入学保障体系,确保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

五、加强财政经费保障

1.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只增不减。对在校生不足100人的小规模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补助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2.强化教育资助和帮扶

完善帮扶制度,完善联控联保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六、加强教育要素兜底保障

1.重视校园安全

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抓好消防防火、道路交通、心理健康、食品安全、安防建设、防溺水、防电信诈骗、防校园欺凌等工作。

2.提高社会认可度

组织开展教育改革成效问卷调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社会认可度。

六、创新举措

1.“幸福评价”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发本土化评价模型,打破传统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五育融合“五大行动”突出红色教育(“红苗工程”)、体教融合(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劳动育人等。

3.教师管理改革推行“县管校聘”,骨干教师流动倾斜农村,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4.信息化赋能教育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差异化教学。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县政府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责任清单。

2.资金保障:财政优先支持教育,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3.监督机制:分阶段督导(县级自评→市级复评→省级验收→国家认定),动态监测整改。

4.技术支持:电力、通信部门保障校园网络和电力稳定。

下一步工作:

1.分阶段推进:2024年启动宣传动员,2025年完成摸排整改,2026年迎接国家认定。

2.重点攻坚加快城区学校扩容,严控“大班额”;强化教师交流激励,优化农村信息化资源供给;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保障特殊群体权益。

八、解读机关信息

解读单位:金寨县教育局

解读人:督导室胡庆菊

咨询电话:0564-7065331

地址:金寨县梅山镇新河南路县教育局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