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日夜间开始有降水过程 ,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等级很高
4月份以来我县平均气温20.1℃,较常年同期偏高4.4℃;降水量27.6mm,较常年同期偏少43.1%,降水过程集中在11-12日。降水偏少和气温偏高叠加作用下会加快土壤失墒,导致旱情进一步发生发展;但晴好天气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施药防治工作开展,当前我县冬小麦普遍处于抽穗扬花期,已进入赤霉病防治关键期。
根据最新气候趋势预测: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我县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月下旬有2次降水过程。根据未来天气条件,结合小麦生育进程,预计未来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等级为很高风险。
根据未来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风险等级,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防治关键期和有利天气及时施药防治。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防治技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总体防治(见花打药),主治赤霉病,兼治蚜虫、白粉病等;第一次防治后5-7天再防一次。高感品种如遇连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齐穗期。选择在雨前或雨停间隙施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
2.防治药械。选择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高效药剂。第一次用高效药剂比例要达50%以上,且推荐上限用量施药,确保防控质量;第二次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对苯丙咪唑类药剂抗性水平高的地区,禁止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单剂及复配制剂。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为2.0L-3.0L、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4方1.5m-3.0m、飞行速度小于6m/s;新机型可适度调整,确保作物冠层雾滴覆盖密度不低于15个/cm²,添加飞防助剂,配合稳定剂使用。